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礼培训仪范文

时间:2023-03-14 15:24:07

商业礼培训仪

商业礼培训仪范文第1篇

宣传引导,强化市民遵德守礼意识

长期以来,海淀区以提升区域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为目标,注重加强公共文明礼仪宣传引导,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断强化市民遵德守礼意识,大力培养社会良好道德风尚。

一是加强宣传发动。为扎实推动市民礼仪普及工作,海淀区每年年初都要召开一次市民礼仪普及动员会,并把文明礼仪普及工作贯穿全年,发动全区人民积极踊跃参与文明礼仪教育普及活动,广泛宣传文明礼仪普及的主要目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使更多的市民充分认识到遵德守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是利用媒体传播。海淀区通过专栏专题,并发挥网络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作用,组织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参与论坛讨论、微博评论等,推动全社会形成学礼仪、重礼仪、讲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营造氛围熏陶。海淀区在辖区主要道路、重点区域、窗口服务场所、社区楼门等,注重加强遵德守礼宣传环境布置。利用户外广告牌和电子显示屏宣传文明礼仪常识、倡导遵德守礼风尚;在北京市植物园、香山公园、紫竹公园等区域13个公园设置了4675块遵德守礼提示语标牌;在区域145个主要交通路口全部设置了文明出行提示语标牌;在工地围挡、宣传栏、文化墙等征集绘制了礼仪漫画作品,同时还制作了宣传海报、宣传折页、电视专题宣传片、公益广告等,加大对社会面的宣传力度,在全区营造了浓厚的遵德守礼氛围。

培训普及,规范市民遵德守礼行为

文明礼仪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是人们在社交场合采用的一种“通用语言”。为广泛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推动文明礼仪向规范化、大众化和常态化发展,海淀区注重从培训普及市民礼仪行为入手,努力提高市民文明礼仪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是调查摸底,精心设计培训方案。为搞好文明礼仪的培训普及工作,海淀区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培训教育的有效途径,依托北京城市学院、海淀区中关村学院的师资力量,专门成立了课题调研组,深入机关、单位、社区和学校,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了解、个别谈话等方式,对不同领域、不职业、不同年龄等群体进行了调查摸底,针对大家在礼仪方面存在着不懂不会的问题,海淀区以《公民道德公约》和《首都市民公共文明行为规范体系》等为依据,拟定了《海淀区市民文明礼仪培训方案》,设置了生活礼仪、社会礼仪、职业礼仪、涉外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等7个培训板块,265项培训内容,为开展市民文明礼仪培训工作提供了遵循和依据。

二是编写教材,分类设置培训内容。海淀区聘请了人民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有关专家学者,编写了海淀区机关政务礼仪、窗口行业服务礼仪、校院师生礼仪、社区交往礼仪、新市民公德礼仪等36讲培训教材,并编印出版了《文明礼仪在身边》普及读本,下发到街镇社区(行政村)人手一本。同时还研究制定了实施培训教学的各项措施和制度,并将市民文明礼仪培训活动纳入了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定期考核。

三是科学施教,扎实搞好培训工作。海淀区以“弘扬北京精神,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题,依托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和北部新市民文明学校的教学平台,开设了“我身边的礼仪”系列培训讲座,聘请了人民大学、农业大学和城市学院等高校的有关专家学者,突出重点行业和人群,分批次、分阶段地进行了礼仪培训,让市民了解掌握在城市不同公共场所应具有的礼仪常识、公德意识和公共行为,从细微之处接受文明礼仪知识的熏陶,逐步强化首都名城意识和个人形象意识,学会宽容、敬人、自律、真诚等礼仪,自觉规范礼仪行为,争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

实践推动,塑造市民遵德守礼形象

礼仪是现实生活的产物,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体现出全部价值。近年来,海淀区坚持以开展实践活动,推动文明礼仪的养成,全面打造城市文明形象品牌。

