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现状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7-05 01:55:59

我国能源现状及应对措施

我国是个能源消耗大国,在不断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能源问题愈来愈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因此,正确认识中国能源现状,实现能源、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目前我国所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我国能源现状

1、能源总量丰富,人均拥有量较低。我国是个能源生产大国,2006年能源生产总量为221,056万吨标准煤,与上年相比增长7.37%。其中原煤生产总量占76.7%,仍居主导地位,水电、核电、风电所占比重与2005年相比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虽然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能源拥有量较低,煤炭和水力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0%,而石油、天然气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

2、能源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则主要分布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而我国的能源消费却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能源分布与消费的地区差异严重影响能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为此,大规模、远距离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成为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3、能源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能源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建成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而要真正满足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需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4、能源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有关政策指导下,我国在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于人口众多,即使能源总量较大,人均拥有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也还存在很大差距;能源浪费严重,公众节能减排意识不强;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不高、能源生产安全形势严峻等。

二、我国能源面临的挑战

1、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存在巨大压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将不断加大。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工业已进入重化阶段,按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规律来看,重化工业阶段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剧等中长期因素。重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将使能源消耗迅速增长的阶段不可逾越。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不到45%提升到60%左右的水平,即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年将增加至少1,300万城镇人口。当前,城镇人口年均能源消耗量是农村人口的3.5倍,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人均能源消费的增加,对能源的供给产生巨大压力。

2、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度较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任务十分艰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大力加强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过度浪费,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大部分依靠重工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单位能耗下降,但消耗总量依然巨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据统计,我国的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能源供给的紧张局面,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3、能源结构不够合理。我国能源供给中,产量较多的是煤炭资源,石油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人均汽车拥有量呈现增长趋势,加之城镇居民生活消耗能量远高于农村居民,必将扩大石油等能源及相关产品的供给;另一方面石油资源匮乏,增产、增储难度加大,这种趋势要求高度重视国内石油供应保障的安全性,以免由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异常波动而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4、环境承载能力面临严峻的挑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了我国大气污染物,如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巨大排放量。部分企业为减少成本支出,随意排放污染物,或对污染物没有进行严格的处理。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但造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还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和明显的损害。工厂生产环境恶劣,员工患职业病的现象屡见不鲜。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显示,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3%~7%。从国际经验及我国的经济发展潜力来看,在保持经济增长和能源发展的同时,明显减少环境污染,满足小康社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是不可能,但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5、能源开发技术亟须加强。我国的发电技术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与食品产业不同,能源开发技术不易被复制,而且一种能源成为主流能源之后,它的生命力至少有几十年、上百年。能源研发的特殊性及其供需的不平衡性对能源开发技术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三、能源危机的应对措施

1、完善节能法律法规,实施节能激励机制,强化能源危机意识。出台相关政策惩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行为,努力营造共同节能的良好环境。在财税政策上加大对节能制造、节能设备研制开发的支持力度,建立有效的节能激励机制。与此同时,主动宣传我国能源使用现状及面临的严峻形势,强化全社会的能源危机意识,动员各行业和国民关注能源问题,为节能减排贡献自己的力量。

2、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能源结构的不合理、装备及开发技术落后、能源管理水平较低以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国家应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提高能源效率,是解决能源发展主要矛盾的根本性举措,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3、加大研发投入,寻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减少由于石油供需矛盾引发的安全隐患。石油是战略资源,当一个国家不断增大石油进口规模时,不但面临经济发展问题,而且涉及到政治及国家的安全问题。在当今国际市场环境中,国家间的石油争夺战愈演愈烈,最大限度地储备石油资源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战略目标。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复杂,各种势力之间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石油问题很可能会成为引起突发事件的导火线,我国必须加大石油储备量,同时加大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避免产生石油短缺威胁。

4、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水利、石油、天然气资源,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良好的开发前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工程,在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能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总之,开发西部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5、加强国际合作,推进能源技术进步。应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合作与开发,特别是加强与能源出口大国以及消费大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应意识到科学技术是能源发展的动力源泉,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能源技术,加强能源科技人才培养,努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油气资源的开发,实现能源供给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同时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上一篇:跨国公司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 下一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品牌创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