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措施研究

时间:2022-07-03 04:31:35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措施研究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但我国多数基层政府存在着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很多农村的发展已经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政府作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之一,公共服务能力的供给直接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和广大农民利益的实现。因此,农村的发展与建设和农民的根本利益都离不开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建设。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以保障村民的利益。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措施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82

改善该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措施

(一)给予农村一定的自限。给予农村一定的自限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授权来源。国家将农村纳入制度化中,不过是框架使然。张静在《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中谈到,危险的不是框架本身简单,而是对框架的简单运用。在政治社会学分析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农村为什么发生冲突?“国家与社会”关系紧张使然;为什么建立基层政权?国家政权建设使然等等。因此,农村管理的授权来源不过是国家框架的建设之一。近年来,农村中频繁出现上访问题,上访的理由无外乎利益的损害,农村的利益维护是通过公共服务供给体现出来的,村民的利益损害就是农村的不作为。

传统的地方治理,地方权威控制着地方区域的内部事务,他们不具有官方身份,表面上中央下达命令,在实际的运作中,是由地方自主掌握的。地方权威的权力地位主要跟公共身份有关,公共身份的获得需介入地方事务,并且和地方利益有关。在传统的地方治理中,区域社会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的秩序,就在于地方的政治、经济紧密的成为了一个整体。公共身份需要依靠一个位高权重的中心人物,这个人物取得了国家行政权的认可,但他的权力来源于地方内部的利益。因此,在地方区域的治理中,是以保护内部成员利益为主要责任的。

而在现在的农村治理中,农村的治理权威来源于国家的给予,村干部的选拔既来源于上级的推荐,也来自村民的选举,但由于农村选举大多存在贿选等问题,村民很难选出真正代表本人意愿的村干部。对于村干部权力的行使,大多是上级的指示,而非代表村民的需求。此外,村干部的公共服务供给都是根据上级下达的指令来完成,由中央统一下发文件或拨款,逐级向下,最后到农村,就这样一个繁琐的过程,实际政策被减半,到达农村用于建设的资金也越来越少。

在地方治理的实践中表明,用授权他人取而代之的方法并不能改变业已建立的地方利益结构,来自下部的合法化才是地方权威真实的权利基础所在。因此,在农村的建设中,要充分给予一定的自。农村还是要处在中央的统一管理之下,中央负责指导农村的发展方向,而关于具体的农村的发展政策由农村自己来制定,前提条件是,这是农村集体的智慧。村干部的产生要由村民决定,村干部的权力要由村民赋予,使之能真正代表村民的意愿,保障村民的利益。

(二)基层政府要加强自身建设。一个好的政府不是什么都要管的政府,也不是什么都完成上级指标的政府。一个得到人民认可的政府,是能做到保障人民的利益,维护人民的权益,同时促进本地区和谐、快速发展的政府。因此,加强自身的建设非常关键。首先,在制度方面。村委会要实现制度创新,随着国家经济和市场化的发展,农村建设要跟上步伐,也实现市场化发展,建立市场式政府。其次,在人员组成方面。要实现选举的透明化,做到村委会的组成人员是真正代表村民意志。同时,要引进专业人才,创造吸引人才进入的条件,提高村委会的工作质量。此外,村委会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在国家提供职业培训的同时,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修养,自主学习,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从村民角度来说,要加强对村委会的监督。对农村的政治工作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村民对村委会缺少监督,村民对政治的参与度不够,热情不高。而村民一定的监督能够有效的维护自己的权利,改善村委会工作的质量。

村民加强监督就要对村委会的工作开展有兴趣,就要增加一定的政治知识的学习和兴趣的培养,村民可利用更多的休闲时间来关注新闻,了解国家对农村的动态,还可以在聊天的时候讨论有关方面事宜,不断锻炼自己对政治新闻的解读,和提高对政策的意见,培养了村民的对政治的兴趣,可以达到村民自主监督村委会的效果,也能不断提高村委会服务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需要村民的共同努力,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很有必要,村民应自行组织对村委会的监督,建立督查小组,并派遣一名组长,制定规范的章程,对村委会的工作实行监督,以此来保障村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孙德超,曾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现状及现实途径[J].商业研究,2011,(4)

上一篇:击剑:剑锋上的贵族范儿 下一篇:“学用象声词,分享声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