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于大学教育的利与弊

时间:2022-07-05 03:58:43

网络对于大学教育的利与弊

【摘 要】作为一项新的媒介技术,网络对于大学教育有利也有弊。如何正确认识网络的利弊,进而取其利去其弊,是大学教育能否在信息社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关键词】网络 大学教育 利弊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13-03

【Abstract】As a new media, internet for university education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How to correctly recognize the pros and cons, then take its advantages and eliminate its disadvantages is a key for university education to obta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Key words】Internet University education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下面玩手机,没有人会没事看着自己的裤裆傻笑。”这是近来在讲台上流行的一句话,描绘了当今大学课堂普遍存在的一道“风景”。手机,是网络的重要终端,也是最普及的便携上网工具,如今已成为大学生的随身装备。在课堂上玩手机,用手机聊QQ、看新闻、打游戏、读小说,在大学教室里屡见不鲜。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网络时代的课堂常态,只不过,这种常态不能等闲视之,它折射了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教育的现状,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尖锐的诘难:网络来了,大学教育怎么办?答案很简单:取其利去其弊可也。但是,孰为利,孰为弊?在采取措施之前,有必要首先明确网络对于大学教育究竟有何利弊。以下笔者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与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此进行全面的、深入的探讨。

一、网络之利

网络对于教育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网络的即时性、互动性以及海量存储、媒介融合等显著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特征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几乎人类文明的所有领域都成了其用武之地,并且借助自身的传播优势,迅速地铺开全球信息化之路。网络的应用与普及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多方面的益处。

1.网络的共享与即时通讯功能极大地促进了各教育主体之间的分享与互动,调和了师生关系。

随着最初的BBS、E-mail的应用,到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再到如今博客、微博的兴起,网络创造了一种崭新的信息传播模式,这种模式为个体交往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体现在教育领域,则是师生交流渠道的拓宽及师生关系的变化。凭借对网络传播技术的掌握,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地选择对象信息、传播观点,也可以有选择地获取信息,评论他人的观点。当这些行为出于自觉的教育目的、具有明确的教育功能指向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将自动获得网络传播特有的属性,这一属性不因任何权威而改变,而是网络技术的内在规定,即平等。在同等的技术条件下,网络的开放性、丰富性和可选择性不会因人而异。换言之,在网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体现为资源共享的平等,还有信息交流的平等。在网络资源极大丰富的今天,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对学生而言,他们更趋于个体经验的分享者。许多教师都开设了自己的论坛或博客,学生可以匿名而来,留下“鲜花”或“砖头”;许多学生组建了自己的Q群,他们可以有选择地邀请教师加入自己的小圈子,也可以毫不客气地将不合群的ID请出群。网络赋予所有人更灵活的表达方式和更多的表达自由,传统的教条化的师道尊严受到冲击,而另一方面,平等的网络交流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分享与互动,一种更加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形成。

2.网络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

网络课程的开发、教学论坛的搭建、网上选课与考试系统等教育软件的应用,这些信息化建设不光是提高了传统教育的效率,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育的面貌。学生不一定要循规蹈矩地按照学校规定的教学计划学习,而是可以灵活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设计学习方案,有利于组织学习系统的形成;全国各地的学子不必受限于现实中的课堂,而是有机会在虚拟空间中感受不同学校的名师风采。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能从中获得更丰富的教学体验。

3.教学资源海量增长,并且日益多元化、精细化。

互联网的一大功能就是数据存储与信息检索,对于需要不断补充新知识、更新自身信息储备的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无疑是一大福音。在信息共享理念的鼓舞下,众多教育工作者对各类资源进行加工、上传、分享、再加工……随着这样不断递进的循环,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变得日益丰富与精细。

二、网络之弊

作为新媒体的代表,网络自其诞生不久即以显著的传播特性广受追捧,迅猛发展,成为“第四媒体”,并且大有赶超三大传统媒体之势。与网络自身的发展速度相比,人类对网络的驾驭能力似乎并没有“与时俱进”。在国内高校纷纷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与全球信息化接轨的同时,网络对教育的不利也逐一暴露,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权威的丧失

