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6:07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篇1

摘 要:谚语是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话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谚语因受到民族生存环境、生活习惯、语言、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的影响而极具民族性。本文从历史渊源入手,通过文化视角对中西方谚语特征进行对比性研究,旨在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英汉谚语的差异,以便促进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 :英汉谚语;文化差异;语言对比;

一、引言

谚语是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语句,是人类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谚语作为“民族文化之明镜”,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带有强烈的民族特征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反映了一个民族特定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生活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物产风貌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征,表达了一个民族对世态、生存方面的哲理性思考和待人处事方面的睿智,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广泛的通俗性和生动的口语化等特点。它语言洗练优美,教诲意义深刻,代表民族精神,体现国家文明。作为一种语言形式,谚语与文化密切相关,它折射出文化所涵盖的历史,世界观以及语言功能等等。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汉语里有丰富的谚语,英语也是如此。本文将从历史渊源、文化差异和语言特征三方面进行中西方谚语对比研究。旨在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提高人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人类语言共性的认识。

二、中英谚语不同的历史渊源

(一)来源不同

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西方谚语有许多受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Give everyone his due.”(一视同仁)。该谚语反映了基督教“人人平等”的教义。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是世间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的缔造者和主宰。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相关的谚语如下:

(1)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无所不在。)

(2)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3)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汉语中的谚语则受到“儒”“道”“佛”三教的影响。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儒家的思想;“饶人不是痴,过后讨便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道家的思想。佛教起源于印度,汉唐期间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的寺庙、道观比比皆是,因此相关的谚语俯拾皆是。如:“不看僧面看佛面”“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儒家思想根深蒂固。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为了巩固统治,利用儒家的天命观,自称为天子;又利用儒家的礼仪和三纲五常,形成一套尊卑有别、上下有序的等级,每个人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不能越位。如“小鬼斗不过阎王”“胳膊扭不过大腿”“官大一级压死人”“宰相家人七品官”。地域不同,自然景观各有其特点,不同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使得中西方谚语存在明显差异。英国是个岛国,四面环海,人们在长期的渔业中,创造出大量的英语谚语。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观察。例如:

(4)Who will not be ruled by the rudder must be ruled by the rock.(船离舵,要闯祸。)

(5)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 (平静的大海练不出好的水手。)

(6)It is hard sailing where there is no wind.(无风难使帆。)

(7)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没有目的就像航海没有罗盘。)

(8)There’s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as ever come out of it. (有了大海,不怕没鱼。)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多离不开内陆山水。因此,汉语中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长江后浪推前浪”“七十二行,庄稼人头一行”“仰面求天,不如扑面求土”。“远亲不如近邻”则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中国人用“竹子”来形容坚强、高风亮节的性格,并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涌现”。而英国蘑菇比较多,所以英语用“just like mushrooms”(犹如蘑菇一样)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二)历史典故和寓言差异

英汉谚语来源于不同的历史典故,英语中许多谚语都来自《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例如来自《圣经》的谚语:

(9)When Greek meets Greek,and then was the tug-of-war.(两雄相争,必有激战)

(10)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入乡随俗)

(11)Under one’s vine and fig tree.(比喻安居乐业。)

(12)Let the dead bury their dead(比喻割舍旧情,抛弃往事。)

(13)Let us eat and drink,for to morrow we shall die(人生短暂,及时行乐。)

此外,西方谚语中有许多出自典章及名人的作品,如:“Never say die”出自英国小说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在中国典籍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语具有很强的警策和教育意义。如“白天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三、谚语背后隐藏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滋生出来的。不同的文化必然反映了不同的民族特色。谚语的差异就很好地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风俗习惯的差异

习俗差异是中英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龙”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位置,是权贵、尊荣的象征。它威力无穷,变化无穷。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被称为“龙的传人”。有关龙的谚语大多含有褒义,而龙在国外语言中,含有贬义,指凶暴的、严厉的人。如“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the old Dragon”:魔鬼。最典型的差异表现莫过于对“狗”的态度。在汉语中,狗是一种卑微的动物,与狗有关的谚语大部分有贬义,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等。而在英语国家,狗被认为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此与狗有关的谚语大部分有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之日)等。

(二)价值取向的差异

1.人和自然关系取向

西方对待宇宙传统的观点是“天人相分”,认为人和自然是一对对立的实体。人和自然的对立中,人占主动,处于支配和改造自然的地位。因此,人们突出人与自然的抗争,不断地应对自然的挑战,努力支配、改造自然。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国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人事必须顺应天意,要将天之法则转化为人之准则,顺应天理,方能国泰民安。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人道必须顺应天道,人只能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汉语中有许多谚语通过自然来关照社会,启迪人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说明自然规律和人事规律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2.时间取向

时间观念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民族的宇宙观和思维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克拉克洪的研究,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时间取向。在过去的时间取向文化中,人们尊重历史和传统,在现在时间取向文化中,人们强调此时此刻,在未来时间取向文化中,人们规划和掌控未来。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儒道两家的教义贯穿始终,都主张回归自然,回归过去。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人极其重要,在时间上就表现为过去取向。西方人则把“跟上时代“和“关注未来”作为行动的指南,采取未来时间取向。因为西方人认为,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 。

3.行为取向

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海洋文化。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西方人热衷冒险,敢于挑战的性格。“拼搏、进取”是他们精神的动力。人们相信只有不断努力,快速行动,追求效率,并获得成功,才是被推崇的品质。“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行动比语言更响亮。)“The shortest answer is doing”(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干。)

几千年来,中国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崇尚自然,倡导无为。人们力图“无为而有为”,无为是“自然”的延伸。一切人为的东西都不自然,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为人处事也应该顺应自然。办任何事情都不可凭主观欲望胡作非为。当然,“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不是坐以待毙,而是顺应自然的、更大程度、更高境界的有为。顺自然而为,即为“无为”,即循道而为。

(三)道德观念差异

1.孝道问题

孝道即孝顺父母之道。在西方道德中,虽然也要求儿女尊敬父母,但不强调对父母言听计从,子女都有自己的人格,更没有把“无后”看作不孝的罪行。有些谚语甚至表达了相反的观念。如:“Children suck mother when they are young,and father when they are old.”(孩子小时吃母亲的奶,老了享受父亲的财。)“Children are not to be?blamed for the faults of their parents.”(不能因父母之过使孩子受到责怪。)

