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07-04 02:58:58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

摘要:始于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走过20多个春秋,中国也由计划经济一步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一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不乏惨痛的教训。回顾历史,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以人文本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01

一、经济制度改革回顾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大会确定了调整、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帷幕。迄今为止,这场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一1984年)为改革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是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是农村微观经济体制的重大制度变迁,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为成功的一个举措。

第二阶段(1984一1991年)为改革的发展阶段。该阶段把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入城市。

第三阶段(1992一至今)为改革的深化阶段。在总结了十几年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终于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整体推进、全面配套的阶段。

二、经济制度改革的意义

1978年以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在于,在正确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深刻认识原有体制弊端的基础上,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出发,抓住旧的经济体制中的症结,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环节和部分,改变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和部分,建立起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生机勃勃的经济体制。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贫富差距扩大。国外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直接影响是贫富差距扩大,这在中国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5年的《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存在贫富差距问题。报告称:“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5,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如今中国20%的最贫困人口收入份额只有4.7%,而20%最富裕人口收入份额高达50%。”

2.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国外学者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二者的关系十分关注。他们观察到,中国在经济体制方面改革力度很大,取得很大成功,但在政治体制方面却力度不大。美国学者利茨坦斯丁观察到,中国是经济改革大大超前于政治改革。他提出要实现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平衡。

3.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滑坡。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和社会转型之际,都必然带来价值观的转变问题,中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把国外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资本主义的消极思想引入中国,给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以巨大的冲击和震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价值体系的巨大混乱和价值观的多元化。

四、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1.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方向

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绩, 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但不能否定市场经济改革选择的方向。

2.深化行政性垄断部门的改革

作为计划经济的遗产,我国的行政性垄断不仅在基础产业、公用事业普遍存在,而且在不少竞争性行业也大量存在。行政性垄断是权力直接进入市场,不仅难以通过市场力量来打破,而且往往构成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对行政垄断企业的评价、监督和制约的有效机制,仍然有待于进一步规划和完善。

3.建立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

经济转轨必然会引起社会利益结构和思想观念方面的分化和整合。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形成合理和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避免抑制和划界社会利益关系方面的过度失衡和矛盾,当前应特别强调公民基本权利平等的社会价值观,建立规范的利益表达、对话和协商机制,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关系,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扩大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发展和完善社会自治、民间救助和慈善团体,使公民在广泛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形成新的和谐关系。

4.在宪法框架内稳步推进政治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和环节,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改革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政治改革是应按照宪法精神和框架稳步、有序地进行。中国改革已进入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后期,社会不同阶层的政治诉求需要新的整合机制,社会要求新的基本价值观,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对政府权力与责任的有效监督,以人民产权保护为基础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切实保证,正在成为起动政治改革的基本内容。政府体制改革在宪法和法制框架内,逐步展开,将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体制保障。

5.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观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建立法制的市场经济前提下,造就每一个人都能全面发展的体制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就是要坚持为经济主体和广大人民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要强调对结果不平等进行校正和分配调节,使广大社会成员能普遍享受改革的成果。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改革观。

参考文献:

[1]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2]江佐中.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变迁[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3]刘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产权制度解释[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4]宋德勇.经济转型问题研究[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5]谷书堂.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1).

[6]黄新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的特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2(01).

作者简介:刘志甫,男,河南长垣人,讲师,从事公共经济管理方向研究。

上一篇: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下一篇: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