一是广泛开展礼仪社会实践活动。海淀区在全区公务员队伍中广泛开展了“以为民服务为宗旨,塑造良好公仆形象”为主题的文明礼仪实践活动,推行党政机关公务员的礼仪规范,教育机关工作人员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以自己的文明言行为市民做出表率;在窗口行业中广泛开展了“学礼仪、看窗口”为主题的文明礼仪实践活动,进一步规范窗口行业服务礼仪,提升窗口单位文明形象和办事人员文明素养;在社区、农村中广泛开展了“学礼仪、践行礼仪”活动,促进市民、村民从点滴小事上不断强化文明礼仪行为,引导市民、村民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在中小学校中广泛开展“学礼仪讲道德,争做文明小使者”活动,提高中小学生文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完美人格。同时,海淀区还广泛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动关爱农民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助残人、维护城市交通秩序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们还深入居民楼院、商业大街等人流量集中的区域,开展不文明劝导活动,对仪表不文明、语言不文明、举止不文明、环卫不文明、居家不文明等现象进行劝导。此外,海淀区还围绕“学习礼仪、展示礼仪”活动主题,广泛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现代文明习惯,自觉抵制和克服不文明陋习,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

二是建立完善礼仪行为约束机制。为把文明礼仪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形成全民学礼仪、守礼仪的长效机制,并建立完善了文明礼仪宣传、培训、考核、奖惩等制度规定,健全了“计划-培训-评估-反馈”闭环式管理模式,确保了市民文明礼仪培育和提升工作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商业礼培训仪范文第2篇

一、个人银行业务概况及发展趋势

积极开拓个人金融业务,已成为当今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长期以来,银行一般仅专注于发展商业信贷业务及存款业务,利息收入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然而,近年来商业信贷需求急剧下降、坏账呆账增加、利差收入减少,加之的银行公会逐步撤销利率协议,逐步放松对银行的管制,进一步激化了金融市场的竞争,这使得以利息收入为主要收入的银行的受到了严重打击;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理财观念有所转变,民众投资理念日益普及,对财富管理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些因素均促使银行改变业务发展方向,积极开拓个人金融业务。目前,银行的发展重点已有过去的提供传统个人银行业务转变为现在提供全面增值服务的一条龙式的个人财富管理,积极开拓保险产品、强制性公积金、信托基金等非利息收入业务来分散收入来源以降低经营风险,并且业务发展重点已由过去的商业信贷业务转向发展潜力极大且经营风险相对较低的信用卡和个人贷款业务。

二、风险管理是银行管理运营的核心内容

通过本次学习培训,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许多国际一流的老牌银行,在走过100多年历史后,已将风险管理提升到了风险文化这样的高度,并在银行业中形成了这样共识,即控制风险不仅是风险管理部门的责任,也是银行每位员工的责任。这次培训中,银行学专家着重给我们介绍了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

(一)银行操作风险的种类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操作风险的种类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缺陷、内部程序缺失、人为错误、外部事件等,在日常工作中主要体现为贷款申请时存在的资料不全、过时、虚假等,贷款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逾越、违背审批的权限、制度,贷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未跟踪贷款用途、未对经营状况进行实时跟踪检查、未监督按期还款等。操作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对银行业务所存在的潜在风险评估不足,缺乏有效的管理层监督和问责制度,缺乏审批、核实、对账等操作风险的操作控制措施以及管理层间信息沟通交流不足等。

(二)操作风险的内部控制

风险的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纠正的风险评估控制机制和过程。针对操作风险,银行应营造良好的内控文化,建立内部控制框架,包括风险识别与评估、信息交流沟通、监控纠正措施、内控文化等组成部分,采取防范、规避、转移、缓释等内控措施,对现有产品进行有效的监控。

三、商务礼仪对银行业的重要性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商务礼仪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甚至已成为当今商业竞争成功的关键因素,这次培训使我深刻认识到银行业商业礼仪的重要性:

银行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在服务性行业中,只有将品牌效应和优质服务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客户的满意,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优质的服务与员工的言行举止、礼仪修养息息相关,而银行员工的礼仪修养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素质,更反映了银行的整体水平和信誉形象。如果每一个银行员工都能够做到着装得体,举止文明,知书达礼,彬彬有礼,谈吐高雅,就会赢得客户的信赖、支持。反之,如果银行员工衣冠不整,言语粗鲁,举止失度,傲慢无礼、冷若冰霜,就会有损害银行形象,银行就会失去客户,失去市场,让银行在激烈竞争中陷于不利地位。随着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我们银行牢固树立“服务是立行之本”的服务理念,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客户至上,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的服务理念,转变员工服务观念,增强员工服务意识,提高员工服务水平,从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环境等各方面着手,狠抓优质文明服务建设,进一步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的良好信誉形象。

四、压力的自我管理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社会日益加剧的金融竞争,对我们银行从业人员在业务、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银行员工应加强学习,努力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仅能够增强自己职场竞争力,还能够提高自己应对压力的水平。

(二)调整心态,正确对待

心理学认为,有欲望就有压力,有竞争就有压力,一个人如何看待压力是决定压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调整好自己心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太在意竞争;正确看待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压力挫折,以积极心态面对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压力挫折,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因子。

(三)勤与锻炼,缓解压力

心理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缓解压力、调节心理,让人保持平和、积极的心态。因此,在工作之余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舒缓工作生活中所遇到得压力,使自己常保持愉悦的心情,培养乐观、开朗、坚强的性格,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四)正确认知,找到平衡

人活着就必须工作,但工作不是生活的所有,不要将工作当成一切,当你成天都想着工作时,压力自然就形成了。我们需要在事业和生活两者间找到平衡,工作之余多分一些时间给家人、亲朋、爱好,积极参加业余活动或社交活动,以缓解工作生活中所遇到压力,营造积极健康的心态,争取获得事业和生活的双丰收。

通过这次培训和考察,我看到了我行与渣打、恒生等国际一流银行的差距。但我们在向渣打银行等世界先进银行学习其先进的经营理念、服务意识、管理思路和创新思路时,要充分考虑到与内地在经济环境、政治制度、消费理念、人口结构、法律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相当的差异,而不能不顾实际只进行简单的照抄照搬。通过这次培训和考察,我意识到今后一段时间里我行应该在增强服务意识、注重金融市场分析、积极开拓个人金融业务、重视银行风险管理、加强专门人才培训这些方面下功夫。作为我行一名普通员工,我会努力将这次培训中所学到的一些先进工作经验积极运用到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同事们共同努力把我行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甚至国际一流的银行。

商业礼培训仪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课堂礼仪;创新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70-02

大学之于高中,有很多变化,变化之一是课堂的变化:不再穿校服、不再喊“起立”、课堂不再安静、教室不再干净、老师不再敬畏、学生不再规矩、师生不再亲密……这些变化引发了社会对高校课堂礼仪的关注和讨论。

一、高校课堂需要礼仪

“礼”是“礼貌”,“仪”是“仪式”。课堂礼仪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式来表现律己敬人的一切行为规范的总和。课堂礼仪是师生礼仪的交汇处,是校园礼仪的落脚点,课堂礼仪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学风、校风及校园文化。

1.礼仪是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在西方,“礼仪”一词起源于法语,原本的意思是通行证。培根也认为,礼仪是一封永久的推荐信,是走向成功殿堂的敲门砖。在现代社会,有礼走遍天下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受过良好礼仪教育的人,无论是内在素质还是外在行为方式,都与缺少训练的人截然不同。其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商业社会中,往往表现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成功的概率也要高得多。常有这样的报道见诸报端:某大学生因不懂面试礼仪而败下阵来。可见,在就业难的今天,礼仪之于大学生具有了特殊的现实意义。课堂礼仪对知识、技巧的要求虽不同于社交礼仪、商务礼仪等专业领域的礼仪要求,但其蕴含的恭谦礼让、尊师敬长、诚实守信等品质要求却是一脉相承的。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如果我们寓教于礼,潜移默化,“礼”的本质和精髓就会固化在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行为方式中。