在中国古训中,孝顺父母是儿女应尽的义务,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赡养父母及在身边侍侯父母等等。汉语中有许多相关谚语。如:“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千里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父母教,该敬听;父母责,该顺承。”

2.妇女问题

西方国家妇女地位不像中国封建国家那样低下,反映在语言上,就有以下谚语:

(14)He that would thrive must ask his wife.(谁想发迹,就请教妻子。)

(15)He,who does not honor his wife, dishonors himself.(不尊重妻子的人就是不尊重自己。)?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女子受到更多的压迫。她们不仅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而且地位低下,不能与男子一起受教育,更不能出入社交场合。很多谚语反映了对女子的歧视:“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人头发长,见识短”“臣为君死,妻为夫亡”。

3.对待面子和名誉的态度

西方的传统道德观念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不违犯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重要。如:

(16)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 but words will never hurt me.(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绝不会伤害我。)

中国人非常看重面子,名誉常与道德联系在一起。一个有道德的人就会有好名声,通常也就有好面子。但是有道德的也可能在某种情况下失掉面子。如朋友突然造访时你的衣冠不整,这有损你的面子,但无损你的道德。中国人在传统道德观念影响下,既重视名誉,也重视面子。相关的谚语有:“人有脸,树有皮,没脸没皮没出息”“死要面子活受罪”“只要面子,不要夹里。”

四、英汉谚语外显语言特征差异

谚语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是因为谚语蕴涵着丰富的内容,语言通俗易懂,语音和谐。下文通过英汉谚语中的句法结构、语音特点等表现手段展现英汉谚语的语言风格。

(一)句法结构

1.简单句和复合句

谚语是语言中作为词汇单位的固定句子。由于谚语是词汇单位,又要易于记诵,所以句子力求简短。在英语中,谚语多数为简单句,用来说明一个主题,反映人们对该事物的各种价值观。以“爱情”这一主题为例。

(17)Lover should not be all one side.(爱情不是一厢情愿的。)

(18)Love will find out the way.(爱情自会找到出路。)

(19)Love and cough cannot be hid.(爱情与咳嗽一样不能隐藏。)

上面列举的这些英语谚语都是用简单句表示爱情观,使爱情变成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一种感情。英语中除了用简单句谚语反映爱情经验之外,也有少量的复合句谚语。

而汉语的情况正好相反。汉语中虽然也有很多反映爱情经验的谚语,但由于表现爱情观时常采用陪衬,复合句谚语就比简单句谚语多了。例如:

(20)鲜花终究会凋谢,唯有爱情永久存。

(21)甘蔗越吃越甜,爱情越长越深。

在英汉谚语中,有时所表达的内容相同,但所用句式不同,英语表达一般直截了当。汉语则隐隐遮遮,通过陪衬对应。例如:

(22)Love is a sweet torment.(爱情是甜蜜的痛苦)。

(23) Love is free.(爱情是自由的。)

(24)爱情不是强扭的,幸福不是天赐的。

(25)爱情在市场上找不到,爱人在店里买不到。

从关于爱情谚语的比较中,大致可以看出,汉语谚语多用复合句,在形式上多用排比,对偶。在内容上衬托、呼应。而英语谚语较多用简单句直指要害,一针见血。

(二)中西谚语的押韵差异

1.汉语谚语的押韵和英语谚语的尾韵

英汉谚语都讲究押韵,但两者有些细微的差异。请看下边的英语谚语:

(26)Well begun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27)First thrive and then wives.(先立业,后成家)

(28)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 (君子之交淡如水)

(29) 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在家千日好, 出门时时难)。

上述谚语,有的是两个短语,有的是一个句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每条谚语朗读起来该停顿地方的两个词,都有相同的尾音,或者以相同的元音结尾,或者以相同的元音加上相同的辅音结尾。由于同音重复出现在谚语中两个停顿地方的末尾,英语中便把这种押韵叫作“押尾韵”。通过同音的重复,读起来就能够前呼后应、一唱一和、音韵铿锵、节奏明快。

汉语谚语在朗读起来该停顿的几个地方出现同音重复,这种现象叫押韵。如:“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些谚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每条谚语朗读起来该停顿地方的那两字,都有着相同的韵母。如“天”和“边”都有相同的韵母,“麻”和“瓜”都有相同的韵母“a”,“宝”和“草”都有相同的韵母“ao”,而“深”和“针”都有相同的韵母“en”。这些汉语谚语通过压韵而富于声韵美和节奏感,人们在得到哲理性启发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感受。

2.汉语谚语的复辞和英语谚语的头韵

在英语谚语中,要说明两个词的关系,就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押韵:“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同音的重复,不像“尾韵”那样出现在停顿地方两个词的末尾,而是出现在谚语中两个

关键词 的开头。因此英语中称之为“头韵”。“头韵”同样使英语谚语产生了声韵美,增强了节奏感,因而使重点更突出,结构更加紧凑。

在汉语谚语中,如果要说明几个词的关系往往在这几个词的开头使用同音重复,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叫作复辞。如“换汤不换药”“救兵如救火”。这两条谚语通过几个关系词开头同音重复,一呼一应,一纵一收,十分顺口。

五、结语

谚语是一个民族智慧和经验的结晶,通过对中西谚语历史渊源、文化差异和语言特征的对比,可以看到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中西谚语异彩纷呈,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中西方的谚语有着很多的差异,这些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为了更加便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汉英谚语差异,去做更多的研究与探讨工作。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季成家.中国谚语选[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3]李家成.论师生交往的个体生命价值[J].集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7~9.

[4]罗圣豪.论汉语谚语[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5~17.

[5]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张履祥.试论汉语谚语词典的编纂[J].辞书研究,1989,(3):19~22.

[7]赵仲邑.文心雕龙集注[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2.

