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双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时间:2022-07-05 08:50:32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双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基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的需求,研究设计了实现创业激励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交叉课程培育、商业运营训练、创业项目管理和“教学工厂”实训等六大学校教育平台的功能模块;探索创建了提供创业大赛实践、创业市场调研、创业基地实习、科技孵化器、风险投资基金和可行性分析等六大社会实践平台功能模块。所有功能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托、互动合作,构建了促进创业教育良性发展的双平台。

关键词:创业教育;双平台;交叉课程培育;教学工厂;科技孵化器

作者简介:周泳全(1963-),男,湖南长沙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创业教育与实践;苗苗(1981-),女,辽宁沈阳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务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交叉课程培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研究项目“市场导向的创业教育双平台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2010tjk410),课题主持人:周泳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课题“校企双平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XCG201011),课题主持人:周泳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2-0070-03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加强创业培训,注重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高职院校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近几年都纷纷加大了开展创业教育的广度和力度,鼓励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创业。但符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机制和模式亟需探讨和实践,尤其是如何构建、利用、丰富和巩固现有学校教育平台和社会实践平台,创建和完善创业教育的机制和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一、创业教育双平台的构建

创业教育在北美洲和欧洲受到高度重视,目前已经形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并进行系统和制度化的规范教学。我国的创业教育开展较晚,发展速度也较慢。据统计,2009年全国教学成果一、二等奖获奖近580项,其中与创业教育有关的仅有12项,占2.0%。此类获奖课题如此之少,反应了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即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研究深度和实践力度远远不够,创业教育还没有纳入常规的教学体系,也没有形成涉及到交叉课程培育、师资建设、市场调研、市场导向的创业教育机制,更没有像欧美国家那样有社会非盈利机构的参与,导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

创业教育必须在常规系统的教学平台上运行。构建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资源,因此创业教育教学平台的构建实际上是学校教学平台的建设和社会实践平台的建设。学校教育平台首先应具备创业激励教育的功能,持续系统地鼓励学生利用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优势和免税优势自主创业,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创业激励教育,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个性规划指导等教育。其次,学校教育平台应具备交叉课程培育的功能,将创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纳入常规教学体系实施,使创业教育从新生开始就体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雏形。分专业设计创业教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制定交叉学科课程培育方案。其中专业课程教育将进行适当的改革,在其覆盖的领域讲授相关创业机会和行业切入点,讲授该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讲授创业成功的典型故事等内容。邀请创业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指导他们参加国家和省级的各项大学生科技技能大赛,在大赛中锻炼创业的工程技术素质和寻找创业机会。最后针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创业教育,对具有创业潜质和愿望的学生群体,开设创业实验班,进行创业项目管理的全方位教育,如行业切入点的分析和论证、财务盈亏平衡分析、项目风险评估与应对等,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实践。通过建立指导教师制度,充分利用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工厂”实训的有利条件,将专业课程设计、生产性实训和毕业设计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在合作企业的配合下,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业指导, 如设计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指导,生产经营、市场销售和财务管理的指导与实践,达到商业运营训练的目的,并利用参加各项创业大赛的机会,让学生的创业计划接受学校和社会专业人士的检验,完善创业项目计划,如项目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融资渠道的分析与调查等,从而达到完善创业计划的目的。理工科类创业学生,需要加强在创业项目管理、财经管理、市场营销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

建立和巩固创业教育的社会实践平台,是持续实施创业教育的关键。创业教育的社会实践平台的永恒基础,是实现校企互动、校企双赢。创业学生在合作企业的指导下分别进行创业基地实习和创业市场调查,合作企业将收益于学生未来创业企业的服务或产品,因此也是创业项目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服务型创业还是制造型创业,客户永远是创业企业的上帝,及时和充分的项目市场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充分体现市场调查的代表性,要深入社会不同类型用户进行产品(服务)市场调研,还要了解相关的同类竞争对手的生存之道,做到知彼知己,为创业企业在市场中正确定位。在创业准备的尾声,学校教育平台和社会实践平台进行互动, 要对创业项目进行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分析,对创业的产品(服务)市场、技术路线和优势、生产流程和设备、品质保障、利润率和现金流、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理念等进行全方位的可行性分析。学校在挑选优秀创业项目的基础上,可以邀请科技孵化器和风险投资基金等社会机构参与最终的可行性分析。最后,在对科技孵化器和风险投资基的金融资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展创业项目落地实践,让在校学生到工商税务部门办理创业公司的注册,为公司的商业运作和赚取第一桶金做好准备。

