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造:认识,还是实践

时间:2022-07-04 11:02:04

文学创造:认识,还是实践

近年来,以实践观念为哲学基础的构建框架渐被文学理论界所接纳。但是由于长期受认识论影响免不了拖着未褪尽的尾巴。关于文学创造理论就常常这样,比如有的文学理论教材,一方面认为文学创造是“特殊的精神生产”,而另一方面又匪夷所思地补充说:“文学创造首先是一种反映,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生产是实践领域的范畴,反映是认识领域的范畴?文学创造既被视作实践又被看作认识,这不能不说是思想意识里对文学创造性质的模糊与矛盾。到底文学创造的本质是认识还是实践?这里笔者试谈自己的看法,以求商榷。

文学创作(造)不是认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试作一个推断,如果说创作(造)活动是认识活动,那么我们应该得出的结论是:认识规律与创作规律是一脉相承的,它们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认识规律能够指导创作。但是,如果作家、艺术家真的这样做了。那肯定写不出像样的文艺作品。列宁说:“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至多也只是存在的近似正确的(恰当的、十分正确的)反映。”他又说:“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是马克思的学说。反映可能是对被反映者的近似正确的复写,可是如果说它们是等同的,那就荒谬了。”(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0)如果认为创作即认识,那么可以认为列宁所揭示的这一认识规律也适用于创作。如果是这样,我们将得出怎样的结论呢?不是“艺术低于生活”吗?很明显,这个观点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客观事实相左。

为了更加清楚地看到创作活动的真面目。我们不妨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出发,看文艺创作究竟是认识还是实践?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那么,如何看待人的存在?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大都把人看作意识、自我意识、精神、灵魂,并认为他们的存在就是人的存在。黑格尔则认为,“自我意识是纯粹无差别的自我”,奴隶是“依赖意识”,奴隶主是“独立意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商务印书馆,1981)费尔巴哈说:“究竟什么是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呢?对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最一般、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识。”他又说:“与肉体结合在一起的灵魂就是人,并称之为人。”(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商务印书馆,1984)西方现代派一些哲学家如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等都把人看作意识,人的存在就是意识的存在。

他们对人的看法尽管相同或相近,但对世界的解释却形成了截然对立的观点。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旧唯物主义承认意识的反映功能,承认自然界在意识之外,承认物质的第一性精神的第二性;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本原的,自然界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第二,旧唯物主义所说人(即意识)是孤立的、静止的;唯心主义所说人(即意识)是能动的。由此,两者在解释社会、历史时就出现了这样的分歧:旧唯物主义对事物、现实、感性,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在唯心主义者眼里,生活中的人是一些“能动的意识”,唯心主义在阐述“能动意识”的性质时。也概括了人的活动的一些实践性质,但是他们不可能对人的实践活动做出科学的解释。第三,在文艺创作问题上。由于唯心主义“发展了能动的方面”。所以唯心主义把文艺创作与农夫的耕作、工匠的制作相提并论。认为它们是相近的实践活动。由于旧唯物主义承认意识的反映功能、承认物质的第一性精神的第二性,所以承认社会生活是本原的,文艺作品是派生的,文艺作品是对生活的模仿、再现、反映,创作就是认识。费尔巴哈说:“写作着的席勒是主观精神,印刷出来的席勒是客观精神。在写作的时候,思想仍然和我,和我的脑结合在一起,和各种病理状态结合在一起,为汗和血浸渍着。”(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商务印书馆,1984)这就是说,席勒的写作过程是精神、意识活动。其逻辑是:人是意识――艺术家的创作是意识活动――意识的功能是反映――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创作就是反映。

用马克思关于“人”的观点来解释文艺创作。应该得出如下结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文艺创作就是从生产劳动中派生出来的活动,前者是物质生产,后者按马克思的提法叫精神生产、艺术生产。原始人个个是劳动者,个个又是艺术家。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分工的不同,出现了专门从事精神生产的作家、艺术家,于是也就出现了专门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管理、销售的部门。创作就是创造。创造性是实践的本质属性,也是创作的本质属性。一切以制造产品为目的的实践活动都是从“原材料”到“加工制作”再到“产品”的过程,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产品由原材料演化而来,但又有原材料所不具备的性质。创作过程也是由“原材料”――“加工制作”――“文艺作品”三个环节构成,这也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文艺作品在更高阶段上重复着生活的性质,这就是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说:“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这就说明认识生活只是为创作提供加工对象,而不是创作活动本身,创作活动本身是实践活动。

实践和认识都是有目的的活动。认识的目的在于把握客观世界,在于为实践服务。实践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制造产品。在于创造人类需要的各种产品。在“目的”方面,二者有明显区别。

文学创造的对象是生活。创造就是作家在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活材料进行创造性加工最后制成的具有鲜明艺术形象的文学作品的过程。严格说来,是作家对某一方面生活本质把握的结果,是作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悉心观察、体验。并经过筛选、分析、整理而得来的,它饱含着作家鲜明的褒贬态度。也就是说,创作要加工的生活材料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现实生活。它饱含着作家强烈的主观色彩,是作家对生活深刻认识和体验的结果。作家进行创作是以认识的结果作为起点的。这与实践活动的性质相符。

创作目的是由内在目的、外在目的、自身目的三要素构成的,创作的内在目的就是创造美的文艺作品。

文艺创造除内在目的外,还有外在目的。外在目的就是功利目的。人类历史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专门的作家、艺术家出现了,创作成了专业作家的职业,作家以自己的作品为纽带,把自己与阶级连在一起。

由此可见,不论是从活动的对象、目的、手段、方法还是结果来考察,文学创作(造)的性质都与实践活动的性质相通,而与认识活动相去甚远。可以明确地说,文学创作(造)就是实践活动的一种。

生活是文学创造要加工的对象,对生活对象理解的深刻与肤浅自然会影响到作品的高下,传统文论也很强调“生活是源泉”这个命题,这自然是十分正确的。但传统文艺理论从不研究“生活”,生活在它的视野之外,一提研究“生活”,许多人认为研究仿佛越过了学术界限,涉足到了社会学研究领域。其实不然,文艺理论研究也不应该悬浮于生活之上,生活的结构是怎样的?什么是生活的真、善、美?真、善、美的关系是怎样的?等等。作家在创作中急需了解这些问题,生活论应该纳入我们研究的范畴。

作家艺术家运用形象思维加工处理生活材料必须依据一定的方法,即文艺创作方法。方法是实践主体改造世界所遵循的原则,这个原则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个原则只能从加工对象身上提取。作家加工生活材料创造文艺作品只能从生活中提取创作方法,不管作家自觉还是不自觉,“师法自然”,从描写对象身上提取创作方法、表现方法、技巧等是优秀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规律。

总之,创作与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创作实践论的基点看,“生活是源泉”这个命题的内涵原比想象得要丰富得多,它应该在创作理论研究中占有更多的位置。

(宋俊丽、刘素萍:石家庄铁道学院)

上一篇:遍栽诗句绿春风 下一篇:日本中央银行模式的转变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