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信息化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7-02 03:48:54

商业建筑信息化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摘 要] 本文结合城市中商业建筑综合布线工程(GCS)的设计和施工,对商业建筑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技术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 商业建筑 GCS 信息化

智能化大厦和智能化小区的建设是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等技术与建筑技术综合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商业建筑提高竞争力和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重庆商业建筑综合布线工程实践,分析和讨论了综合布线系统从设计到产品选型、直至系统最终实现的过程中的一些技术关键问题。

一、商业建筑网络系统建设目的和具体要求

1.系统建设目的:目前所开发的各类商业建筑,多是一个集商务中心、大型超市、专业店面、宾馆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商厦或小区(商城),其综合管理网络信息平台宜要求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将商业区域内的所有计算机网络资源互联起来,以进行合理利用、配置和共享,在充分体现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先进、高效、快捷特性的同时,实现商厦(城)内各商业企业管理及物业管理工作的综合管理自动化。

2.网络建设的具体要求:计算机综合管理网络主干网应适度超前,采用交互式千兆以太网技术,实现以商厦(城)计算机管理中心为核心的网络主干的千兆带宽传输。终端计算机目前宜使用STP超五类或六类双绞线,网络协议采用TCP/IP。

二、商业建筑GCS设计原则

1.用户需求至上原则

商城计算机综合管理网络系统楼宇内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首先是基于智能化大厦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为基础,并宜以满足各种潜在商业用户的需求为目标,利用现有手段,最大限度满足用户提出的功能需求,并针对业务的特点,确保使用性。如店内闭路监控系统,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要求,在专用系统成本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就宜在GCS系统的设计时考虑这种需求。

如随着超5类、6类及高带宽光纤的普及,支持10G带宽的6类综合布线系统及光纤布线系统,已为传输视频提供了保证。宽带及监控视频完全可通过超5类、6类或光纤系统传输良好的图像,若采用高速线缆,就会为今后布线产品与楼宇智能控制等更加紧密的应用结合打下基础。

2.适度先进性原则

商业大楼的综合布线首先应满足现代化商业要求,即系统用户能快捷准确地传输各类商业数据、办公文件、发送传真、上网查询、收发电子邮件以及能够满足办公自动化和多媒体应用的其他要求。其次是帮助实现重要位置的闭路监控甚至视频报警功能。在此情况下,应以尽可能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保证下列功能的实现:(1)能支持数据高速高质量的传输;(2)能支持图像与语音的准确传输;(3)具有统一线路规格和设备接口;(4)具备完整的产品结构,从交换机、配线架(箱)、光纤、连接模块以及工具等系列产品。

3.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保证原则

在GCS的结构布置上,应充分考虑商厦(城)内所涉及的各企业、各部门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保证整个系统的合理性和适应性,采用符合主流标准的产品,让布线网络结构具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可集成不同厂商不同类型的标准化产品,整个系统还可随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能够不断得到调整和完善。

6类线系统更高的信噪比意味着高速率网络系统不容易受到由收发器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减慢传输,能够提供很好的数据吞吐量,降低了误码率。在100m距离上,超5类可同时传送38个频道的视频,6类系统可以同时传送54个频道的视频,7类线、或光纤系统可支持更多。在双绞线上运行视频的一大好处是仅使用四对线中的一对便可同时传播多个频道,也可用两对进行双向视频传送,并可在一条线缆上同时传输视频和电话信号。因此,布线时最好在每个区间多预留1-2个RJ45或光纤信息端口,以提供视频及监控等各类信息。

三、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依据

目前,建筑的智能化建设均应注意遵循《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0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这三个标准承编单位均为国内知名的甲级设计院和知名专家,总结了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进行智能建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在原标准的基础上更加实用,更具可操作性,注入了相当多的新内容,特别是设计内容,更新了70%,在整体框架无大的变动情况下,标准的内容得到很大完善,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数据、条款的内容更贴近工程应用,使用比较方便。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当多的人员尚不了解GB50311和GB50312于2007年颁布的新版本,仍沿用旧标准,导致工程质量难以达标的现象比较普遍。

在上述标准非强制性条款或未涉及内容方面,可参照下列标准:

TIA/ EIA-568A 商业大楼电信布线标准;

EIA/ TIA-569 电信通道和空间的商业大楼标准(CSA T530);

EIA/ TIA-570住宅和N型商业电信布线标准CSA T525 ;

TIA/ EIA-606商业大楼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标准(CSA T528);

TIA/ EIA-607商业大楼接地/连接要求(CSA T527)。

四、布线形式与要求

考虑到商业物业由于对其出售、租赁或使用对象的数量不确定性和易变化性,商业建筑通常采用大开间,使用时利用分隔板将大开间分成若干个小工作区。信息插座的选用、安装方法、安装位置,因分隔板存在移动可能,将会受分隔板的影响。建议大开间综合布线照下列方式进行:

用户信息插座安装在墙面或柱子等固定结构上,预留适当数量(多为2个),工作区隔间不要超过12个。工作区跳线一般使用软电缆,性能结构和普通布线电缆不同,在电缆交接时各段长度按照如下方式计算:

C=(102-H)/1.2

W= C-5≤22

式中C=W+D――工作区电缆、电信间跳线和设备电缆的长度总和:

W――工作区电缆的最大长度;

H――水平电缆的长度。

在设置配线架(FD)转接点(CP)时,配线设备宜安装在距离FD不小于15m的墙面或柱子等固定结构上,CP配线设备容量按满足12个工作区信息插座进行设置。CP是水平电缆的转接点,不设跳线,也不接有源设备;同一个水平电缆不答应超过一个CP或同时存在转接点(TP);从CP引出的水平电缆应接在工作区信息插座上。为方便使用和维护,可向每一个用户提供一个集成数据、语音、不间断电源、照明电源出口的面板。

建议信息插座的主要安装于墙及柱表面,无法安装时少数信息插座可安装于壁板上。

安装在墙面时,可沿大开间四面的墙面每隔一定距离均匀地安装RJ45埋入式插座。RJ45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低边沿线距地板水平面30cm;隔板处安装和墙面安装相同,有时要在一块隔板两面都安装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此时应注意将两者错开,并保持上述距离。

在大开间办公室,有地面密集信息出口的情况,可先在地面垫层中预埋金属线槽或网络地板,也可以采用扁平电缆,若这些做法不便,建议通过顶棚布线,再沿墙、柱下延伸,安装信息插座。

五、配线架及网络设备的选用

大开间空间应设置配线管理设备。信息点数较少的场所,可以选择中间配线箱墙面暗装或明装,安装卡接式配线架,以满足信息传输的基本需求。

信息点数较多时。可选择6-12U的配线柜置于墙角,数据可使用网络交换机扩展端口,必要时引入带光纤接口的千兆交换机。数据配线架可选择6类或超5类RJ45插座或插座排,光纤配线架必要时可配置;语音功能方面可使用110等打线式配线架,并配置电话交换机等语音交换设备扩展电话功能。

在每个空间布置的信息插座宜尽量和电源插座布在同一个水平方向上,间距在30cm左右,用户的电源和电话线网线等可同时连接,以便于维护。推荐每个信息插座采用4口的布线面板,二个网络接口布线(外网+内网),二个语音点(内线+外线),网络数据和语音布线可以交换使用。信息接口在满足现有联网计算机数量的基础上,宜再考虑10~20%左右的冗余,以避免因端口数量不足而使用集线器、交换机等级联,致使网络传输性能下降。

参考文献:

郑 洁 伍 培 智能建筑概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上一篇:中国画审美因素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谈上海大拇指商业广场的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