旧时“天地君亲师”的伦理规范已淡出历史,尊师重教的理念一直被提倡,但也在市场化的冲击下略显单薄。宏观地看,当代社会中教师的权威不是来自其政治经济社会地位,而是来自教育体制所赋予教师的在知识传承链条上的角色――知识占有者,或曰知识垄断者。然而,互联网以其海量的存储能力、强大的网络传播能力取消了教师的这一角色,知识不再为“知识分子”――教师堪称其中的主体组成部分――所独有,教师个人所占有的知识充其量只能算是知识总体的冰山一角――而任何人都可借助网络涉猎更多。当学生知道得比老师还多,当学生的知识更新得比老师还快,我们还如何期望学生能将老师的教导奉为圭臬呢?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的技术特性,新型师生关系正在形成,网络特有的“扁平化”、“去权威化”、“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也从网上被“下载”、“移植”到网下日常的师生交往中,对师生关系的变调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学生的网络依赖症

网络依赖症,俗称“网瘾”,在上网的人群中成为一种流行的心理障碍,其症状主要体现为长时间沉迷于网络,过度依赖网络,不能适应没有网络的日子,以致于对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干扰。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网瘾”症状的学生为数不少,他们大部分长时间挂在网上、依赖网络完成作业、在网上发泄情绪和寻求归属感,一旦学校断电断网则怨声载道。部分学生被网络同化或异化,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聊天通讯以及其它一些虚拟空间的各种活动,甚至被一些色情或反动网站所吸引,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方向,陷入歧途。除此之外,网络依赖症还会将人培养成“思想懒汉”。如同“电视人”的诞生,网络也会造就新一代的“电脑人”:他们用“百度”和“谷歌”查找信息、寻求问题的解答,用“复制-粘贴”进行写作和整理文档,用“自动翻译”阅读或写作英文,用表情图标表达心情……一切都是现成的,一切都唾手可得。网络的便利让学业变得更加轻松,然而正是这种轻松养成了思维惰性,让独立思考变得艰难。当眼球被电脑屏幕上完美的答案、夸张的标题和华丽的图片牢牢吸引住时,具有真正思维能力的头脑将被闲置。

3.知识的碎片化

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例如,信息垃圾带来的有害冲击,信息爆炸对人类认知能力的挑战等。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知识的碎片化。知识的碎片化可谓网络的伴生物,在互联网普及之前,这个问题几乎不存在。在网络传播时代之前,人们在成年以前,所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或是其他类似家族、邻里、社区的首属群体教育。这类教育往往能为个体的社会化提供全面的、整体的指导,能满足个体对其所在社会获得深度认知、正确认知的所有信息需求,其信息供求处于平衡或接衡的状态。网络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网络上汹涌的信息浪潮不受任何人的控制,其中大多数信息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毫无意义,人们必须通过精确的定位或层层检索、筛选才可能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目标的定位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搜索引擎来解决,而海量信息对知识的“粉碎”却无法用简单地技术来“复原”。一方面,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信息库,其中存在的大量有害信息、冗余信息、不相关信息会通过主动的或非主动的访问呈现出来,挤占了人们的信息空间,充斥在学习和记忆的通道上,对原有的知识体系形成冲击,造成信息过载、信息湮没、信息疲劳等效应,损害了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明晰度。另一方面,网络上也蕴含了大量的有价值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来自不同的知识体系,经过不同传播者的加工,以一种片段的、分散的、凌乱的面貌呈现出来,本身成为一种不完整的、碎片化的知识,难以进入有序的学习系统并形成整体性的知识构架。