[8]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9]朱小蔓.关于教师创造性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1,(1):12~15.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篇2

[关键词]英语汉语 跨文化差异比较 跨文化教育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每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文化决定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它的运用方式集中表现了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就汉民族文化与英美文化在语言层面上的文化差异作一探讨。

一、语言自身差异

语言自身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语义方面的差异。词汇的语义:一方面是词汇本身的意义,另一方面是词汇的文化意义。词汇语言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的文化意义上。本身意义相同的词汇,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其文化意义可能有相同、空缺和冲突等三种情况。

1.词汇本身的意义:laborer指干体力活的劳动者,worker既指体力也指脑力工人,而在汉语中,劳动者和工人没什么区别。ambition在中国词典中意味着野心,但在美国词典中还有进取心的意思。中国文化中的“客气”,在英语中很难找到恰当的对应词。汉语中的“关系”和英语中的relation也不完全对等,“关系”在汉语中可能是个具体的概念,如,“他的关系很硬”是指他认识人好办事等,而在英语中“relation”则表示抽象的概念。

2.词汇的文化差异:文化意义相同的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通常没有麻烦,问题在于文化意义空缺及文化意义冲突的词汇,往往导致交流达不到目的,引起误解甚至交际失败。

英语中的hippy,cowboy,不了解英美文化的人一定不知其意。同样汉语中的“民办教师”“农转非”“希望工程”等词,英美人也难解其意。在中国代表帝王的龙,在英美却是邪恶的化身,因此汉语的“亚洲四小龙”只好译成“Four tigers”。中国共产党党旗上镰刀和铁锤图案,在德国人看来却如临大敌,避之唯恐不及。英语中“bat”通常是丑陋、凶恶的代名词,而对于中国人,就因为“蝠”与“福”同音,便将蝙蝠视为幸福的象征。又如“peasant”(农民),毫无贬义。《美国传统词典》给peasant下定义:“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新编韦氏大学词典》:“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在产品商标的翻译上,需了解有关词语在目的语中的文化意义。据资料显示,“白象”电池前些年在国内十分畅销,却被误译为“white elephant”,殊不知,译文在英语中指“大而无用的东西,谁还买它呢?”又如:饮料名Coca-Cola开始被人译为“卡口卡脖”,国人无人敢问津,而译成“可口可乐”后就打开了市场,这都是文化的作用。

二、世界观和价值观差异

教育和共同的文化背景往往使一个民族的人民具有类似的价值观。而不同的民族,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价值观有时差异很大。世界观价值观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言的表达与理解。

1.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汉文化中的“礼貌”植根于儒家“礼”的传统,强调“贬己尊人”和“中庸”,提倡谦虚;而西方文化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强调个人价值,提倡个人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礼貌方式影响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跨文化交际。对于“你的衣服真漂亮”这样的称赞话,中国人大都答“哪里,哪里”,而西方人则高兴地答道:“Thank you”。如在课堂上中国教师比较正式,注重教态;而美国教师则比较随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化中的等级意识和美国文化中的平等意识。

2.通过语言,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假设一个小孩看见邻居家的果树上结满了苹果,而不去摘吃,问他为什么不摘?信奉基督教欧美的小孩,他会回答说:“我不能去摘,因为上帝在看着我。”如果是中国、日本等东方的孩子,一定会回答说:“那是人家的东西,我们不能要。”西方人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自己是上帝之子,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受着上帝的监视与庇护。我们中国人大多数不信上帝,但我们亦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样的古训,大多数中国的家长都会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们。

3.中西价值观念差异导致中西人们对英语中某些词义内涵理解的不同,甚至在语言交际中不能相互沟通。西方文化特点是个人价值至上,“Inpidualism”是英美人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实用主义”的人生观支配着大多数美国人,因而有“在爱情和战争中,采取任何手段都是可以的”(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这对于“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来说非但接受不了,甚至会感到这种为人态度是可怕而不可取的;而汉语中的“自以为是”“自负”都带有贬义色彩,“Inpidualism”被认为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

三、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体现在语用差异上

1.文化行为差异。我们设想一下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情况。外国人要学会正确使用“我说一点肤浅的意见,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这样的句子,除了需要语言本身的知识以外,还必须习得中国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知识。

同样是接待顾客,不同国家的商店,营业员使用的语言也不相同。

中国:你买什么?日本:いらっしべいませ。/欢迎光临。美国:Can I help you? 反映出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规则:中国的营业员接待顾客纯粹从买卖的关系出发,日本的营业员把顾客当客人,美国的营业员把顾客当作要帮助的对象。

2.了解日常生活方式和交际模式

在中国对道谢的答语常是“这是我应该做的”,但如直译:“It''s my duty to do so.”就不恰当了,对方可能误解,以为你是不情愿帮助他的,应回答:“my pleasure.”中国传统上以家庭为本位,而西方以个人为本位,这是不一致之处;中国有“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西方有“East, West, home is best”,这却是一致之处。上课迟到了,中国人须敲门,喊一声“报告!”允许后才走进去;英美人则不同:If one is late for class in UK or the US, one should go in as quietly as one can and take a seat.在美国的外国留学生听美国人说:“We must get together soon.”,就以为是正式邀请,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句客气话。正式邀请比客气话要具体的多,一般来说邀请需要包括时间地点,如:“Come over for dinner next Saturday night.”是明确的邀请。

四、成语谚语习语文化差异

学习外语难免要接触到成语、谚语、格言和典故,这是一个社会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成语谚语可找到对应的汉语,有些本身已为汉语吸收,有些可直译而不会构成理解上的障碍,但更多的是由于汉英文字的巨大差异和文化传统迥然不同,很难找到适当的汉语译法,译文难以做到形、声、意、神完全符合,这就是文化差异使然。

例如: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很像汉语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汉语谚语另有一层寓意:小错误不及时纠正最后会出大错,告诫人们要防微杜渐。英语谚语只说明一个事实,一种态度;小失误也是失误,差一毫米和差一公里一样。Gilding the lily似乎与“锦上添花”意思相近,其实相差甚远。此处英语谚语的意思倒近似“画蛇添足”,指对很完美的东西作不恰当而且过分的修饰,表示不赞成这种弄巧成拙的做法。而“锦上添花”是比喻好上加好。

文化中的习语,习语的意义往往借助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典故而形成,约定俗成的构成整体意义。形容一个人“脾气倔强,不肯轻易改变主意”,在汉语中说“犟得像头牛”,在英语中说:“as stubborn as a mule”(犟得像头骡子)。中国人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英语却说“Two hands are better than one”;中国人说“不称职”,地道的英语却是“Be not worth one''s salt”,此说法源自古罗马。古罗马把盐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一起作为官饷发给士兵,英语的salary(薪金)一词就是来自于拉丁文的salarium (盐)。所以,“白挣钱不干活”就可以说成“Be not worth one''s salt”。又如中国一些汉语缩写词,如读者不了解其文化根源,社会背景,就会不知所云。

