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

时间:2022-07-05 09:04:31

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个案分析,探讨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处理方式。方法: 观察访谈、功能分析、行为矫正。结果: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或减轻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结论: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有其特殊性,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问题向导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行为。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 问题行为

1.引言

自闭症(autism ),亦称为孤独症,是一种发病于婴幼儿时期的特殊类型的广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 PDD) [1], 一般认为,自闭症儿童在3岁前即会表现出其定义性特征:社会交往障碍,语言沟通能力缺陷,以及行为异常[2]。

2.问题行为

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估计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了。每个自闭症儿童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异常的行为,这些行为或大或小。Janney和Snell(2000)把问题行为按优先处理的顺序分成三个等级,分别是破坏的行为、干扰的行为、分心的行为。破坏的行为是指对个体或他人造成健康或生命威胁的行为。破坏的行为包含咬、踢、抓、割、戳眼、撞头等行为;干扰的行为是指会妨碍教学和学习,或使个体无法正常参与学校、家庭或社区中的日常活动,若忽略则可能会成为破坏的行为。干扰的行为不仅包含外显行为,如哭闹、逃离,也包含内隐行为,如借着不说话来逃避社会性接触。分心的行为是指可能会妨碍社会接受的行为,如:鹦鹉式语言、摇晃身体等可能会让人不悦但不会造成实质伤害的行为。Tonathan(2003)指出,在自闭症中,自我伤害、敌意、刻板行为、破坏行为是最常见的。

3.个案分析

我曾今在黄山做过几个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教育,在对他门这两年的教育中,发现他们的问题行为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几乎各有特点。以下是两个自闭症儿童的案例:

A同学长得很瘦,入学后住在学校,他从不吃肉,基本上就吃些米饭。他家人希望老师能帮助改正这一坏毛病,让他的身体壮实一点。

经过与他父母的沟通,了解到A同学小时候就不喜欢吃肉,家里人刚开始也没在意,后来发展到什么肉都不吃,其它蔬菜也很少吃,只是吃饭,导致他的身体一直很瘦弱。我在学校食堂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的确如此,每次他都是只吃饭不吃菜。这样我开始实施计划。刚开始,我准备了一些他喜欢吃的小零食,站在他的身边,做得好就有奖励。我先把汤汁浇在他的饭里,让他适应味道。一段时间后,把肉弄碎一点,拌在饭里。后面慢慢的要求吃一块肉类食物,后来逐渐增加,两块、三块、四块、五块。最后要求他把肉吃完。这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刚开始要全程监督,甚至要一些强制手段,慢慢的减少监督,同时更多地采用言语性奖励,食物奖励逐渐减少直至最后取消。现在,A同学在学校食堂已经能够比较自然的吃肉吃菜,有时不想吃,提醒一下,也可以吃完。前段时间,他家长很高兴的对我说,A同学在家里也开始吃肉了。

B同学刚来我们班时他的行为显得比较刻板,要是上课时做一活动突然临时改变做另一个活动,他就会大哭大闹。他对回家的时间特别敏感,下午第二节课后,他就会拉着阿姨要回家了。要是学校有活动,或者家里人来接他晚了,不能立刻回家,那他肯定会里唆说个不停,甚至大哭大闹。

我开始有意识的改变他的习惯。在上课时,有时会故意的突然改变活动内容,同时跟他家长商量,让他们不要老是那么准时到学校,有时故意晚一点来。刚开始,我会提早跟B同学说明情况,比如要改变活动啦;爸爸堵车迟到了,要晚一些回家等。等他适应以后,我就会减少提醒的次数,到后面,就干脆不提醒,只是到改变的时候才跟他说。这同样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哪怕提早跟他说,B同学都会大哭大闹,但我们坚持住,不理他。慢慢的,他适应了改变,哭闹的次数越来越少。到现在,他基本上很少会因为临时的改变而哭闹了。

4.结论

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有其特殊性,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问题向导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4.1 收集资料

在处理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之前,要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多种途径广泛的收集资料,了解其问题行为的发生历史、规律、相关人员,必要时可以通过功能分析进一步了解情况。同时,可以参考类似行为的案例,但是必须注意,自闭症儿童相同行为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同的动机,需要加以分辨。

4.2 以问题为中心,考虑处理方式

在处理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时,要有打破常规的思维。因为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性,他们的思维大异于常人,很多问题行为的背后动机往往让人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尽量围绕问题行为而展开行动,以实用性为原则,综合应用多种训练手段,促进其问题行为向好的方向转变。

4.3 关注周围人的影响

在教学训练中经常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很多问题行为,大多是长期以来与人互动而养成的习惯,而由于自闭症儿童大多比较固执,不喜欢变化,这些习惯往往会延续很久。对于他们来说,这些行为只是习惯而已,并没有什么好坏善恶之分。而对于我们教育者和家长来说,一个观念的转变,可以让我们心里放下一个包裹,不要带着太多的感彩去面对孩子的行为,这只是他们养成的一些习惯而已,而且,这些习惯的养成,很可能受到了我们的影响。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他们的习惯改变一下,重新养成一种可以让人接受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d and relatedhealth problems, ICD-10),

[2]《精神异常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TR, APA, 2000)

[3]李齐成.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辅导――功能评估的应用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2005,8:44-47

上一篇:浅谈中职英语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下一篇:小议美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