4.网络接触机会的不平等带来的教育机会不平等

早在1970年,卡茨曼、蒂奇纳等学者就提出了著名的知识沟假说:“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①其他研究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传播效果沟的概念,认为“信息不仅导致知识沟的扩大,而且还导致在行为和态度上产生沟壑”。②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这样的案例:在大学的同一班里,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即能熟练地操作电脑并利用电脑获取各类资讯、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而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电脑,进入大学之后连基本的文字输入和电子邮件收发都成问题。由于媒介接触机会的不平等,这两类学生拥有不一样的“信息场”,前者有条件在网上自由冲浪,鼠标轻点即能坐拥世界范围内最新最全面的信息资源,也能通过多元化的网络通讯方式与教师沟通,而后者只能更多地依赖课堂、书本上提供的有限的信息来构建自己的信息环境。诚然,大学的计算机课、机房及校园周边的网吧在客观上能为所有大学生提供相关培训和上网机会,但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和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层次不一,来自不同家庭和不同学校的大学生所接触的信息资源有差距,学生的媒介观念、媒介接触行为都会存在一定差异,进一步影响学生对课堂、教师、教育的态度和行为,最终导致不同学生类群之间信息沟、知识沟、传播效果沟的存在与扩大,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教学体制、学校条件、网络环境等主客观因素,教师之间也存在网络接触机会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将通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因素体现出来,从而间接导致不同教师所带学生的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例如,有充足上网时间的教师比疲于上课、鲜少上网的教师更可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更可能引导学生关注学术前沿动态。

三、取其利去其弊

每一项媒介技术的发明和应用都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刷新人类传播史、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潜在的危险。美国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在谈论电视媒介时曾说:“人类是否能享受到它的好处,主要取决于我们运用它的智慧是否能与发明它的智慧并驾齐驱。”电视如此,网络更是如此。与电视相比,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何化解网络的弊端、发挥网络的优势,使其服务于教育的原旨,确实是一项披沙拣金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切实采取必要的措施。

1.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在每个人都成为媒介公民的“第二媒介时代”,媒介素养不仅是正确选择、评价和利用媒介信息的需要,也是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必备素质。在大学教育里增加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指导师生如何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帮助他们从浩瀚无边的信息海洋里获取有价值的资料,采用内容管理、信息聚合等手段对网络上的碎片式信息加以整合,并用来解决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也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克服网络依赖症,摆正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位置。

2.转变教师角色,重建课堂意义。

在新媒体语境下,教师的身份已经“去中心化”、“去权威化”,教师的角色也从知识的垄断者、灌输者、传输者转变为学生创建组织学习系统的辅导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此时需要教师及时主动地转变角色观念,必要时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与分享。相应地,大学课堂也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与其“一对多”传递知识的传统教学功能相比,将不同个体汇聚在一起并进行意见交换、观点辩论、合作探讨的活动更有意义。

3.协同教学,注重知识的整体性与融贯性。

协同教学是实现教育资源最优配置的必经之路,国外和台湾的课程统整可谓协同教学的部分尝试。尽管协同教学的完整实施需要庞大周密的部署,但是仍然可以通过强调课程本身的纵向连贯性和不同课程的横向关联性来勾勒知识系统的内在逻辑和整体面貌,以此来对抗互联网上海量信息碎片对教育过程中尚未成形的知识体系的冲击。

4.组建学习团体,增进人际交往。

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或课程需要,在学生中成立学习小组或课题组,能够有效地激发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并在这些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此类在学习团体中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富有现实感的生动的信息传播,一方面可以部分地替代网络的功能,减少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避免沦为“思想懒汉”;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促进不同个体之间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在团体范围内缩小知识沟。

5.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填补信息沟。

对于不同的主体,这项措施有不同的涵义。政府在制订教育方针、政策时,应当考虑到媒介与信息资源均衡分布的重大意义,作为学校也应当积极推进本校信息资源的建设,努力创建优越的信息条件和良好的网络环境,力争缩小与国内外先进大学的信息差距。诚然,信息沟与知识沟的填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是,为了教育公平,为了建设和谐的信息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大学,这项工作必须提上重要议程。

参考文献

1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61

2 [英]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等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96

上一篇:《化工单元操作》课程项目化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