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在集体课中故意尖叫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时间:2022-10-06 07:34:51

自闭症儿童在集体课中故意尖叫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摘 要 本文作者主要从个案的基本情况、该行为出现的情境、解决策略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分析了如何去帮助儿童克服不良行为。

关键词 自闭症 集体课 故意尖叫 个案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Case Studies of Autistic Children in Group Lessons Deliberately Screaming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inly from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case, the behavior of the situation, solve the strategy an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analyzed how to help children overcome bad behavior.

Key words autism; collective lesson; intentionally scream; case

1 个案基本情况

聪聪,男,2007年6月出生,父亲经商,母亲为普通家庭妇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2010年被某市医院诊断为自闭症。2011年6月,聪聪在北京某自闭症康复中心就读,这是聪聪第一次接受学校教育。为期一年的教育,让聪聪在上课常规方面做得很好,认知也渐渐打开。

2012年6月,聪聪在哈尔滨某自闭症康复中心就读,有了一年的受教育经历,聪聪的认知、精细、感统、生活自理方面都有基础,使聪聪在这几方面都取得了飞跃的进步,但是聪聪的故意行为还是存在很多,其中故意尖叫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

聪聪在尖叫行为上与其他的情绪行为障碍的孩子不同,在对聪聪进行评估的时候发现,他尖叫是故意发出的,因为自闭症儿童聪聪主动性语言表达没有或几乎没有,他尖叫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而不是因为生理上的问题。所以我们排除聪聪的生理方面对此的影响,对聪聪集体课故意尖叫行为采用行为矫正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干预。

2 问题出现的情境及原因分析

文章中个案的“故意尖叫”中的“故意”是指非生理方面的因素而发的尖叫,而是通过故意这样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某种心理上的需求。“尖叫”是在声音的响度上做陈述,无贬义。

认知课中,因为聪聪是属于认知打开的孩子,还处于中段,所以上课基本上是认识卡片,找一样的,教师叫大家都轮流去教师前面的桌子上听指令拿卡片,当别的同学去前面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久久没有注意到他,他就会开始喊叫。分析:聪聪是在用故意尖叫的行为来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然后在老师和家长的关注下取得内心的成就感和喜悦。当他的这种行为被家长和老师逐渐无意识的强化之后,聪聪就逐渐用故意尖叫获得老师和家长的关注了。

游戏课上,大家都跟着音乐一起做游戏,小朋友们跟着一起做,做完聪聪会兴奋地蹦起来(不单单是这一个游戏),手脚抖动的频率增加,然后看着一起上课的家长故意尖叫。分析:聪聪是在游戏音乐中激发了生理上的兴奋,聪聪对声音很敏感,很大的声音、节奏韵律强的声音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情绪的刺激。

精细集体课上,聪聪只会剪纸、串珠、涂色,不会玩拼版类的游戏,课堂上老师先会给同学安排串珠、插雪花片、剪纸等的任务,然后作为奖励给孩子们玩拼版类的游戏,每当聪聪玩拼版类的游戏的时候,都会在板凳上坐立不安,动个不停,大声尖叫。分析:聪聪是在玩拼版游戏的过程中由于不会玩而产生的失败和厌烦感,屡次失败厌烦感越积越多,家长和老师还一直要求他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导致了孩子的故意大声尖叫作为抗议。

生活自理集体课上,是不同段的学生安排在一起,有的同学练习用筷子夹泡沫、有的同学练习穿鞋带、有的同学练习系扣子,聪聪性子急,每次夹泡沫的时候都拒绝辅助,当他累了或者不愿意夹的时候就会扔下筷子,大声尖叫。分析:聪聪这样做是为了逃避学习任务,当他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不会出现这种故意尖叫的行为,都是在可进行到一半或者末尾的时候,聪聪的这种行为就开始了,而且孩子性子特别急躁,好动不会调节自己体力的支配,因此容易累,就造成了这种行为。