2.礼仪是课堂秩序的守护神。按照《辞海》的解释,“秩,常也;秩序,常度也,指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含有整齐守规则之意”,与“秩序”对立是“无序”。课堂需要秩序,没有秩序,教学无法完成或高质量的完成,这是常识。问题是,为什么有的课堂出现“无序”状态?课堂秩序靠什么维护?从课堂礼仪的内容来看,它是关于师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有关仪表、仪态和仪式的行为规范;从课堂礼仪的目的来看,它是为了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和谐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从课堂礼仪的手段来看,它是通过“约定俗成”,习惯成自然,不同于“制度”“权威”等外力作用,因此,行之更远。因此,可以说,礼仪是课堂秩序的一部分,课堂秩序又通过课堂礼仪得到巩固和升华。

二、高校课堂礼仪现状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笔者的长期观察发现,在高校课堂中,礼仪缺失现象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仪式礼仪缺失。仪式是通过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来影响、调动师生的情感,引导、强化师生的价值取向;仪式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仪式气氛庄严、程式规范、意蕴深刻,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巨大的心理暗示作用;仪式具有激发斗志的作用。仪式的作用不可低估,然而,在今天的高校,有几个教室还有课前礼?有几所学校还有升旗仪式?

2.仪表礼仪缺失。调查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师生不重视自己的仪表。在南方的夏天,学生穿短裤、背心、趿拖鞋上课的现象非常普遍,部分女同学衣着紧身、暴露,饰物夸张、失调,头发五颜六色。一些女教师衣服高腰、穿短裙、画浓妆、留长指甲,这些社会化的装扮与高校教师的身份不符合。男同学不注重个人卫生,蓬头垢面;男教师不注重个人形象,不理发须,衣着随便。

3.言行礼仪缺失。迟到、早退、玩游戏、听音乐、吃零食、睡大觉、交头接耳、勾肩搭背是高校课堂常见画面。某些老师也有失礼之处,如在纠正学生的错误时语言尖酸刻薄,有时甚至说脏话、说荤话;一些教师不安心教学,课外业务繁忙,上课期间电话不断;一些老师自始至终坐着授课;更有少数的男教师烟瘾发作,在教室里吞云吐雾。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高校课堂礼仪缺失原因

1.受高校一些教师自由思想的影响,欲挣脱礼仪的束缚。思想自由是现代大学的灵魂,但一些老师过度解读这一论述,认为自由就不要形式、不要规范,认为礼仪是陈规陋习,是限制思想和行为的枷锁,因此,不主张、不践行。一些学生也认为,大学应该是学术活跃的地方,太多的礼教会让课堂气氛变得凝重,因此,极力反对课堂礼仪的推行。

2.受不良社会思想的冲击,传统道德思想受到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人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化、金钱化和利益化,惟利是图、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横行,把诚信、服务、奉献等看作是落伍的道德规范,自我欲望无限膨胀,无限向他人、家庭和社会索取,从而造成了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道德滑坡至使礼仪失范。

3.高校扩招,教师礼仪素养下降。前些年,高校扩招迅速,从社会上吸纳了大量新老师。这些老师来自各行各业,且一部分为非师范毕业,对教师职业礼仪尤其是课堂礼仪认识欠深入。入职时虽然都进行了一定的岗前培训,但受培训时间和条件的制约,培训科目仅局限于教育学、心理学等少数几门课程,课堂礼仪等相关知识没有涉及,造成整个高校教师礼仪素养下降。

四、高校课堂礼仪回归,关键在创新

高校课堂礼仪缺失严重,高校课堂礼仪回归势在必行。近几年关于恢复课堂礼仪的呼声很高、措施也不少,但成效不明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关键的一点,课堂礼仪从形式到内容缺少改革和创新。以下是笔者在湖北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堂上对课前礼的一次活动实践,以此说明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起立”声响起,男女生分别以商务礼仪站姿激情朗诵师生共同提炼的课程导语:“我们怀揣共同理想,崇尚人本理念,坚守人权底线,倡导人文关怀,以人力规划为导向,以职务分析为前提,理顺薪酬体系,强化绩效考核,健全聘用管理,提升培训开发,规划职业生涯,奋力攀登人力管理新高峰。”朗诵完毕,学生落座,课堂教学正式开始。

该课前礼形式至少有四点好处:一是发挥了“起立”的传统作用,即迅速切断学生的惯性思维和手头事务,将注意力集中到即将开始的课程上;二是增强学生对课程架构的认知。将课程主要内容融入课程导语,反复朗诵、反复强化,学生对该课程的要点结构当了然于心;三是提前与职场接轨。现在一些优秀的公司有做早课的礼仪,目的在于通过反复宣导企业文化,达到员工价值认同。新课前礼仪与公司早课有异曲同工之妙;四是经过提炼的课程导语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催人奋进,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情感认同。

参考文献:

[1]赵昆.加强成人高校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06,(4):16-17.