可以看出英汉习语谚语差别十分明显,不了解文化在交际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遇到文化障碍,甚至造成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

总之,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我国正面临世界多元文化的撞击,其中仍将以西方文化(欧洲及北美文化)为主要的文化源。无庸置疑,中西文化交流的扩大和深化必将进一步使中国更加了解世界,也必将令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著名的学者McLuhan 曾以“地球村”(Global Village )一词形容当今这个越来越小的世界,正是当今地球上时空的紧缩,使得跨文化差异的学习和研究更为迫切。

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伦姆伯克说过:“采取只知其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本身的传授,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Sapir.E.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胡文仲,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出版社,1991年版.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篇3

    文化是整个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的总和。它包括抽象的语言、思维等等。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文字符号系统。它的基本成份是词汇和语法结构。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它的内涵。英语和汉语存在着显着的文化差异, 这种差异自然也体现在语言的词义语法及文体等方面下面以几个典型词的词义就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进行一些比较。词汇是语言的根本要素,是语言得以存在的因素。 语言学家对语言的研究已有悠久历史。然而长期以来, 他们关心的是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研究的是语言的内在体系,而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其它外在因素的探讨则是最近三十年才开始的。 现在他们中很多认识到, 在语言中至少有两套规则, 其中一个是结构规则, 即语音、词汇、语法等; 文化的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比较突出,涉及的面也很广。(胡文仲,1994)

    1、英汉文化各自特点

    汉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文特性。 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文化无论诸子百家、 礼乐刑政都是建立承认人的认识能力、 调动人的心理功能, 规范人的道德情操和维系人的相互关系这种人本主义基础上的。中国文化的侧重于把握“生命”但其并非对生命科学的把握,而是道德上的“把握”,重点是如何调养、 安顿生命。 中国人运用心灵是内敛的,追求的是至高的“人天合一”。(申丽珊,2007)

    然而英文化或西方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的基础上的,它的重心在于把握自然。西方文化从古希腊学术思潮和哲学思维开源而起,始终注意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把探索自然的奥妙作为重大的课题,具有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的色彩。人们运用心灵是外向的,即在把握自然宇宙所以形成之理。西方在追寻探索自然奥秘,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其根本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人的价值的根本宠信。 这也决定了西方人与此相关的其他价值观念,如勤奋努力工作、个人成功、开创进取、注重实际。

    2. 英汉词汇比较

    2.1英汉亲属关系词汇比较

    亲属关系词汇常常在理解双方意思上造成一些麻烦。 汉语里的伯母、姨妈、舅妈、姑姑等词在英语里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词。 英语只用只用“aunt” 一词来称呼。 而英语的“uncle” 一词可以表示汉语里的伯父、叔父、姨夫、舅父、姑父等多个词义。 在这个句子中Tang is a young parent with no experience, but he alwys asks for suggestions from his parents. 唐是一个毫无经验的新科父亲, 但是他总是向自己的父母汲取经验。 前面一个“parent”可根据说话人的性别指父亲或母亲,而后面的“parents”则指父母二人。 而在Tom’s sister married Mike’s brother这样的短语中人们难以搞清楚是汤姆的姐姐还是妹妹与麦克的哥哥还是弟弟结了婚。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英语词汇普遍存在着一词多义的现象, 英语词义较为灵活而且使用范围较广。 而汉语表示亲属关系的词义大都意义严谨, 意思明确, 要求严格地加以区分。 同时这也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人们价值观的不同。 在中国, 从古代至现代都要求男女有别,长幼有序, 内外有分。 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倾向使中国人形成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对年轻人的一句忠告。 在传统中国文化的熏陶下, 大多数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家庭观念, 光宗耀祖便是最好的佐证; 而西方,人们大多崇尚自我,追求平等,注重独立奋斗与个人成就。 在西方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晚辈通常不用亲属关系词汇来称呼长辈, 而是直呼其名。 这可能与西方人比较尊重年龄上的隐私有一定关系。

    2.2英汉潜义词汇对比

    潜义词是指一个词除基本意义以外又含有明确指称或描写的事物的暗示意义词, 有时是由附加于理性意义上的色彩引起的。在此处试举两个例子:

    “龙”(dragon)一词的英汉意义来进行比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龙一词解释为:

    1、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奇动物能兴云降雨;

    2、封建帝王的象征如龙床真龙天子;

    3、活跃喜庆吉祥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

    而dragon一词在牛津现代英语词典中的解释则是:

    1神话中似鳄鱼或蛇的一种动物常生有翅及爪能吐火;

    2指凶狠残暴之人如the old dragon魔鬼。

    显而易见“龙” 这个字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因而具有了不同的内涵意义。 在汉语中“龙” 是集力量智慧权力于一身的神圣之物,代表着吉祥富贵; 而英语语言中的“dragon” 却是一种满口喷着火焰的长着翅膀的怪物是恶魔的化身, 为人们所痛恨。为了填补这种文化差异,西方提到中国的“龙”时候,很多都不约而同的翻译成“Chinese dragon”。

    “狗” (dog) 在东西方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又是刚好相反。 在英美社会 “dog” 作为人的宠物,人们通常把狗当作家庭成员。狗是忠实的象征。 吃狗肉被当作是禁忌。 因此有“Love me,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而狗在很多中国人心中却是一个奴性十足的象征,“狗屁不通” “狗急跳墙” “狗血喷头” 等成语也正是这样一种感情色彩。 用狗来形容人时也有“走狗” “狗腿子” “狗东西” 等带贬义的词语。 而在英语里却是用“a lucky dog” 来形容人走运。

    由此可见“龙” 和“狗” 这两个词由于不同的地理历史渊源造就了不同的民俗文化从而被人们加上某种感情色彩后其内涵意义也就有了区别。

    3.英汉词汇文化的构成比较

    汉字来源于象形文字, 这就决定汉语言文字形意的特点。在汉字赠、财、贡、货等字中, 它们的词义都由“贝”而来。 “贝” 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货币,是古代代表信誉的工具。许慎在《说文解字》说:“古者货贝而宝龟, 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 是说中国秦朝以前的货币是“贝”, 秦以后才开始改用金属钱币。 所以汉字中有很多与钱币有关的字部首都是“贝”。 例如“贡” 字, 义随贝, 音随工(拼音为gong), 形左上音下; “财” 字, 义也随贝, 音随从才, 形右音左(拼音为cai)。 上面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汉语系统很大程度上是形、义相异的语言体系。 英语则有很大不同,英语是音、义基本相一致的语言体系, 字母拼写和发音和词义之间没有什么大的差异, 它属于拼音文字体系, 拼得出, 写得出。例如mother, father, brother, 只是通过26个字母不同的顺序变化组合成不同的词而已。

