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2-07-05 04:41:59

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 要: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比较北京市各类高校的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从课程设置情况、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和形式及校外实践三方面归纳出各院校的异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本次调研旨在发现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为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英语专业 实践教学 主干课程 第二课堂 校外实践

近年来,我国英语专业教学不断改革,各大高校致力于推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优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以便培养出与时代需求相吻合的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然而仅靠理论教学无法满足新型人才培养的高要求,辅以实践教学方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本次调研,我们以寻求、借鉴、推广优秀实践教学体系为目的,走访了北京各大高校,广泛了解了北京市各大高校的实践教学现状,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中尚存的不足。

一、北京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为了得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结果,此次调研我们将北京市的高校分为五大类:综合类、专科类、理工科类、财经政法类和语言传媒外交类。并依据高校分类,分别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十所高校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主要针对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课程实践、校内英语第二课堂实践、校外专业实习实践。我们对高校英语系大三大四学生进行了多次面对面的采访、电话采访,并以问卷等形式通过网络交流工具收集资料,与此同时,我们也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进行了面对面采访和电话采访;通过深层次的交流与探讨,我们就北京市各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作出了以下三方面的分析。

1.课内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的语言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需求。

综合类①高校一直将实践教学视为英语专业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调研(采访)涉及的十所高校均搭建了实践教学平台,开设了相关的必修与选修实践课程。例如:北京大学英语课程分为两大模块。第一模块为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第二模块为选修课,通过多样的通选和专选课程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英语专业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列出必读书目,并与一定的学分挂钩,让学生广读书籍。

专科类②高校(如: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和财经类高校(如: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英语专业的教学内容多根据该校主要研究方向而进行设定。例如:中国政法大学充分利用本校法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对英语专业设置了英语―法学双专业实践教学。学生在学习综合英语、学术英语之外,还同时学习法律专业英语、英美法律制度、法律翻译案例研习等法律专业课程。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拓展了英语专业学生的视野和知识,同时,迎合了中国社会外向型发展的需要,培养出一批对社会发展有直接促进性作用的人才。

语言传媒外交类③高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外交学院等)是与语言应用最直接挂钩的一类高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高校在本科教育层次就已经精确划分为多个学习方向,并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向开设了专门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其本科教育层次就分有英语语言与文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翻译、文化研究、国际政治经济五大方向,学生在必修课的学习上就有所不同,选修课程更是丰富多样且针对性极强。

2.校内课外实践教学(第二课堂)

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有机整体。第二课堂实践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除了可增强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之外,还可检验教学成果。调研中我们发现,五大类高校开办的校内课外实践活动大同小异。

首先,采访涉及的50所高校均以学生社团或英语院系为载体,通过英语戏剧、英语诗歌创作、语言文化沙龙、英文国际辩论赛、国际英文口语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辨、组织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同时,为丰富学生的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巧,各大高校都积极举办各类专业性讲座,如:百老汇戏剧主题讲座、同声传译讲座等。不仅如此,70的高校都有设校内英语专刊或网络资源库。以北京大学为例,该校创办了《国外文学》(外国语学院季刊)和《北京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专刊)两大刊物,让英语系学生有机会参与刊物的出版过程,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另外,暑假期间部分高校以不同形式开设小学期或英语夏令营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第二课堂实践。很多学校还为学生提供暑期国内、国际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学习交流体验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氛围。

3.校外实践教学(专业实习实践)

近年来,国内高校对大学生的实习要求更加严格,所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毕业实习能使学生将四年里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在实际工作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积累工作经验,为今后较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今,很多高校都在努力完善其校外实践、实习体系,但标准不一,成果也参差不齐。

综合类大学的英语专业对大三大四的学生都有专业实习的要求,但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高校为数不多。综合类高校中,中国人民大学在专业实习方面成果颇丰,该校制定了相应的本科学生专业实习工作细则,采取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本科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学院对学生的实习单位进行严格审核,并选派职称为讲师(含讲师)以上的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实习。学生必须认真完成实习并做好总结与报告。这让实践教学的实施不再停留在文字材料的层面,更好地达到了预期效果。

各大专科类高校的学生实习实践情况多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学习程度。学校会与一些企业单位合作,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例如: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与挪中贸易促进会建立了实习合作关系,每年有毕业生在这些地方进行口语实习及毕业实习。

