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理论及其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06 06:05:55

任务型教学理论及其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语言和教育研究者提出来的一种教学途径,本文结合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实际,介绍了任务型教学理论及其在课堂中的具体任务设计实例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理论 高职旅游英语教学 应用

一、引言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一直风靡于欧美教学界,我国从上世纪末也开始研究并应用。杜威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将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任务型教学理论与高职高专英语改革的方向不谋而合,对推进高职高专英语改革和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旅游业的前景广阔,然而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匮乏。要扭转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随着高职高专英语改革大潮,探寻出一种适合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我思索之际,任务型教学理论进入了我的视野,为开拓一种崭新的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切实可行的教学途径。

二、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依据有许多方面,最重要是语言习得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语言习得是指一个人语言学习和发展。该理论主张在介绍新语言点后,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活动,增加接触语言的机会。因此,任务型语言教学倡导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当学习者积极地参与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当学习者所进行的任务使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发挥至极点时,语言习得也扩展到最佳状态。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合作活动,知识是由自己构建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他们强调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知识的简单教授。因此,教师在组织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个体,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料,将学生校外的生活经历与校内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进行意义的建构。教师最重要的作用是激活学生的内在知识系统,并提供给学生一个进行探究的环境。

三、任务型教学理论在旅游英语课堂应用实例

我在高职旅游英语课堂尝试运用了任务型教学,总体上来说,相对于别的教学理论,学习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本文以Unit 3 “Historical & Cultural Relics Tour”历史人文游一课为例,来说明在高职旅游英语课堂中任务的设计及运用。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历史人文景点的特点和一些著名景点的介绍范例,尽管高职学生对各类景点的中文介绍说明都已轻车熟路,但要使用英语来介绍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如何通过设计任务,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转变学习观念和方式,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至关重要。

围绕课文,我设计了以下项task-oriented的活动:

Task 1:All of you have learned this topic in Chinese,do you still remember anything of it? Can you name any famous historical &cultural relics in your mind?

任务1分析:这是一个导入步骤,目的是想激发学生对该主题或任务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能够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任务情景氛围中。在这一阶段所设计的问题尽量贴近本课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尽量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强调导入与任务的相关性。

Task 2:Go through the text organization quickly,and find out those historical &cultural relics that you have mentioned just now,also try to list those new relics in the text.

任务2分析: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之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或任务。通过快速阅读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既能培养学生快速阅读专业文献资料的能力,又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和兴趣。

Task 3:Discuss in groups:Please talk about your personal travel experience,your feelings as a visitor,and the puzzles you have at that place and moment.After group discussion,each group tries to report their discussion result.

任务3分析:选择这样的任务作为接触课文前的热身练习,是因为它从学生自身的经验背景出发,将他们个人的亲身经历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可以提供给学生生活的环境与课堂学习是一体的感觉,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与课文内范例的比较,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对课文的一种深入挖掘。

Task 4:Try to pick out the special terms and proper names mentionedin the discussion of historical &cultural relics in the text.And then report to the whole class.

任务4分析:通过讨论比较,学生能扩大知识面,使教学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能够激活学生的内在知识系统,提供给他们一个可以进行探究的环境进行有意义的构建。同时通过对课文的精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分组竞赛的组织方式使课堂气氛热烈、活跃。

Task 5:Try to imitate the actual scene of guiding and carry out a role-play activity with one guide and several tourists.

任务5分析:教师要给学生提高创新和实践的机会,可以作为学生创新的内容。在这一阶段,学生将知识和语言交际技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转化成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是学语言的最终目的,也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主要宗旨。

四、结语

运用任务型教学应该注意任务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实际,设计学生可接受的任务,也要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设计真实的任务。在活动中,要求学生全员参与,互相配合,充分实践,展示个性。总之,“任务型语言教学”旨在把语言教学中的交际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真实生活,为学生组织并开展,使学生从中获得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给高职旅游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改变了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模式,同时也对教师的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任务设计很难把握,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得到控制,这都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和研究,从而使英语教学“活”起来。

参考文献:

[1]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Ellis,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上一篇:让数学与生活同行 下一篇:论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