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的连词化

时间:2022-10-03 12:31:00

摘 要:“不然”一词早就存在,并有两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不然”很容易被人们理解为连词,同时在使用中也更侧重使用其连词的用法。本文试图考察“不然”一词从古至今的连词性质的用法及演变形式,并浅析这一演变发展过程的相关动因。

关键词:不然 偏正结构 连词化

一、引言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对“不然”一词作了词性的界定及例证:“不然”,由副词“不”和代词“然”组成的偏正词组。可以用于对话之中,独立成句,多在句段之首,表示不同意对方的说法,可译为“不对”“不是这样”等;还可以用在语段之中,表示转折性假设,以引出下文推导性的陈述。可译为“如果不是这样”“要不”等意思。我们通过对典籍文献的考察发现,在早期的文献中,“不然”的前一种用法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语言的不断发展,“不然”的第二种用法日趋明显,以致在现代汉语中,我们更多的时候是运用“不然”的连词用法。对于“不然”的连词性质的相关研究,有前贤已关注过,不过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笔带过,并没有做出相关的论述,还有的学者对“不然”的研究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本文主要关注“不然”连词性质的发展演变并作出相关阐述。

二、“不然”的连词化过程

通过搜集大量的语料,对“不然”一词,特别是连词用法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不然”作为连词使用时,最明显的转折期当属魏晋时期。通过分析可得,“不然”的连词性质在这一时期有明显的用法规律及演变趋势。接下来我们将对“不然”进行分期考察分析,以了解它在特定时期的共时用法及不同时期的历时演变。

(一)“偏正词组”和“连词用意”两种用法并存

通过对语料的调查发现,先秦时期“不然”的两种用法同时存在,并且均有用例。偏正结构的“不然”可以独立成小句,作为对前一说话者的否定。如:

(1)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春秋左氏传·宣公》)

(2)大宰曰:“荡闻之,无亲则不爱,不爱则不孝。谓至仁不孝,可乎?”庄子曰:“不然,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此非过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庄子·天运》)

“不然”用在“则”后面并位于小句的末尾位置,有明显的“不是这样”之意。如:

(3)世人之事君者,皆以孙叔敖之遇荆庄王为幸,自有道者论之则不然,此荆国之幸。(《吕氏春秋·》)

(4)桓公假涂于陈而伐楚。则陈人不欲其反由已者。师不正故也。不脩其师而执涛涂。古人之讨。则不然也。(《春秋公羊传·僖公》)

以上两组例证都是“不然”作为由副词“不”和指示代词“然”组成的偏正词组的用法。其实在先秦的文献中,有连词性质“如果不是这样”意义的“不然”的例子也是存在的。如:

(5)请以其私卒诱之,简师陈以待我。我克则进,奔则亦视之,乃可以免。不然,必为吴禽。(《春秋左氏传·襄公》)

(6)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季梁请下之,弗许而后战,所以怒我而怠寇也。少师谓随候曰,必速战,不然,将失楚师。(《春秋左氏传·桓公》)

从上面可以看出先秦时期两种用法皆存在,但“不然”作为词组的用法居多,且用意明显,可以看作是先秦时期的主流用法。对比之下,“不然”的连词用法并不是十分明显,在有些情况下,甚至两解均可。如:

(7)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之以礼。不然,郑国将败。(《春秋左氏传·襄公》)

此例中的“如果不是这样”意义不是很明显,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然”代指上文,“不然”理解为“不是这样”,表示对上文的否定,或有“反之”义。

综合考察这一阶段可知,先秦时期“不然”作为“偏正词组”的用法是该词在这一阶段文献中的主流趋势。这种用法的语义结构相对简单,意义用法也容易让读者想到,理解起来相对容易。

(二)“不然”连词意义明显

在汉代的文献中,有“若不然”这一形式出现,如《史记·列传六六》中“愿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研究发现,“不然”的多数用法和前一时期大致相同,仅有少例的“若不然”用法出现。通过继续对后一时期的调查。发现在接下来的魏晋时期的文献中,“若不然”以及“若其(*)不然”的用例大量存在,甚至还出现了“如(苟)其不然”这一结构形式。如:

(8)云攀殿折槛,幸赖左将军辛庆忌叩头流血,以死争之。若不然,则云已摧碎矣。(《晋书·列传十八》)

(9)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三国志·魏书六》)

(10)若谓不然,则当今之政未称圣旨,此其征也。(《晋书·列传一六》)

(11)陛下宜奋赫斯之威,臣等当得负戈前驱,庶凭宗庙之灵,有征无战。如其不然,王室必危。(《晋书·列传四十》)

(12)若见与二贰,可杀杨广;若其不然,便当率军入江。(《晋书·列传五十四》)

(13)汝等虽年未至大,若能克己纂修,比之古人,亦可以当事业矣。苟其不然,虽至白首,亦复何成!(《晋书·列传五十七》)

从以上用例中可以看出,“不然”不再是单独成句,而是表示假设并与其他的连词连用。《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收录了“若”“若其”“苟”“如”等这一时期文献中出现的连词。席嘉著《近代汉语连词》一书中也提到了在先秦时期有此类连词及相关的用法。这些连词的相同用法起到了连接作用。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中,表示假设的条件或情况。从例(8)~(13)中我们发现这些连词和“不然”的搭配使用,改变了“不然”单独成小句的句法位置,同时也增强了整个句子的假设语义,使得句子的假设意义表达更加明确。这为“不然”一词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南北朝时期的文献中,“不然”一词除了继承前代的用法外又有新的变化:出现了大量“不然”和“则”连用的情况。如:

(14)岂道光四海,不遇周成之明;将朝去三仁,终见殷墟之祸。不然则邦国殄瘁,何影响之速乎?(《北齐书卷一三·列传五》)

(15)赖世宗入辅,责以骄纵,厚遇崔暹,奋其霜简,不然则君子属厌,岂易间焉。(《北齐书卷一八·列传十》)

(16)傅伏之徒,俱表忠节,不然则丹青简册安可贵乎?(《北齐书卷四一·列传三三》)

(17)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其劳动,常穿凿壁瞻之,见其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文选第五三卷》)

(18)古之王者,以岁时巡狩方岳,其次则二伯述职,不然则行人巡省,掸人诵志。(《宋书卷一五·志第五》)

例句中的“不然则”表达的是“如果不是这样就”,这种有“则”在其后的表示结果的承接义的语句,就赋予了“不然”有明显的连词性假设转折用法,这样的用法使得“不然则”之后紧接的是句子,不再作为表示假设转折意义的单独小句出现。

调查发现隋唐语料中“若不然”等用法继续使用。与前代的不同之处在于,“不然”与“者”连用,组成“不然者”单独成小句,表示假设转折之意。如:

(19)请面诏其使还本国,遣语其王令速朝觐。不然者,当率突厥即日诛之。(《旧唐书卷一八七上·列传第一三》)

(20)若早为计,则应天福,不然者,则诛矣。(《旧唐书卷一八七上·列传第一三七上》)

(21)臣望陛下若于律令辄欲改张,即以军法从事。不然者,纷纭未已。(《隋书卷四二·列传第七》)

(22)若陛下速还,乌合必散;不然者,东都决没。(《隋书卷六七·列传第三二》)

例句“不然者”的句式表示的是假设转折,这和现代汉语中的“不然的话”是否有必然的发展关系?通过检索可知,“者”字在《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作为语气词有一种解释:在前句末,提示假定的事实,有假设连词“即”“若”等与之配合,可译作“……的话”“如果……的话”。“不然者”是连词“不然”和语气词“者”的连用,“不然的话”是“不然”和助词“的话”的连用,这两种情况的搭配是否有关,有待于考察。

研究发现,整个宋代直到明代之前,“不然”作为连词没有产生出新的句式组合及相关用法,依旧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出现的用例较多些。直到明代,在其文献语料中可以看出“不然”新的变化,但并不是很多。如:

(23)如令太平至军中供给,事乃可济,不然兵不能进矣。(《元史卷一四一·列传第二八》)

(24)汝尝使北方,素识蒙古国主,其往临阵,问以举兵之由,不然即诟之。(《元史卷一五·列传第三七》)

(25)何不与彼中军官深知事体者,论量万全方略。不然将复蹈前辙矣。(《元史卷一六八·列传第五五》)