    4.英汉词义方面的比较

    汉语不隶属于印欧语系, 所以在词义组合上没有形态变化, 不受形态成份的约束, 然而主要受制于语义因素。 中国人语言思维习惯和文字起源因素决定了汉语是意合性很强的语言,例如:“东”和“西”两个表示方向名词,我们把它们合成双音词“东西”,如果我们说“东西方来了个和尚”,它仍是表示方向。但如果我们换个说法,“他去买东西”,这句话里的“东西”就不是指方向了。从例子中可以看出,汉语是极依赖于语义意合的语言,用词、短语、句子、分句和复句,把它们搭配起来,就可以连在一起,构成一个句子。英语就不能像汉语那样联系了,如果我们拿英文“east”和“west”来合成搭配,不管你怎样配搭,它还是表示方向,不可能变成“something”。(高永晨,1985)

    5.结语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篇4

【关键词】幽默;言语行为:共性;差异

一、幽默与言语行为理论

幽默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并在之后得以不断发展。幽默是一个多学科研究课题,人们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学、医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幽默研究。幽默作为一种典型的间接言语行为,越来越多的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对幽默言语的研究丰富了西方语用学理论。

言语行为(speech act)指人们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行为。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vski)于1923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theory),后经塞尔(Se-arle)的完善和发展,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成为现代语用学核心内容之一。

传统上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幽默研究,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语言学才在众多幽默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虽然西方的言语行为理论已经相当成熟,但仍然不足以解释所有的人类言语行为,因此,语言学家们开始引入社会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理论来进一步研究人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二、英汉幽默语差异

1、因历史文化引起的差异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必然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而每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的轨迹不尽相同,根植于不同历史文化土壤中的英汉幽默言语行为也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差异。“幽默”虽是外来词,但中国人民的幽默感却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诸子寓言、民间笑话包含着幽深的哲理,发人深省,表现出深厚文化积淀下中国劳动人民的巧智奇思,成为民族幽默感的佐证。而《伊索寓言》则是英式幽默的历史文化代表。

2、因传统习俗引起的差异

幽默是人在日常交流中逐渐产生的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在其主题和内容上自然会折射出本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社会传统。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人们谈“性”色变,因此,东方传统幽默中性主题是绝对。而西方幽默中这类主题却占很大比例。

3、因心理思维引起的差异

欧美各国人民的性格自由而开放,幽默中单纯娱乐性质的纯幽默比重很大,这是幽默从萌芽状态时起便形成的一个鲜明特征。然而,中国式幽默似乎一直肩负着更沉重的历史使命——针贬时弊。

4、因文学发展引起的差异

文学如语言发展的推进器,文学大师们的作品备受尊崇,渗透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影响着人们对于幽默方式的选择。英语文学幽默大师如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斯派克·米利戏剧作家莎士比亚,美国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汉语文学幽默巨匠如春秋时期的孔子、汉代的东方朔、近代的鲁迅和丰子恺等的作品中都洋溢着幽默的精神。

5、其它

此外,由于各国宗教文化、地域文化、价值标准的不同,英汉语言中的幽默来源还有很多差异。

三、英汉幽默语共性

1、英汉幽默相似的语篇结构

从语篇学角度看,英美国家的幽默与中国幽默相类似,一般采用四步结构:悬念、渲染、反转、突变。

A:“籍贯是哪里?”

B:“籍贯……籍贯是什么意思?”

A:“籍贯就是出生的地方,您妈妈在哪儿生的您?”

B:“这我知道。在一家妇产医院。”

Mywife andherfriendKarenweretalking about their labor-saving devicesasthe pulledinto our driveway,Karensaid,“Ilovemynewgarage-dooropen-er”“I loveminetoo”my wife replied,and honked the horn three times。Thatwas the signal for me to come out andopen the garage。

这两则笑话中,都是前文为后好悬念铺设,通过更多对话回合进行渲染,最后一句作为全文的反转突变,达到幽默的效果。

2、英汉幽默言语相似的语用机制

语言哲学家格赖斯(Grice,1975)提出了会话中的“合作原则”,他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交际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这一原则。当人们违反合作原则时,并非是不合作,而是在另一个层次上体现着合作原则,来表达另外一种意思,幽默也就时常在这时产生,英汉幽默语具体都体现出违反“量”的准则;违反“质”的准则;违反“关系”准则;违反“方式”准则。

1)路上,5岁的小丽丽指着前面的一个人对妈妈说:“妈妈你看,那个人头上一根头发都没有!”

妈妈赶紧说:“小声点儿,让人家听见多不好。”

小丽丽感到奇怪地说:“怎么啦?他自己还不知道吗?”

2)Man:CanI haveyour name?(直译:我能有你的名字吗?)

Woman:Why?Don’tyoualreadyhave one?(为什么?你不是已经有一个了吗?)

第一则对话中,小丽丽错解了母亲的意思,违反了合作原则,她的回答超出听者预期,虽无心使之却恰巧构成了幽默。第二则对话中,女性的回答则是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以幽默的方式假装误解男士的话却让男士能从中得知被拒绝的结果。

3、英汉幽默言语相似的修辞技巧

幽默的表达主要依靠语言的修辞技巧,如比喻、双关、反语、拈连、仿拟、飞白、颠倒等,由语言的不谐调构成喜剧性矛盾冲突,使读者或听众因意外而产生联想,忍俊不禁。英汉两种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不约而同地运用了如下一些相似的修辞技巧。

1.双关(Pun)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Yourapplication saysyouleftyourlast job because of sickness,Could youexplain that,please?”