理工科类④高校在专业实习实践这个环节是比较薄弱的,在选取的调查对象中仅有北京科技大学等几所高校设有专门的教学实习基地,并且多是与其校内王牌专业对接的。而对于就业指导,采访涉及的理工科类高校都会在校园网上面向所有专业的相关就业信息,这也是当下的一种趋势。

在财经政法类⑤高校中,各大高校对专业实习的要求和重视度大有不同。英语专业学生实习的单位和岗位也是五花八门。多数高校为学生安排的岗位与专业相关,并能为学生毕业以后找工作积累经验,如首都经贸大学安排学生去ABC英语培训学校和广发银行实习;但也不乏某些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习工作是去物美超市或者吉野家连锁快餐店当服务员,相比较而言,实践意义就大相径庭了。

语言传媒外交类高校在专业实习实践的重视度上也同样参差不齐。此次接受采访的10所高校中,有多所在实践、实习上卓有成效,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该高校英语系强调“知识服务社会”的理念,与众多政府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专业志愿服务机会,让学生参加中非合作论坛、亚洲教育论坛、国际刑法学大会、国际田联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北京CBD国际商务节等大型活动。学生得以在志愿者工作中锻炼英语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建议

如今,北京各大高校在英语实践教学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在课堂实践方面,大部分高校在低年级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高校未能完成这项任务。语言的“输出”固然重要,然而没有足够的“输入”,学生也很难真正的驾驭一门语言。学生需要大量的阅读经典书籍,从前人的智慧中吸取精华并消化、运用,使自己的语言修养和综合素质得到真正提高。然而,很多学校没有足够重视学生的阅读数量及质量,因而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在应用时捉襟见戳。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可设置多门阅读课程,使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且深入学习及了解多方面的人文知识。

各大高校在校内课外实践环节都投入了许多精力,并取得了一些成就。学校所举办的大部分活动是个人的展示平台,这有效地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力,成功地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但“百姓舞台”仍缺乏,导致部分学生未能从中获益。学校院系可组织举办一些竞技性较弱的趣味英语大赛,使每个同学都可以参与其中。此外,学校也应加强对现存英语社团、组织的管理,以多变的形式保持各项活动的吸引力,使各个活动组织真正发挥其作用。

在校外实践教学方面,虽然能否得到好的实习是依学生自身能力而定,但校外实践教学是学生了解社会并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培养大学生的关键所在――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因此,学校应严格要求学生到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岗位进行实习,并定期检查其所得,同时,学校应完善其校外教学实践服务体系,尽力为学生提供足够合适的高质量的实习岗位。

三、英语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挑战

总的说来,如何加强英语系学生的专业性,加强其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与运用,从而使其在与其他专业同学的竞争中更能突出其能力和优势,是各大高校英语专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也将是其在未来几年教学改革的方向。

当今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和渠道越来越多,英语专业的学生有时会尴尬地发现,有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口语、听力方面甚至更强于自己。同时,在一些要求应聘者能读懂英语原版资料的专业领域,如经济、心理学等,英语专业的学生往往发现自己无法正确解读专业领域的学术资料。因此,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除某些较好的语言类和师范类大学外,各大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很多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学毕业后都选择了向好的语言类高校考研或者跨专业考研;而选择就业的英语专业学生则多选择与英语关联性不大的职业。因此,如何使得英语专业学生在选择就业时尽量实现无缝对接并显示出其独有的竞争性,将是各大高校英语实践教学的重要话题。

四、结语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十分重要。此项调研意在为各大高校英语专业设计符合外语教育教学规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提供帮助,防止实践教学活动的盲目性,规范外语院校的实践教学以确保外语教学的质量,从而在英语专业人才培中更好地实现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针对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

注释

①综合类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吉利大学。

②专科类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印刷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公安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

③语言传媒外交类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青年政治学院,劳动关系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北京服装学院

④理工科类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建筑大学

⑤财经政法类:对外经贸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何其莘等.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

[3]李荣,郭群.“专业+英语”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信息反馈[J].外语界,2001(2).

[4]曾凯,王雪丽.大学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输入与输出的辩证关系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本文获2013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北京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调查”的资助,是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校级课题“工科院校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综合改革研究”的部分成果。

上一篇: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遭遇“亲情空巢”,陈佩斯巧解困境与留学儿子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