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反思

时间:2022-07-02 08:15:51

生物课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反思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学生要学会创新、学会探究、学会思考,更要学会反思。学会反思,学生就能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谈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会学生反思的方法。

一、学生反思的原则

学生认知活动是自身的高级心理活动,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指导自己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是学生主体意识的表现。课堂上教师要告诉学生如何认识自己的行为,教给他们基本的方法,提供必要的训练,通过反馈不断加以矫正,从而使之内化,通过反思把活动的主体性表现出来。这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原则。跟认知活动的发生规律一样,学生的反思活动也是循序渐进的。从单一到全面、从被动到主动、从简单到复杂,这是一个慢慢变化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如何反思时,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切勿急躁,要遵循规律,分阶段逐步实行。在反思中提高能力,从而学会如何反思,提高反思水平。这体现了学生学会反思的渐进性原则。

二、对学生进行反思训练的内容及方法

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如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堂作业、课后复习、各种考试等,都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同时还引导学生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进行反思,对自己在学习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反思活动进行得越深刻、越全面,越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通过长期训练,学生的成绩提高了,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帮助学生制定学习反思问题表,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反思问题表是让学生把要反思的内容填在已经设计好的表格里,并把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记录在上面,再通过同学相互交流、小组合作找出共同点,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进步、成功喜悦,发现自身不足并改进。

三、反思训练的主要方法

会学的核心是学会思考,从而提高思维能力,给学生足够思考机会的教学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教学,如七年级生物(上)中的“探究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无机盐”,这个实验需时间较长,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所以要提前安排。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管理,亲自观察、记录,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对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获得了在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做到在参与中求体验,在创新中求发展。“探究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无机盐”等内容都应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在完成教学活动后,教师要留时间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心理活动,前人的思维有哪些可借鉴之处?反思自己的思维与前人有何异同?该怎样调节?通过对自己思维过程的不断反思,在认知冲突中实现新知识的同化顺应,外在的教育信息才能有效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能结构。在反思中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品质,具有深刻性、广阔性、批判性、灵活性和思维性。

生物学习就是把客观的知识结构内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内化需要感受、体验、交流、辨析和意义构建。因此,在生物学习中必须重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回顾,并对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如课堂总结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课堂中通常是由教师加以总结,其实完全可以角色互换,让学生自我总结。如教学完“探究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无机盐”后,我没有按常规进行总结,而是要求学生反思植物生长过程中到底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这些东西?没有这些东西植物会怎么样?关于无机盐的知识学生好奇,就直接告诉学生在以后的化学课里会学习到,避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对有些方面进行深化和补救,久而久之学生的认识就会越来越深刻、完善,而且知识的可迁移性越强。这是一个必须在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归纳、概括、梳理加工的再创造过程,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相互借鉴,在合作过程中培养了自我评价和批评的能力,得以自主发展。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自主地解决问题,而要掌握知识深层的东西,必须学会提问。“有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结构,多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进而自主地提出问题。在讲完“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后,我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光对绿色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的实验设计”,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讨论,提出具体的有关光对植物影响的问题。他们提出了“植物的向光性”“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含量受光的影响”“哪种光谱对植物生长最有效”等问题。为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平时我就要求学生把提问题当作业来完成,让学生发现生活实践中与生物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现象,体会生物的生活性和应用性。

生物作业和测试中出现的错误,老师讲评时往往很详细,效果却不一定好,遇到类似情况,错误又会重复出现。学生表面上懂了,实质上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含义,没有把书面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教师若能选择典型错例,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反思错误原因,查漏补缺,改善认知结构中不完善的地方,寻找克服错误的有效途径,收获会更大。

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是更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提倡学生不断反思并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能够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过程和努力过程,开展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高校爱心文化精髓的传承与人才培养 下一篇:“减数分裂”教学难点解析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