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通感修辞格探讨

时间:2022-07-09 09:22:09

英汉通感修辞格探讨

[摘要] 所谓通感,指的是不同感觉之间的跨领域联合,以此感表现彼感。即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五感相通,是一种颇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修辞手段。通感(英语称为synaesthesia)修辞格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体现,笔者从内涵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以促进人们更好地了解这种修辞格。

[关键词] 通感 synaesthesia 移就

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书语)。”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则让我们明白了到底什么是“通感”,文中那个经典的句子“……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让人印象深刻。所谓通感,指的是不同感觉之间的跨领域联合,以此感表现彼感。即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五感相通,是一种颇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修辞手段。英语称为Synaesthesia,它源于希腊语,syn即“一起”、“一样”、“融合”;aesthesia即“感觉”,意思就是一起或同时感觉,在The Random House College Dictionary中对之的定义是某个感觉通道里产生的感觉,由于受到刺激而转移到另一个感觉通道,譬如,听到某种声音会引起看到某种颜色的感觉。比如,a sour look(酸溜溜的一瞥),sour是味觉,而look是视觉,味觉向视觉移位。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这种修辞格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应用。

一、通感的特征

1.通感是人们借助联想而产生的不同感官在心理上的彼此作用和相互沟通。这种沟通是思维上的一种幻觉,并不等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情况,但是却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表达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比如,“清香”属于嗅觉,而“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属于听觉,作者运用联想,以听觉写嗅觉,这样的体验超出了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范围,因此具有一种阅读上的震撼。“The same bright face I tasted in my sleep”是英国诗人济慈上个世纪初留下的诗行。情人的脸居然能在睡梦中品尝,作者运用联想,将视觉感受转向味觉感受,带给读者无尽的遐想。

2.通感往往和比喻相连结,由比喻构成的通感要有相似点。作者用“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清香”,唤起人内心微妙的情感,使两种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地沟通。

3.通感不能任意地把各种感觉沟通起来,必须找到各种感觉的共同点。例如,当人们听到一个悦耳的声音时,会马上产生一种好像触摸到某个柔软、舒服的东西一样的感觉,于是便有soft voice之说。美国诗人朗费罗的“…and cool the sound of the brook”和李白笔下的“旧国见秋月,长江流寒声”中,流水的声音很自然地带来一种凉意,这样的描写很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

二、通感的作用

首先,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促进文学欣赏。例如:

Sweet Thames! Run softly till I end my song.(E. Spencer).

在这里,诗人把视觉美的特征表现为与之相通的味觉和嗅觉美的特征,使人似乎尝到了泰晤士河甜蜜的空气和流水,营造出具有立体感的优美意境,刺激了欣赏者的视、味、嗅感官,呈现一种优美、深沉的境界。

其次,运用通感手段可以增加语言的情趣,增强描述的形象性,创造出奇妙的意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美的享受。例如:

And the snow falls, as sharp and bright, unripe and sour.

香气是看不见、品尝不到的,但是作者运用通感的方法,把葡萄花“香气”的嗅觉形象转变为雪的视觉形象和味觉形象之后,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味为有味,从而把情感表现得更具体、更形象,加深读者对作品的领悟和理解。

再次,通感可以帮助作家更好地抒发和传递思想感情,创造鲜明具体的艺术形象,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增强艺术感染力。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诗人借助于听觉感受的“闹”字,把红杏蓬勃繁盛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I heard flowers that sounded”(圣•马丁)用耳朵听到花朵的欢笑,简单的一次视觉与听觉转换使整个画面丰富立体起来。刘白羽《长江三峡》中“突然是绿茸茸的草板,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则用听觉的形象来描绘巫山十二峰富于诗情画意,奇丽多彩。

三、通感与移就的区别

前面我们介绍了通感,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修辞格和通感很相似,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这一修辞手段,英语称为Hapallage或Transferred Epithet,汉语称为“移就”。两种辞格在结构上有相同之处,即都用了词语的移用法,但是它们也具有本质上的不同。第一,定义不同。Hapallage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exchange”(调换)。例如,drinking words(醉言),careless days(无忧无虑的日子)。《辞海》中对汉语移就的注释是“甲乙两项相关联,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的修辞语移到乙事物上,叫移就。”可见,英汉移就都是把理当说明甲事物的词语转移到理当不可说明的乙事物上了。第二,实质不同。“通感”必须有两个前提,即感觉想通,感觉移植。但“移就”辞格,却是把通常与甲类词语搭配的修饰语转到乙类,产生出一种形式简洁、新颖而含义形象、深邃的效果。移就实质在于修辞语的位置变化,其变化特点是“张冠李戴”。例如,There was an amazed silence. Slowly Alexander turned away.句中silence是抽象名词,通常修饰它的是total,dead等形容词,amazed通常用来说明人的惊讶。这里通过移就结构,让amazed修饰silence,把人们由于惊讶而产生的沉默景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通感也被运用到网络流行语中,如“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一夜之间,这句诗迅速蹿红,网民纷纷效仿。此处也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与前面提到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那个经典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这样说呢?本来“吃”是一个具体动作,所接宾语应该是很具体的食物,但是寂寞的诗人接了一个不可能成为食物的食物,这种反常的动宾搭配,打破了我们的阅读期待,带给我们新鲜的阅读体验,难怪会一时独步网络江湖。

以上我们介绍了通感的内涵、特点、作用以及通感和移就的区别,Synaesthesia的运用可增加语言的情趣,增强描述的形象性,创造出奇妙的意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黄任.英语修辞与写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李银芳.英语修辞格浅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班级管理中注入创业教育 下一篇:习作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