寻找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切入点,增强市场竞争力,是创业的基石,其活动完全是以满足社会需求市场为导向的创新过程,所以高校的创业教育,都在有形或无形中利用了学校和社会的资源平台。因为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理论和实践上以及软硬件资源方面,还不具备全面系统地开展创业教育的条件,过分强调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势必对现行的教育体系构成很大的冲击,所以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基本思路应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当前的教育体系,尤其依托高职院校形形的“教学工厂”这个有效的基石,首先打造高职院校工科类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创业教育双平台,循序渐进地开展系统规范的创业教育,使之对当前的教育体系造成的冲击减少到最低程度。图1揭示了创业教育双平台构建的实质内容和创业过程,规范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创业教育双平台下的创业过程,构建的学校教育平台,主要提供创业激励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交叉课程培育、商业运营训练、创业项目管理和“教学工厂”实训等六大模块功能;构建的社会实践平台,提供创业大赛实践、创业市场调研、创业基地实习、科技孵化器、风险投资基金和可行性分析等六大模块功能。所有功能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托、互动合作,形成整体的创业教育平台。

创业教育双平台是政教产研“多主体”专业建设的真正融合。首先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充分的创业切入点调研,然后开展校企互动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开展高职院校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实践,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平台与社会实践平台的配合与互动,使学生能够在大学第一、二年需接受创业的常识教育,第三年就可以开始创业实践,为毕业后顺利实现创业并为社会及同学创造就业机会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 企业和社会向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 利用学生实践, 弥补企业在某些物资资源或人力资源上的不足, 改善内部或外部的供应链结;科技孵化器和风险投资基金等社会机构也能通过服务和资助优秀的学生创业项目从中获利。

二、创业教育双平台的成果巩固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创业项目刚刚落地后,并不意味着学生已脱离了创业教育双平台的教育。“创业难,守业更难”,创业教育不仅要引导在校学生成功创业,或毕业时成功创业,更要为学生毕业后成功守业,并奠定持续发展的基础,否则刚创业的企业在毕业后不久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就面临倒闭的危险,对学校后续的创业教育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创业教育将寸步难行,为此,实施创业教育的后续辅导十分重要,即对毕业后学生创建的创业公司继续进行一年左右的辅导,使之能“守住产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还是婴儿,毕业后经营自己的创业公司,就更容易跌倒和摔跤,学校指导教师还要继续扶持他们一段时间,使他们在创业教育双平台下的创业启蒙期,进行创业实践,再成功过渡到创业初始期,最后完全落地生根,进入创业成熟期(如图2所示)。创业教育不仅要激励学生的创业激情,更要激励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在目前国家对创业教育不可能立即大手笔投入的前提下,可以构建有效的针对指导教师的创业教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创业公司可向主要指导教师赠送一定比例红股,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解决创业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用股份制的机制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这是解决“创业难,守业更难”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这种激励措施下,学生和指导教师必然全心投入创业公司的创建和运作,不仅为社会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也为学校争得荣誉,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价值。毕业学生创业后续辅导主要集中在企业管理的持续改善,包括组织机构的合理性、市场销售4Ps、产品技术先进性、质量管理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设备管理等六个方面的评估和促进,由此巩固创业教育双平台取得的初级成果和最终成果。

三、创业教育双平台的创业实践

深圳是创业家的乐园,有强烈创业意识的学生较多,这使我们无须花费较大精力用于创业激励教育,所构建的创业教育双平台可以集中精力在其他方面,如交叉课程培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创业大赛实践等方面。我们很多的基础和专业课程,都增添了相应的创业教育内容,并邀请市劳动局创业专家进行交叉课程的讲授;注重引进在国营及大型外资企业工作多年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充当创业教育的主力军,他们均具备技术开发、生产质量控制、市场营销等企业管理工作经验,在企业工作期间曾负责了新产品研制、技术开发、生产工艺及质量管理和市场开拓等工作。长期的企业工作经验使他们具备敏捷的创业嗅觉和洞察瞬时万变的市场商机的能力,为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我们指导学生参加了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终身决赛,获得了一等奖;2010年指导学生分别参加了第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首届广东省大学生“第一桶金”创业大赛,获得了金奖和银奖,这是高职院校获得的唯一金奖。

通过创业教育双平台的初步探讨和实践,我们于2009-2011年指导了部分学生的自主创业活动,正式注册了三家实体创业公司,分别从事文化咨询策划、塑料纳米改性、模具激光蚀纹等门槛较高的行业。先前注册的两家创业公司已经成功进入了成熟期,公司已规范运作,其中一家的年销售额已超过了2000万元。最后一家注册的从事模具激光蚀纹行业的创业公司,创业者是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一等奖获得者,目前在接受指导教师的辅导和科技孵化器的服务,其客户群体越来越大,不久将结束创业初始期,进入成熟期。我们强调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指导教师来自专业教研室,使创业项目在常规创业教育的基础上,在创业初期更容易选题、专业课程教育改革更有成效、创业实践更加轻车熟路,结束了仅在学校内部开设创业课程和创业理念的灌输的单一做法,探索了企业和社会因素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更注重从学校平台和社会(企业)平台互动合作双赢来进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梅纪萍.职院校创业文化的特质与塑造路径探析[J].2011(24):37.

[2]薛玲珑,吉鸿.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体系及其发展性[J].评价研究, 2011(17):30.

[3]Mars, M. M., Slaughter, S., & Rhoades, G. The state-sponsored student entrepreneur[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10(79): 638.

上一篇:动力机制:高职园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运行的“发... 下一篇:动态轮岗在土建类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体系中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