3 干预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3.1 制定干预方案

(1)目标。短期目标:在集体课上不尖叫,认真学习。长期目标:帮助聪聪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增加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其成为健康的孩子。(2)矫正方法:使用消退法、正强化法。(3)强化物的选择:聪聪平时喜欢吃海苔,特别喜欢,所以选择“海苔”作为初级强化物。聪聪还喜欢周末的时候让妈妈带着去淘气宝玩,所以“去淘气宝玩”选为次级强化物。聪聪特别依赖妈妈,喜欢妈妈的拥抱和亲吻,所以把“妈妈的拥抱亲吻”作为社会性强化物。实行过程中逐渐由原级强化物逐渐过渡到次级强化物,逐渐演变到社会性强化。(4)实施人员与地点:聪聪的课堂老师、聪聪妈妈在集体课上和课下。

3.2 实施

3.2.1 实行消退法

只要行为得到强化,至少是间歇的强化,它就会继续发生。但是如果行为不在造成具有强化作用的结果,行为人就会停止这个行为,当行为因为不再得到强化而停止发生时,我们就说这个行为正在经历消失的过程或者已经消失了。①聪聪的家长和老师在集体课上课下,面对孩子为了寻求关注而故意尖叫的行为,运用消退法,对孩子不予理睬,不予关注,包括眼神都不要跟孩子有交流,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实行过程中家里和学校一起实行,相互配合,为期两个月的运用小退法进行矫正。

3.2.2 集体课中合理安排个别孩子的个别教育需求

聪聪不会玩拼版而老师却将拼版作为奖励给聪聪,他才会出现尖叫这样的行为,所以才从教学合理安排入手,每次精细课奖励聪聪的时候就用聪聪喜欢的串珠子,让聪聪在获得奖励的同时也找到了成就感。而且与此同时家长也着手培养孩子在精细课中拼拼版这种空间逻辑思维能力,让聪聪逐渐会玩拼版,不再对拼版不感兴趣,不理不睬。

3.2.3实行正强化法

正强化是指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增加或者刺激强度的增加,导致了行为的增强。②孩子是逃避学习任务而故意尖叫,所以家长和老师用正强化法,这里的正强化指的是强化他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强化他尖叫,老师和家长和聪聪约定好了,在集体课上和课下当他完成一个任务就可以得到他喜欢吃的小食品,聪聪是喜欢吃海苔,喜欢妈妈的亲吻和拥抱,这样当聪聪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的时候,妈妈就给予海苔奖励。逐渐强化物从原级强化物过渡到次级强化物逐渐演变到社会性强化。③

4 干预效果

通过为期二个月集体课上课下对聪聪行为问题的矫正,使家长和老师对聪聪的行为很满意,其别是通过运用消退法效果最明显。最开始的一周,效果不是十分明显,聪聪依然在集体课上故意尖叫,起初因为家长和老师的不理睬让他反而会更发脾气,慢慢地通过老师和家长的逐渐干预,次数有所减少。两周后明显能看出了故意尖叫的次数逐渐在减少,聪聪每一次进步,老师和家长都及时给予表扬,并以他为榜样,来约束他的不良行为,树立他的自信心,让聪聪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更加有动力了。在家长和老师的协助下,不良行为逐渐得到矫正。四周后故意尖叫行为出现的次数为2~3次,课堂的行为表现也逐渐变好,老师和家长都反映聪聪比以前爱学习、愿意学习了,而且进步得越来越快了。一个半月后,故意尖叫行为基本不再发生。而且上课的行为表现也好了,学习更有热情了。

注释

① 昝飞.行为矫正技术(第二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250-264.

② 米尔腾伯格尔.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第三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96-98.

③ 伍新春,户佩诚.行为矫正[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3-107.

上一篇:27次整容!女大学生与煤老板的“变脸游戏” 下一篇: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系庆大会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