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弹性研究分析

时间:2022-07-06 09:12:10

制度弹性研究分析

提要在制度经济学领域,关于制度弹性概念的阐述,不同学者研究角度不同,看法不一。笔者从另一个角度阐述“制度弹性”的概念。

关键词:制度弹性;选择空间: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制度经济学研究领域,关于制度弹性的探讨已有一些研究成果。纵观国内外文献,不同学者的研究视角、研究对象显著不同。从西方经济学来看,弹性理论是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弹性概念是经济学家阿尔弗莱德・马歇尔首先使用的,用因变量的变化率与自变量的变化率的比值来表示。而从制度弹性领域的研究文献来看,第一种研究情况是把制度理解为制度的灵活性,即制度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而随之灵活性调整的性质,研究的目的是防止制度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宋娟把因制度安排与实际社会群体需求的差距而引发的制度变迁空间定义为制度弹性的社会属性;第二种研究重心则不是从制度本身出发,而是偏重于研究人们在现有制度的遵守、执行及其操作层面产生行为偏离的现象。徐胜恩把制度弹性的实质理解为现代市场经济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从而导致显性规则失效,并且他认为这种制度弹性的形成原因要从传统的社会隐性规则中去寻找答案,今天中国社会的制度弹性很大,依然明显带有传统封建社会的隐性规则烙印,那么在进行市场经济改革深化的时期,这种制度上的弹性已经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形成起到了阻碍作用;第三种研究视角是把制度弹性理解为制度的活力,即制度促进创新的活力效应。这类文献主要研究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过程中,制度弹性对促进学习与认知、技术扩散和技术外溢的重要制度作用,进而推进潜在资源的最优利用和创新进步;第四种研究成果主要是从不同经济主体对制度的供给与需求会有不同的反应程度来界定制度弹性的。宋冬林和汤吉军以东北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说明东北的社会性沉淀成本是阻碍制度需求变迁的主要因素;第五种研究则是从制度组织的角度形成研究成果;第六种研究视角是把制度弹性理解为,由于考虑到制度执行时要遵从实际发展状况的允许存在制度的灵活性调整空间。这类研究更多的已经走出制度经济学以及经济学的理论范围,主要应用于财务审计制度、法律审判制度等实际操作领域。综上所述,关于制度弹性的众多研究成果尽管较为分化,但他们的基本研究意图主要是从发展的、变化的制度空间去寻找制度的动态调整与经济结构、社会转型、技术创新、人类发展等方面相互作用的内在激励和内在相容性。

而本文贴近于第一种研究情况,从另一个角度阐述“制度弹性”的概念。所谓制度弹性就是指在某一制度的前提下,人们进一步选择空间的大小。制度对应的主体是人,在制度框架的约束下,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受到约束,因此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制度的弹性,就有助于制度的延长和发展。而关于弹性制度和刚性制度,他们之间不是绝对对立关系,而是相对对立关系。当某一制度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可能变成相对的刚性。所以,制度的发展变革,其实就是一种“弹性”的体现。

二、从考试制度阐述观点

对于大学的考研一族来说,大四的期末考试完就紧接着研究生的入学考试。这时候往往有许多考研的学生办理缓考来全力以赴的考研。这考试制度中的“缓考”就是弹性。以下用笔者亲身经历为例进行阐述。考试前期,本人在一家公司实习,由于出差在外,考试有可能耽误。按照学校的规定,必须参加考试,才能获得学分,不能办理缓考。如果回去参加考试,我简单算了一笔费用:车费、误工费、饭费、礼物费等,还有耽误的时间。如果不回去参加考试,就一定不能拿到学分,也就不能论文开题,也就拖延毕业时间,这样费用更大。而如果学校可以办理缓考,哪怕是能增加一项“缓考费”,这样就减少了个人消费,同时也增加了个人收入。

由例子可知,考试制度面向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有了进一步选择的空间,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是缓考还是不缓考,那么这种制度弹性就为学生做了很好的贡献。

还有我国的高考制度,在现行教育体系中,高考制度不仅承担着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责任,而且起到了引导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推进的作用。1993年海南等省市高考试行了“3+2”750分制试题,开始了高考改革的新尝试;1999年全国各省开始了考试科目自主选择,全国高考使用一张试卷的格局被打破了;随后,高校自主命题和各省市自主命题的高考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我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高考的内容与形式已从“刚性”走向“弹性”。