[2]张鹏辉,张鹏杰.高校教师课堂礼仪探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8(4):28-29.

[3]巨红梅.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现状及产生根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26.

商业礼培训仪范文第4篇

第一讲:办公室女性举止礼仪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说道:不学礼,无以立。他告诉弟子,如果不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仪表仪态,不讲礼仪、礼貌,没有道德修养,就难以立身处世、成就一番事业。作为女性职场人士,懂得礼,才能塑造出一个良好的形象。不能说形象就是一切,但在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它已经成为了一张最先切入的名片,给人留下鲜明的第一印象。

如何在公司赢得好的印象?除了在公司内打电话、接电话之类的技巧外,还包括将访客带到会客室、递出名片与接收名片的方法,以及替别人作介绍等各种在商业社会生存中所不可缺少的礼仪。职场女性举止礼仪如何行之有效地表现,培训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穿着专业得体

二、客人来访,应起身迎接

三、要跟访客问好

四、鞠躬时眼睛要注视对方

五、对访客附上一句让您久等了。

六、记住访客的基本资料

七、引导访客到会客室

八、不可以貌取人

九、进会客室前先敲门

十、座次要分清

第二讲:女性职场语言礼仪

美国前哈佛大学校长伊立特曾说:在造就一个有修养的教育中,有一种训练必不可少,那就是优美、高雅的谈吐。交谈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在人际交往中,因为不注意交谈的礼仪规范,或用错了一个词,或多说了一句话,或不注意词语的色彩,或选错话题等而导致交往失败或影响人际关系的事,时有发生。因此,在交谈中必需遵从一定的礼仪规范,才能达到双方交谈信息、沟通思想的目的。

一、讲究语言艺术

准确流畅、委婉表达、掌握分寸、幽默风趣

声音优美:音调、音量、语速要拿捏适当

二、使用礼貌用语

问候语、欢迎语、回敬语、致歉语、祝贺语、请托语、道别语

三、有效选择话题

宜选的话题、扩大话题储备

四、学做最佳听众

要耐心、要专心、要热心

五、注意发问技巧

六、掌握闲谈技巧

第三讲:女性职场宴请礼仪

宴请是人际交往中促进关系发展的重要手段,请客吃饭不仅可以让宾主之间尽快熟悉,也能够扩大视野和圈子,快速拉近距离,消除摩擦。中国人素来喜欢在饭桌上说话,能够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表示关系亲近,通常也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和才华。

女性在宴请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个漂亮有气质的女人可以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是调和饭桌气氛的最佳人选。因此在社会和工作中,年轻女性都需要掌握一些宴请的礼仪,这对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和礼仪修养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入座礼仪

二、食用礼仪

三、饮用礼仪

第四讲:女性职场舞会礼仪

在各式各样的社交性聚会当中,若以号召力最强、最受欢迎而论,恐怕要首推舞会了。实际上,舞会也的确是人际交往,特别是异性之间所进行的交往的一种轻松、愉快的良好形式。舞会的所有参与者,在舞场之上均需检点个人的行为举止,注意自己的临场表现,参加舞会同其他社交方式一样,需要讲究礼仪。

一、舞会着装

小型party、大型正规舞会、配饰

二、舞场礼仪

邀人、不要轻易拒绝邀请、同性不宜共舞

第五讲:女性职场做客礼仪

做客拜访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际形式,也是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一种有效方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就是在这种有来有往中建立起来的。在拜访中,如果计划不周,到客户那里就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景,甚至出现尴尬的场面。