“Certainly,My boss got sick ofme”

“sick”有“生病”的意思,而在短语”get sickofsomebody”中意为厌烦,一词双关,达到幽默的效果。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刘禹锡

“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暗中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两词同音相关。

2.反语(Irony)

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幽默、讽刺以及揶揄的意思。

《记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当三个女子从容的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文中正反杂陈,含义明显,“文明人”、“伟大”、“伟绩”、“武功”均为反语,这种幽默,极富辣味。

在英语语言中也有很多反语的使用,比如:

Heis aswelcome as a storm

Sheis as slenderinthemiddle as aCOW in the waist

其中,“aswelcomeas storm'’和”as slender as a cow”是明显的反语。

3.夸张(Hyperbole)

夸张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或缩小的词句来形容事物。

《悼石德启》中云:“曾经少年多壮志,胸中常怀破天意。君视福祸为草芥,我履水火似平地。”“我履水火似平地”是明显的扩大夸张(ExtendedHyperbole)。

It’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camel’s back(是最后的那根稻草压垮了骆驼。)“straw”是典型的缩小夸张(Reduced nyperbole)。

4.押韵(Rhyme)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幽默语中使用押韵,也能加强语气。例如:

My darling,mylover,mybeau-tifalwife:Marryingyouhas screwedupmylife

云南十八怪:汽车还比火车快,这边下雨那边晒,花生蚕豆数着卖,姑娘被叫做老太……

第一句中的英文单词既押了头韵也押了尾韵,第二句中押尾韵,押韵使这些句子朗朗上口,诙谐易懂,令人印象深刻。

五、结论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篇5

论文摘要:英汉翻译是英汉两种语言的交流,也是英汉两种文化的信息传递。要想在英汉翻译中准确地传递文化信息,翻译者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有深刻的了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文化并对文化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深受文化的影响。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也必须了解语言,二者密不可分。在英汉翻译中,要准确地进行英汉互译,并准确地进行文化信息传递,翻译者应具有良好的中英语言功底和翻译技巧,尤为重要的是,还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有深刻的了解。

一、英汉文化伯息传递与英汉语言差异

为了提高英汉翻译水平,有必要开展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这种研究的作用,从微观上来说,有利于在进行双语转换时,判断哪些是对应信息和非对应信息,并选择适当的转换模式;从宏观上说.可以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英汉语言之间的相同是相对的,而相异则是绝对的,以免造成翻译中文化信息传递的误差。

汉语和英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可以想象,英语和汉语的区别是非常大的。不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区别,准确的翻译则无从谈起,自然也就无法进行英汉文化信息传递。下面就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的特点和区别来说说英汉翻译要注意哪些方面。

在词汇方面,英汉翻译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一)在一种语言里的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并没有对应词。如:汉语中的“饺子”、“功夫”、“气功”、“三伏”等,在英语中就没有这些概念;而英语中的‘`coffee" ,"radar","bingo”等,以前在中国也没有这些对应的词汇。怎样在翻译中处理这些词呢?我们可以采取音译和意译的办法。如把汉语中的“饺子”、“功夫”、“气功”等分别音译成“jiaozi" } "kungfu" , "chigong",把“coffee" ,"radar”音译成汉语“咖啡”、“雷达”;而汉语中的“三伏”则可意译为“the hottest days in summer",英语中的"bingo”可意译为汉语“一种类似玩的游戏’,。

(二)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语表面l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其实指的是另一回事。如英语中rest room休息室,busboy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汉语中“农民”尹farmer ,“爱人”并lover等。在翻译中,我们不能随意“对号人座”,而要根据其词汇的实际意思进行翻译。如:英语中的rest mom指的是大建筑中的一间房子,里面设有厕所,洗漱设备等,我们可根据语言环境翻译成“厕所”或“洗浴间”等;busboy在英语中指是餐馆中收拾碗蝶、擦桌子的杂工,我们可根据语言环境翻译成“店小二”、“餐馆服务员”等;汉语中的“农民”最好译成“peas-ant",因为英语中的‘`farmer”指的是“农场主”,与汉语中的“农民”大有区别;汉语中的“爱人”最好译成“wife”或"husband",因为“lover”在英语中是“情人”的意思,与汉语中“爱人”的意思大相径庭。

在语法方面.英汉翻译中要注意两种语言在语法上有以下不同:

(一)汉语里很少用被动语态,而英语则常用被动语态。如汉语中的“家庭作业已经完成”,翻译成英语则是"the homework has been finished".而不能译成:"thehomework has finished

(二)汉语中常省略句子中的动词,而英语中动词则一般不省略(口语除外),如汉语中的“这公园很漂亮”没有谓语动词,翻译成英语则是:"the park is very beau-tiful" ,谓语动词“is”一般不能省略。

(三)汉语中只有时间状语的区别,没有谓语动词时态的变化,而英语中时间状语不同,句中谓语动词时态也必定不同。如汉语中的“学生昨天植树”和“学生明天植树”,虽然时间状语“昨天”和“明天”不同,但谓语都是“植树”。但翻译成英语谓语就不同了,“学生昨天植树”译成“the students planted trees yesterday.",“学生明天植树,,则译为“the students will plant trees tomorrow.",谓语分别是“planted”和“will plant" 。

(四)汉语的句式结构是“叠加式”,句子结构像“糖葫芦串”,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叠加。而英语的句式结构是“树权式”,主、谓、宾和主句是主干,定、状、补和分句等是树权,并有一定的顺序。如汉语中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两个单句,翻译成英语则译为“even the dog swaggers when its master win fa-vor" ,“一人得道”变成了从句,而“鸡犬升天”则是主句。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还有其它很多方面的区别,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我们在进行英汉翻译时,要符合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英译汉则要把英语译成地道的汉语,而不是“英式汉语”;汉译英则要把汉语译成地道的英语,而不是“中式英语”(chingliah) 。

二、英汉文化信息传递与英汉文化差异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语言。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同语言的差异实际上来源于其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差异,因而加深对英汉文化差异的了解,是在英汉翻译中准确地传递文化信息的关键。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包括语言交际、生活方式、衣着打扮、举止行为、饮食习惯等。但在英汉翻译中,主要涉及的是英汉语言交际上的差异,因此本篇只围绕英汉语言交际方面进行探讨。英汉文化差异在语言交际中的表现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

