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途径

时间:2022-07-05 07:04:33

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途径

[摘 要]以审美情趣为切入点,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从培养会听的耳朵、紧扣时代的节奏、放飞想象的翅膀三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初中;音乐教学;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I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46-0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到审美情趣。音乐教学总是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有着莫大的联系。音乐这门学科最早就被归类在美育中,无论是在古代的中国还是希腊,音乐的美育都受到先哲们的高度重视。但是审美从来不具备标准答案,审美情趣会受到时代、人群、年龄、阅历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出现不同的审美观念。音乐美是音乐所具有的品位,它产生于主客观的完美结合之中,是音乐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就农村初中音乐课堂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谈审美情趣的培养。

一、培养会听的耳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起跑线

初中音乐教学既然以歌唱为主,那音乐的审美就不能仅仅局限在欣赏曲目上,演唱歌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听力。最简单的例子是唱歌的音色,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能够有意识地发出适合演唱的声音,这就是一种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体现。学生刚升上初中时,一般演唱的方式还停留在小学,似乎越响亮的声音越能够体现出认真和投入,但这种意识和演唱方式往往会演变成最伤害学生嗓子的喊唱,学生在听方面关注的是音量的高低,这就不能称为音乐审美。所以我们一般会用一学期的时间来纠正学生的这种思维,让他们能够听出歌唱与喊唱的不同。在小学阶段,或许歌唱的美就是大声唱出旋律,但那是因为小学时期一般学生发出的是最清澈、纯粹、纯真的声音,是不需要过多修饰的。初中阶段,对于学生的歌唱,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一般在这三年中,大部分学生要经历变声期。这时候,耳朵的听力要能跟上这种变化,要能听得出,当对喉内肌肉进行不同控制后,发出的不同音色哪一种为美。课堂上,一般会让学生将自己的耳朵用手稍稍向前拨,使他们能够更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声音,又或者采取“小组唱互相点评”的形式,完成从他们听到点评到自省再到自唱的过程,最终达到对学生听觉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紧扣时代的节奏――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方向标

音乐课堂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之余,还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农村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和村里网络电视铺设等原因,更难接触到当代音乐,更多的还是要靠音乐课堂上的补充欣赏。但在一周只有一节音乐课,每单元都有两首演唱歌曲、两首欣赏曲目的情况下,很难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同时再扩充欣赏。音乐教材里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其实都有一定的年代感,几乎每一批学生都会说,“音乐书上的歌不好听”或者“书上怎么都是老歌呀”。确实,虽然教材已经很注意现代歌曲的录入,像小虎队的《蝴蝶飞呀》、台湾校园民谣《踏浪》、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但5年后在学生看来,连《听妈妈的话》都成了“老歌”了,小虎队的歌是他们父母听的,《弯弯的月亮》《故乡的云》那更是爷爷奶奶辈的流行歌曲了。音乐审美的更新换代是极其迅速的,音乐教材的更新换代却是极其缓慢的,学生认为这首歌老土,自然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虽然我们也可以从歌曲中寻找共性的审美,但这却不利于学习。音乐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音乐欣赏层面的视野。时代的大环境对于音乐课堂教学,尤其是审美情趣的培养,影响是巨大的。

三、放飞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持续点

音乐审美心理要素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其中,审美想象作为高级的音乐审美能力,是音乐审美心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最本质的特性就是创造性。初中生经过一定的知识积累以及身心的日渐成熟,思维更加丰富。音乐审美是一个感性思考为主的活动,如何将声音、旋律转化为情感体验,需要想象力。欣赏管弦乐《红旗颂》时,如何能让学生将一首乐曲与爱国、民族自豪感联系起来,需要发散学生思维。初听号角主题,学生一般就会感到似曾相识,与国歌相近的旋律、一样的节奏,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国歌,能够想到国歌,学生就已经对整个乐曲的基本音乐情绪有了把握。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未来能够更好发展所必备的要素,审美情趣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审美,最终要作用于学生的生活。除了音乐课,其实学生会在课外接触到更多的音乐。音乐学科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每周45分钟的一堂课,更多的应该是关注对学生生活上审美情趣的培养,毕竟,如前面所言,教材上的歌曲很难引起学生课后传唱的兴趣,我们应该更好地引领学生生活中对众多驳杂、高低不一的歌曲进行删选和欣赏。

总而言之,无论课改前后,音乐审美都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音乐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不断地在课堂上进行实践。

上一篇:以读者参与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思考 下一篇:浅谈课堂应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