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职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1 01:14:00

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职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在职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创新能力是各种素质的核心。本文从了解学生、提供创新环境与揭示数学美、培养直觉思维、优化教学方法、发挥主体作用、指导解决问题等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对职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职高数学 教学 创新能力

在职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就职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点体会。

1. 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了解学生

大家知道,职中的学生入校分数比普通高中的分数要低100―400分,甚至还要多,而同时进入职中同一个班的学生分数差距也可能很大,这从根本上说明学生知识能力的差距,它不仅有学习所需的专门知识差距,还有学习技能和文化知识面上的差距,甚至有接受知识的创新能力的差距。教师在了解了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前提下,才能以此为创新的出发点,帮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教学中,要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焦虑感、紧张感和无求知感,充分挖掘和爱护他们的各种思维火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此外,在教学中,还必须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同时,还要善于疏导,把学生的思路引入学生数学的关键问题上。把学生的学习与思维切入于所学知识领域里,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创新活动的开始。

2. 创新意识的内在潜力在于优越的环境与数学的内在美

职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它要求职中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具有很强的教学基本功,还应具备驾驭全局、随机应变的能力,通用新教学手段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加强情感教育的能力。同时还要求职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调动一切积极、主动、向上的因素,避免“满堂灌、注入式”的陈旧教学方式,创设态度民主型、思维开放型、自由讲座型的课堂氛围,来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去发现、解决问题,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这无疑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思维被激活并处于开放状态,接着积极地去发现规律,总结掌握规律,这种观察与思维的有机结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同步进行的教学,肯定优越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地挖掘数学美的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如简洁美、和谐美、对称美、相似美等,它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可诱发着无限的创造力。只有在授课中充分地利用数学中的美学因素,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创新能力的培养应重视直觉思维

职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使学生逐步深化对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总体认识,通过开展积极探索、发现活动,提倡深思,鼓励想象,估计预见等,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还要培养学生迅速、敏捷、整体、跳跃地思维,引导学生尽可能直接通过观察证明或求解得出所求内容,并验证其正确性;教会学生从宏观上、整体上、本质上来观察数学问题,真正理解,及时掌握并能记忆问题的框架与结构,从而过渡到问题的细节。教育家布鲁纳说,结构的理解能使学生从中提高他直觉地处理问题的效果。职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有意识地训练,并运用直觉思维,就有可能给学生插上创造思维的翅膀。

4.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要优化教学方法

职中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无定法,教学的优劣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美国的学校教育中,教师要遵循这样原则:教师不能对学生的见解性观点作出或是或非的判断,以此鼓励学生参与,这种参与性是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传统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太多,总是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掌握不住,对一个问题反复进行分析、提示,这无疑约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权,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学习过程仅仅是机械的模仿过程,毫无创新意识。因此实施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要生动形象、灵活多样,通过奇特的问题和新疑题目来刺激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地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兴趣。

5.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往往不为传统的观念、传统思维所束缚,能够从事物的反面、事物的关系、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去揭示事物的本质,探求事物的变化规律。

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也必须从这些方面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逆向思维法:它是背逆通常思考问题的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由果索因,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纵横联系法:就是将要解决的问题与其他事物、其他领域联系起来,从而受到启示,找到规律的思维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这种思维方法主要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一个领域对另一个领域的启示和提示,这十分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更突出的一点是它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让学生在探求共性的思维活动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多维发散法:多维发散法是指研究问题时,从一信息出发,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命题变换,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形成立体的思维网络,从而产生很多新问题、新信息的思维方法。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发散性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辐射性练习旨在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突破常规,促使其不断观察、猜测、尝试,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构思,提出解题思路,给学生大胆推广旧知、发现新规律、得出新方法提供表现的平台,这样的思维一发散,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空间,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这种多维发散训练,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职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努力提供创新环境与揭示数学美,积极培养直觉思维,优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指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突破常规、敢于提出新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陶新华.试论创新性学习的特点.人民教育,2001.9.

上一篇:巧用教学方法 激活创新思维 下一篇:论数学概念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