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

时间:2022-07-10 09:54:36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时代迅猛发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电脑网络对处在身心发展重要阶段的中学生的心理及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是双重的。作为体校这样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上网的研究,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服务于课堂教学。同时要加强对学生上网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要进一步发挥电脑网络的积极作用,控制和减少其消极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关键词:信息时代;网络;健康;中学生;引导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4-5955-02

How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Internet Correctly

SHAO We

(The Second Sports Schools of Tianjin, Tianjin 30038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age and i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daily life, the computer network at an important stag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and students of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living is double. The vocational school such aSports schools s teacher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ould enhance the students Internet research, give full play to the network edge, service in the classroom. At the same time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access the right guidance, to enable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surfing habits, moral sense of their networks. To further play an active role in computer networks, control and reduce its negative role in promoting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formation age; network; health;students' guide

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时代迅猛发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电脑网络对处在身心发展重要阶段的中学生的心理及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是双重的,有消极影响,更有积极影响,作为体校这样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加强对学生上网的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进一步发挥电脑网络的积极作用,控制和减少其消极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1 发挥上网的优势,服务于课堂教学

网络的信息化使学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新观念。对于学生来说,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是时代的特征,是新新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有帮助的。

1) 网络能开阔学生视野

网络中的信息极其丰富,信息交流速度快,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2) 网络方便了人与人的交流

网络能够使你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互通书信,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是虚拟的空间,互相看不见,不会给他们带来压力,使他们可以在一个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实现与他人的交往。

3) 网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得到需要的资源。利用互联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源源不断,这给学生进行想象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

另外,互联网还有促进学生的学业、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等诸多好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优势,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 认清学生上网的弊端,正确引导学生

1) 网络信息包罗万象,纷繁复杂,易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性,使人们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各种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思想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由于学生的是非辨认能力还很差,经常浏览黄色和暴力内容的网站容易使一个人的性格扭曲,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学生观、教育观,进行教法改革。 主要是教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是要求学生具备与瞬息万变的世界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能够正确的支配自己的行为。“学会关心”是要求学生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准则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学会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他人;关心学校、社会和国家的大事。“学会学习”是要求学生学会科学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做结论以及分析综合事实的方法。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高质量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创造”是要求学生掌握具有创新性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内容,训练学生由点到面地分析问题,全面地考虑问题,全方位地考虑问题。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尊重学生人格,注重个体差异,爱护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2) 网络信息冲击着学生的道德意识

互联网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强,使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部分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说谎是不道德的”,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使得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

因此,要加强学生在校、在课堂上的监管。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的,教师也要做到。用健康的人格,美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3) 网络的虚拟性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生活能力下降

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方便、快捷, QQ聊天儿新奇、及时,聊天室轻松愉快,BBS的讨论自由、广泛,学生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来往,互相帮助,互相倾诉。他们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但是,这只是一种虚拟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相去甚远。而且,从一些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到,20.4%的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还是聊天。但学生与家长、亲戚朋友、老师等之间的交流较少,造成了种种家庭和社会问题。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利用互联网创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充满友爱、宽松和谐、融洽合作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愉快、轻松的感受。在讲授网络知识时,可以增加联机讨论次数,无论课本知识还是生活点滴都可以拿到课堂上来讨论,既复习了课本知识,又拉近了师生距离,逐步改善学生人际交往习惯。作为家长一定要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对网络有一定的认识,要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的目的,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到底看些什么,学到了什么,并且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交流、成长。

4) 网络的诱惑力很大使一部分学生上网成瘾

网络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对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学生对网络极度迷恋。大多学生上网的目的是为了聊天和玩游戏。漫无目的的聊天在时间上很难控制,而学生的自制力又很差,玩起游戏来毫无节制,既荒废学业又影响身体健康。

我们可以适当的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中建立适合学生的绿色网站,贴近学生心理特点,思维方式,用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内容吸引学生、凝聚学生。在课堂上点缀游戏环节,增强课堂的娱乐性。开设活动课,提供学生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让生活在信息高速路上的学生健康地成长。

3 总结

总之,我们要端正学生上网的动机,网络本身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它给我们带来的是福还是祸,归根结底在于如何利用它、掌握它、发展它。教师所能做的是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告诉学生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继续指导和适当规范,使其有防范意识,学会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的区别,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对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意识。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借助网络帮助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 温凌云.网络文化对中学生道德品质影响的调查与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2] 曾美莲.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与教育对策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3] 郑百灵.虚拟的真实――网络交往与网络社区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 郑百灵,谢建社.论互联网人际交往的特征及类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3).

[5] 卢跃青.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

上一篇:分布式环境下嵌入式目标建立结构的GDSS的研究 下一篇:一种基于SIFT特征的车辆跟踪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