英汉日常谈话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打招呼、告别、称呼、祝贺和赞扬等方面。如果你是一名口译者,就要特别注意这些差异。例如,在打招呼方面,中国人都喜欢用“你吃了吗?”和“你到哪儿去?”这类的问句。如果把这两句说成“have you eaten yet?”和“whereare you going?”,很容易引起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的误解。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个问句,而且是询问他们隐私的问句,这样会使他们感到不愉快,而且即使回答的话,也会与中国人所期待的大相径庭。也许回答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不关你的事!),那就会使谈话双方都处于尴尬的境地。所以,如果你了解这点文化差异的话,你最好按英语文化打招呼的习惯说成"hello”或“glad to see you!”就行了。再如在称呼方面,英语国家的人一般都直呼其名,再客气一点也除非在名字或姓名前加上mr或mis、等,如mr smith , misssmith等。但中国人都喜欢在姓名或姓前加上职务、辈份等以示尊敬,如“黄局长”、“林老师”、“李大伯”等。我们翻译的时候,就要注意这方面的差异,把“黄局长”、“林老师”、“李大伯”通通按英语习惯翻译成‘`mr/misshuang" , "mr/miss lin" , "mr 1i"。再如:中国人和说英语国家的人在对祝贺和赞扬方面的反应也大不相同,前者则一般用“哪里哪里!”、“过奖了!”之类的话表示受之有愧,而后者一般用“thank you”之类表示感谢的话表示接受赞扬、祝贺。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这类句子不能直译,而应根据双方的文化习惯稍加调整。

(二)成语、谚语和格言方面的差异

成语、谚语和格言的英汉互译一直是英汉翻译中的一个难点.难的原因在于它们非常集中地体现了英汉文化差异。在英语和汉语中,完全对应的成语、谚语和格言是很少的,绝大部分不同。因而我们在翻译这类内容时,不能直译,我们可以把这些句子翻译成与对方语言相似意思的成语、谚语和格言。如英语中的”live and learn"要译成”活到老学到老”,而不是直译成”生活和学”。但如果找不到对方语言中对应的成语、谚语和格言时,我们最好先按原文的语言风格直译,然后再加画龙点睛的解释语,如把汉语中的”挂羊头,卖狗肉”译成”hang upa sheep’s head and sell dog’s meat-try to palm off sthinferior to what it purports to be",前部分直译保持了原文风格,后部分解释语用了地道的英语说法,效果就很好了。

(三)比喻和联想的差异

所有的语言中都有比喻和联想,同样,英语和汉语中的比喻和联想也很丰富。虽有少数比喻和联想在两种语言中都有对等的表达,如’’as sly as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you ass”(你这头笨驴!)。但大部分比喻和联想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是大不相同的,如:英语中的”aswise as an owl"(非常聪明),不能直译成”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因为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猫头鹰并不是”聪明”的象征,而是”厄运”的象征。同样”you,a lucky dog(你是幸运儿)”,也不能直译成”你是一只幸运的狗”,因为中国人一般不会把”狗”与”幸运”联系到一起,倒是常常会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如”狗腿子”、”狗东西”等。这种在英汉文化中对同一种动物产生不同比喻和联想的情况是很多的,因此我们在英汉翻译要注意英汉文化在比喻和联想方面的差异,切不可死搬硬套,望文生义。

英、汉两种文化在语言交际上的差异还有很多,如典故、委婉语、禁忌语等。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篇6

关键词:差异;策略;归化;异化;翻译

一、 引言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制约。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无论从语言的符号观还是社会观来看,其都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语言的文化性集中表现在语言的文化属性、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等方面。作为语言内涵的文化,给予语言的影响是全方面的。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影响并制约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2)决定语言的指称内容与形式;(3)作用于人类的语言思维与表达形式。由此可见,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993:109)文化对语际交流的影响可见一斑。汉英民族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历史背景、地理条件、社会制度、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仅给各自的载体语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为这两种语言之间互译带来了重重困难。本文拟从汉英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着手,企图以归化和异化策略来寻求其间的语义文化对等翻译。

二、汉英文化差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一) 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象我们熟知的习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 make water; all at 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 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 “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却战胜了“西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汉英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及其丰富。诸如:talk horse(吹牛); 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horse and horse(并驾齐驱)等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 willing horse”.不光如此,汉英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 “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 “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三、翻译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性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这并不是就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人类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语言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如果说每种语言都能表达所指的一切,那么,从原则上说,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一) 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它翻译的前提是,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复杂化。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表现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点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有利于读者运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衣鱼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但是,异化翻译也有自己的劣势,它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晦涩难懂,这就给读者的带来了阅读困难。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标语文化的当前价值,对原文进行同化翻译。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畅通的目的语进行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目的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对于译者来说,要全面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文通顺。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在自己的知识文化范围轻松容易的理解译文。由此看来,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换来文化信息的遗失。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

四、异化归化,各得其所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篇7

关键词:差异;策略;归化;异化;翻译

一、 引言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制约。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无论从语言的符号观还是社会观来看,其都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语言的文化性集中表现在语言的文化属性、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等方面。作为语言内涵的文化,给予语言的影响是全方面的。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影响并制约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2)决定语言的指称内容与形式;(3)作用于人类的语言思维与表达形式。由此可见,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993:109)文化对语际交流的影响可见一斑。汉英民族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历史背景、地理条件、社会制度、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仅给各自的载体语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为这两种语言之间互译带来了重重困难。本文拟从汉英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着手,企图以归化和异化策略来寻求其间的语义文化对等翻译。

二、汉英文化差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一) 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象我们熟知的习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 make water; all at 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 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 “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却战胜了“西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汉英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及其丰富。诸如:talk horse(吹牛); 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horse and horse(并驾齐驱)等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 willing horse”.不光如此,汉英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 “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 “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三、翻译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性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这并不是就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人类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语言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如果说每种语言都能表达所指的一切,那么,从原则上说,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一) 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它翻译的前提是,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复杂化。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表现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点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有利于读者运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衣鱼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但是,异化翻译也有自己的劣势,它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晦涩难懂,这就给读者的带来了阅读困难。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标语文化的当前价值,对原文进行同化翻译。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畅通的目的语进行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目的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对于译者来说,要全面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文通顺。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在自己的知识文化范围轻松容易的理解译文。由此看来,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换来文化信息的遗失。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

四、异化归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异化和归化翻译各有其优缺点。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实际的翻译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标准呢?关于翻译的标准,清末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言通顺畅达,“雅”

指文字古雅。鲁迅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钱中书提出了更具体的 “化境”文学翻译标准。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 “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从这些翻译名家对翻译所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忠实”和“通顺”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那就是说,既要将原文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传达,语气和风格与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畅自然,易于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找到异化和归化翻译的最佳结合点,让异化和归化更得其所。一般说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间的关系分为:文化交织、文化鸿沟、文化冲突三种。不同的文化关系对翻译的策略的选用有极大的影响。文化交织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这样语言之间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难理解。为了更多的接触异域文化,异化翻译方法就显示出优越性;文化鸿沟是指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文化差距。这时我们可以选用归化翻译方法,如果选用异化翻译方法的话,就必须用直译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传递信息的两全其美;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对某些物质,事物和现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处理这种文化现行,归化翻译方法更能大显神通。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105-115.