三、从中国户籍制度阐述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户籍制度,是指与户口或户籍管理相关的一套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其中包括通过户籍来证明个人身份、执行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20世纪的上半叶,中国民众几乎一直是在战乱中生存和生活的。当新政权建立起来之后,饱经战乱之苦的广大民众最渴望的是安宁和秩序,这种社会心态与新政府的愿望显然是一致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时,他们必须承担起城市重建所面临的一切任务,建立公共秩序,恢复生产,抑制通货膨胀,控制失业现象。户籍制度的建立,对户口迁移控制过严,且全国按统一的指标计划来控制,势必影响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经济多元化,影响城市运行的效率。进城的人口,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他们对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会有巨大的作用;城市人口增长既可能增加就业压力,但在没有政策倾斜的情况下,也可能提高城市工人的风险意识,促进工作积极性和效率的提高。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试行的居民身份证制是户口管理制度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居民身份证的特点不仅体现在能证明公民身份,保障公民权益,方便群众,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突破个人身份依附于户或家庭世袭性的传统,使个人的独立人格和公民权利得以尊重。居民身份证所展示的是个人属于国家的公民,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因此,居民身份证制有利于公民文化和公民社会的建设,而户籍身份制则强化世袭差别和地缘社会。

随着一些城市放开对户口的限制,廉价劳动力的输入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农村人口可以选择进城务工,也可以选择继续搞农业生产。户籍制度的弹性处理,让人们多了进一步的选择空间,从而保证了制度的延续、发展。不过,户籍制度依旧是中国未来发展必须关注和要解决的问题。

四、从经济制度阐述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正在经历着制度调整。1978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体制,1979年以后开始了体制的转轨,从1979年到现在的30年内,中国经济之所以有巨大的变化和发展,首先归功于体制的改革,也就是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但是,计划经济是否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没有。计划经济体制有两个支柱:一个支柱是国有企业制度;另一个支柱是城乡二元体制。不把这两个支柱搞掉,计划经济就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1979年以后中国进行的体制转轨,就是使中国社会不断从刚性体制变为弹性体制的过程。邓小平的伟大功绩就是把中国从一个刚性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变成一个柔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社会主义依然是社会主义。不改体制,制度难以维持,改了体制,社会主义不仅会继续保存下来,而且会发展得更好,这就是30年中国改革史的最大启示。一个善于从别国的经验教训中学习的国家,才是有希望的国家。而一个死守僵化的意识形态、故步自封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面对本轮经济危机,西方国家在积极进行制度调整。在这次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的制度调整都将持续下去,会以比以前更快的速度进行,而且制度调整的刚性或不可逆性也会比以前表现得更加突出。在后危机时代,中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行百里者半九十”,改革还要继续进行,制度调整不能停止。目前,要抓紧进行城乡一体化改革、投资决策体制改革,行业垄断体制改革和资源定价体制改革,这些都是必须进行的制度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的体制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弹性体制。终止制度调整没有出路,停止改革没有出路。经济制度的主体是社会个体、组织,他们的活跃运行,需要有制度弹性的支持,让他们有更大的选择、发展空间,才能有效地加速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所谓制度弹性就是为制度的主体创造更大的选择空间,这也符合帕累托条件,即在刚性制度的基础上实现优于原来的制度。中国有句俗话:水至清则无鱼。严苛的制度并不一定是好的制度。这也应了那句话:苛政猛于虎。不妨让百姓先休养生息,细水长流。否则会适得其反,还会引起民怨。张五常说交易费用就是制度的费用。而在社会中制度的费用要看制度面对的主体所要承担的费用。张五常关于失业的理由里,就阐述了关于合约弹性的概念。件工合约相对于其他合约是有弹性的,工人不容易失业。同样还有现在的薪酬制度,底薪加提成,也是制度弹性,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怀,尹中升,高磊.产权制度变迁效率的弹性理论解析及其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10.

[2]徐圣恩.中国制度弹性的历史经济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2.

[3]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2002.3.

[4]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3.6.

上一篇:提高高校学生干部管理技能 下一篇:建立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