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造景要素浅析

时间:2022-07-08 07:04:57

古典园林造景要素浅析

避暑山庄荟萃了我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巧妙借用自然美以开拓环境美,给人以雄浑磅礴,自然天成,野趣横生的艺术感受。道家主张返璞归真,任其自然,其建筑无论在情趣上或构图上都表现出曲折多变与自由灵活。如苏州园林的雅致、婉约、内敛就深受道家美学思想影响。表现在造型上,园林建筑房顶多采用举折和房面起翘、出翘,如苏州拙政园的塔影楼造型如鸟翼舒展,飘逸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的曲线生动流丽。游廊特别是高低起伏的爬山廊、波形廊,蜿蜒无穷,如长虹卧堤景色宜人。

巧夺天工的置石叠山

中国古典园林是“山水园林”的典范,堆山叠石在我国的传统造园艺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山石赋予园林景观深层涵义。首先山石具有自然的品格,但凡名山胜景,莫不以山为灵,借石增趣。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千奇百怪,令人赞绝。石的自然属性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广泛运用,叠石为山,邻水置石,水石结合,自然之意顿生;其次山石具有文化品格,自古以来人们与山水泉石相依相伴,把对山水泉石美的欣赏与人们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借以开启心灵窗户,净化灵魂;再次,山石还富有哲学寓意,我国古典园林特别注重寓情于景、寓意于物。在“天人合一”的观念和“道法自然”的崇尚自然之美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模山范水是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最大艺术特色。对自然界中真山形态特征和规律进行把握,胸中存有从自然界真山之美中提炼而来的真意真趣,按照石材的纹理去堆叠出合乎真山结构与脉络的假山,将来自于不同自然山体的美集中表现出来,构造出“浑然天成”的假山艺术品,让人生出“一峰则太华千寻”的审美意境。

宛自天开的理水

水体景观被称为我国传统园林中的血液和灵魂,具有其它山石、建筑、花木等形象固定的景观所没有的特殊魅力。园林建造有水则全园生动,无水则难以成园。园林里的水体景观以其多姿形态、悦耳声音、斑斓色彩展现出大自然的崇高与优美,激起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吟诗作画。著名诗人杜甫写道“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近代著名学者陈从周也说“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古代园林,特别是大型皇家园林之水,多直接利用大自然的江河湖海或泉池,也有借用地下水形成的池沼水。园林理水秉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美学理论的园林景观艺术,不是对自然水体进行简单的浓缩,而是通过掌握自然水体的形态规律,顺合其本性去表现其意趣和精髓。自然界的各种水体景观在园林艺术中都有体现,池塘、湖泊、山溪涧谷、瀑布、渊潭、清泉等应有尽有。为了在园林环境中表现水的这一审美意象,园林中的水面总是被渲染得曲折无尽,让人有烟波浩淼之感。园林中的水体水面有聚有散,力求曲折自然,岸有山石树木掩映,迂回曲折之间影射清旷深远意境。人们观赏时有无尽的曲折幽深之感。

风姿绰约的花木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深受历代山水诗、山水画、哲学思想乃至生活习性的影响。在选择植物上十分注重“品格”,形式上注重色、香、韵,意境上注重深远、含蓄、内秀。如拙政园的枫杨、狮子林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竹因有“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的品格,被喻为有气节的君子,因此在私家园林中随处可见;许多文人和士大夫往往自比凌霜怒放的秋菊、生于幽谷的芝兰,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他们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寄托于自然环境中。植物是园林中具有生命力的要素,随着植物物候的变化其色彩与形态表现各异,从而引起园林风景的季节变化。古典园林中非常注重植物四季变化,如扬州个园利用不同季节的观赏植物,配以四季假山,构成具有季相变化的时序景观。春梅翠竹,配以笋石,寓意春景;夏种槐树、广玉兰,配以太湖石构成夏景;秋栽枫树,配以黄石构成秋景;冬植腊梅,南天竹配以雪石构成冬景。在咫尺庭院中创造了四季变化的景观序列,表达了“春山淡怡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静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诗情画意。花木衬托山水和建筑,使景观更加生动,层次更加丰富,轮廓更加鲜明。园林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等结合丰富了建筑色彩与艺术构图,协调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园林植物与水体结合丰富了水景,为水景增添了内容。杭州的“曲院风荷”,以荷花为主景体现“接天连日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突出了夏景;园林植物与山体结合,在保护山体的同时,给山体披上了充满生机的外衣;园林植物与园路结合构建了具有特色的园路景观,创造出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意境。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要素与理念,多层次体现出自然式山水式景观格局,这种带有诗情画意般厚重色彩的园林特色直接受到中国传统艺术和哲学等影响,也反映了当时的文人思想和价值取向,表达了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对自然、社会的认识。

作者:张芳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园林管理局

上一篇:探讨影视音乐的美学特点 下一篇:文学与美术之间的相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