[2]熊启煦. 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8):342-345.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篇8

拒绝策略DTC文化差异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言语行为的跨文化研究,促进了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许多实施言语行为的跨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与“礼貌”密切相关的言语行为,如请求、道歉、拒绝等。关于“拒绝”的文化对比研究,国内主要有马月兰、王爱华、唐玲等。马月兰提出,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各自的范围。她指出,直接拒绝通过含有第一人称的否定句和明确的行为动词来实施言语行为;间接拒绝是,表示句子功能的行为动词不出现,而是根据语用原则、共知信息,推导出说话者的拒绝意愿。她进一步研究了拒绝策略,认为汉英拒绝语存在着语用等值群。特定语境下,有许多拒绝策略共存。王爱华研究了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英汉拒绝言语行为直接性层面。她将拒绝言语行为序列划分为三个层面,即中心言语行为、辅助言语行为和修饰语,每一个层面又分为多种类型。她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语言越间接越礼貌,但并不是所有的间接拒绝言语行为都礼貌,要看具体的语境。唐玲提出,“拒绝言语行为序列一般包括起始行为语、辅助行为语、中心行为语三个部分。其中,中心行为语是实现拒绝的核心部分,表示直接拒绝。中心行为语可以是含有第一人称的否定句或含有明确的表示拒绝的行为动词的成分。直接拒绝通过含中心行为语的句子来实现,或通过有否定的能力或意愿的句子来实现。”研究数据表明,中国人在拒绝时常常采取委婉的方式,更多使用间接拒绝的方式。国外有Liao & Bresnahan对美国和中国台湾的拒绝策略对比研究。研究考察美国和中国台湾的大学生是否会拒绝以及如何表达拒绝的意图。结果表明,美国人和台湾人使用道歉礼貌用语的频率相似,但拒绝时采用不同的惯用表达式和不同的策略,与美国人相比,台湾人更难拒绝家人,并且台湾人在使用拒绝策略时比美国人更“节省”。

二、研究结果比照

马月兰研究了语篇表层的拒绝策略,认为汉语和美语的拒绝策略存在着很大的相似,在特定的语境下这些拒绝策略也传递了相似的语用信息。区别在于因文化和语言系统不同,而在使用频率和表达方式上有差异。王爱华强调,言语行为表达策略体现为越间接越礼貌,但也要参考具体语境。她提出,不管是直接拒绝还是间接拒绝,都可以划分语表构成成分,而且中心行为语有直接间接之分,可以看成是一个直接性的连续体。唐玲分析了中国人使用拒绝策略的特点以及直接拒绝、间接拒绝同强烈拒绝、委婉拒绝之间的关系。把汉语间接拒绝的表层策略首先分为采用引语、利用词汇、句法手段三类,再具体探讨各自的实现手段,并提出在现实的拒绝言语行为中,一般不是采用单一的手段表示拒绝。针对研究结果,Liao & Bresnahan提出了一个中国拒绝策略的假设“点到为止”。他们解释说,东方国家之所以较少地使用拒绝策略,是因为希望尽快结束这种尴尬的场面,于是“点到为止”成为最好的办法。这些研究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上,也多数参考了Blum-Kulka对比研究言语行为时使用的“语篇补全测试”(DTC)模式。

三、英汉文化价值观异同

上文提到的研究侧重于拒绝语的策略模式以及拒绝语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英汉两种语言的拒绝策略是有共性的,这一点很重要,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了顺利交际的可能性。并且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受语境的控制,但都存在拒绝表达得越间接越礼貌。这也说明两种语言所在的文化价值观对拒绝的得体表达有共同取向。

虽然英汉表达都体现为间接更有礼貌,但程度不同――中国人比美国人更间接。这是源于东方国家较注重群体,西方国家更注重个体。Mao以社会规约论和面子保全论为基础,提出了“相对面子指向的构想”。该构想设定:面子是一种每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公众形象,这种公众形象表明了一种潜在的礼貌指向:礼貌要么指向一种社会同一性,要么指向理想的个人自主性。在某个特定社会,这两种指向中有一种会表现得突出。他认为,西方文化中,礼貌是指向理想的个人自主性,而汉语文化中的礼貌是指向理想的社会同一性,这是中西方礼貌内涵差异的本质特征。

中国人较少地拒绝家人,体现了英汉语言文化框架中的家庭结构差异和血统观念差异。英语社会文化框架下,人们较为淡薄血统、亲缘关系,崇尚简单的家庭结构。这点从他们无论长幼都是直呼其名可见一斑。中国社会文化框架中推崇大家庭,因而中国人的家庭结构中多强调宗族关系、血缘关系;因婚姻而形成的裙带关系将人们的亲缘关系更加复杂化。中国文化框架中,人际关系在本质上以亲情作为纽带,沿着亲缘关系差序向外扩张,因此中国人的家庭观念要更强。

四、结语

文化价值观对拒绝言语行为的影响告诉我们,每种语言现象背后都有其深层的文化影响。提高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可提升我们对外语习得的敏感与精确。在外语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注重结合具体语境得体地实施言语行为。因此,外语教学要以目的语所处的文化背景为先导。同时,外语教师应更多地专注于对语言交际的各种研究,借鉴国外优秀理论,结合本国成果,使外语教学工作达到理想的效果,使学习者达到理想的跨文化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月兰.中美拒绝语策略共性比较研究.2000.

[2]王爱华,吴贵凉.对英汉拒绝言语行为直接性层面的调查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6(1):1.

[3]唐玲.汉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表层策略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4,(10).

[4]Liao,Chao-chi and Mary I. Bresnahan. A Contrastive Pragmatic Study on American English and Mandarin Refusal Strategies[J].Language Science,1996,(18):703-727.

上一篇: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方向范文 下一篇:新媒体和网络营销的区别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