(26)汝中柏累言哈麻必当屏斥,不然必为后患。(《元史卷二五·列传第九二》)

(三)“不然”的连词化过程完成

从以上例证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不然”连词用法的句法位置已显示出其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之后的明代时期,“不然”连词的两种用法都存在,并仍在大量使用,很少有“若不然”“如其不然”“不然者”等用法的存在。这种假设转折的意义也完全由“不然”一词来承担,只是存在单独成小句还是位于句首的区别。

在清代的文献中,“不然”作为连词位于句首几乎占据了这一时代“不然”的用法,连词的意义也表现得很明显。这样的用例随处可见。如:

(27)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红楼梦》第二回)

(28)这也是他们的孽障遭遇,亦非偶然。不然这冯渊如何偏只看准了这英莲?(《红楼梦》第四回)

(29)这里还不好,可往那里去呢?不然往我屋里去吧。(《红楼梦》第五回)

(30)这是那里话,读书是极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辈子,终久怎么样呢。(《红楼梦》第九回)

(31)他嚷头疼的了不得,所以打发他回店去,就顺便叫人送行李来的吗?不然这铺盖怎么会知道送来呢?(《老残游记》续第五回)

此类用例在清代的文献中大量存在,不胜枚举。特别是在清代的白话小说中,文本的口语化程度越来越高,这种用法越来越明显。所以,“不然”的连词用法就几乎和现代汉语中连词“不然”的用法相同,这也表明到这一阶段“不然”的用法臻于完善。

三、“不然”连词化的演变机制

词化的机制有很多,综合考虑,我们将连词“不然”演变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句法结构的复杂化

最初,“不然”用在单句中,表示否定的用法,正如在先秦时期的表现。然而,随着语义表达的复杂化,单句结构似乎不足以满足语义表达,开始出现复句结构,“不然”一词也不再是简单的单独成小句,而是有新的成分与其组合,并用于复句结构中,逐渐有了自己相对稳定的句法位置。“不然”开始演变为“若不然”“如其不然”“如若不然”“不然者”“不然则”等相关用法,此类用法也是对句子的层级结构有要求的,几乎都是用于复句并有相对稳定的位置。

(二)沾染、经济、省略原则

从“不然”在发展演变中出现的“若不然”“如其不然”“如若不然”“不然者”“不然则”这几种形式的用法可以看出,这些连词用法也都是极其常见的,在此类句式的影响下人们对“不然”的用法及意义会产生新的理解,这也就是所谓的“沾染”。倘若我们承认这种“沾染”的存在,“不然”当然就会发生变化,也可以单独显示出更加明显的连词意义,这是我们为了“经济”而采用省略的原则,同时也符合汉语作为韵律词的“标准音步”的观点,即双音步作为汉语最小的、最基本的“标准音步”。可见,将“不然”的连词用法仅仅用“不然”二字表示,这种表示也只是在句法位置上发生变化。

(三)语用意义的影响

“不然”连词化的演变至清代已几近完成,这一时期的“不然”用法和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几乎相同,承担连词功能的用法很明显。虽然也是“不然”二字,但人们可以根据“不然”的发展演变及其语境﹑语用的意义将暗含的意义理解出来,有很明显的假设转折意义。据此可以很容易理解现代汉语中的“不然”相当于“不然的话”的用法。从发展中的“不然者”用法到“不然的话”的用法应该不无关系,但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有力的例证。

四、结语

“不然”本是偏正结构,由副词“不”和指示代词“然”组成。基于此,“不然”可以单独成句,但是在很早的文献中就有“不然”作为连词的用法,这也是语法界的共识。本文通过考察和“不然”作为连词的用法及其变化形式,在对大量的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连词性质的演变程度,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并分析了不同时期的变化及用法。试图从句法结构、语义和语用方面分析产生此类情况的影响因素。“不然”连词化的整个演变过程,为现代汉语中人们如此青睐“不然”的“连词”用法找到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1]古代汉语教研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4]吕明臣.“不然”格式的语义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10,(10).

(邓慕沙 浙江温州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325035)

上一篇:内外因辩证关系与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建设 下一篇:对我国公共权力监督机制的效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