做客拜访礼仪

一、预约

二、应约

三、服装仪表

四、叩门按钮

五、进门问候

六、接受茶水

七、谈话要专心

八、辞行的机会

九、告辞的方式

十、进餐

十一、注意做客时间

第六讲:女性办公室日常工作礼仪

作为职业女性,想要得到上司的赏识和同事的接纳,办公室礼仪不能少,虽说每天都在同一屋檐下工作,但很多细节上的东西必须要注意。办公室是个很特别的地方,特别是对初涉职场的女性来说,了解一些办公室日常礼仪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因为在办公室里,不是你一个人在工作,要与大家和平相处,互不干扰,就要多多留心。

一、上岗礼仪

二、早安礼仪

三、上、下班礼仪

四、汇报工作礼仪

五、听取汇报礼仪

六、公务文书礼仪

第七讲:礼物的选择与赠送

在商务交往中,为表示合作愉快,加强两公司今后的联系,努力成为密切的商业伙伴,通常会选择送一些礼物以加强联系。这是常见的事。适当的礼品可以表达彼此的敬意和良好的祝愿。要使赠送的礼品达到最好的效果,就必须遵守有关的礼仪规范。

一、礼品的特色性

二、礼品的针对性

商业礼培训仪范文第5篇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为恢复周礼,孔子身体力行,并周游列国,创办私学,进行礼仪教育。要求儿子“不学礼,无以立”;同时也要求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礼的重要性,注重培养人格,以私学的方式大力开展礼仪教育。

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经逐渐成为官学的教材,礼仪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举孝廉”的选官制度,该制度志在选拔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人进入官场,为国效力。虽然在权力的演变中,察举多被垄断,世家大族互相吹捧,弄虚作假。但是它将礼仪间接的作为科举考核项目,促进礼仪教育的发展。

唐朝,太宗、高宗、玄宗在位时都很重视礼仪教育。唐太宗将《五经定本》、《五经正义》定为教材颁布天下。高宗朝,重新审定《五经正义》作为明经考试的标准。唐玄宗时期,玄宗两度亲临国学视察,并颁布《求儒学诏》,鼓励国民学习礼仪,修习经书,修身养性,怡养性情。礼仪教育给唐朝带来雍容大度、璀璨辉煌的文化成就。

宋明理学的发展,带来了礼仪教育的进一步完善。朱熹主导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并曾亲订洞规。《朱子白鹿洞教条》曰:“右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此来规范师生的言谈举止。

中国历史上的礼仪教育有其鲜明的特点:

(一)礼仪教育从启蒙开始

中国古代,一向注重启蒙教育,礼仪教育更是如此。《礼记・保傅》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等启蒙读物,并非单纯的识字读物,而是将礼仪的精神内容、形式行为,内化于字里行间,使儿童在识字的过程中,受到礼仪文化的熏陶,从小以礼正形、以礼修心。《三字经》凭其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富有教育意义的特点而广为流传。《千字文》中则有“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的要求。启蒙教育注重孩童的礼仪培养,朱熹《序》有云:“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之下,至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从小学习洒扫、应对、进退及五礼,培育有知识有文化、知书达理的人格。

(二)运用学规进行礼仪教育

中国古代的学校无论规模、等级、地域,都十分重视学规的制定。朱熹为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弟子职》、《圣谕广训》都明确规定师生的礼仪规范,但是其中有一特点:古代学规的内容详实,但不易于操作。

《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求学生知行合一,但是无法依此具体落实。《弟子职》中“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如果学生领悟能力不高,很难理解学规,也无法落实到具体行为,缺乏可操作性。

二、世界礼仪教育的对比与特点

世界礼仪教育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这里我们以英国、美国、韩国和日本为例,探讨东西方礼仪教育的情况对比与各自特点。

一、国际礼仪教育的一些共同点

礼仪教育不管在古今中外都是个一直延续的活动。尽管文化背景大不相同,但就礼仪教育来说,是有共同特征的:

1、都与自身文化具有极大关联性

英国的礼仪教育发展于基督教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的礼仪教育与美国的商业文化息息相关,韩国的礼仪教育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最为彻底的,而日本礼仪教育文化则融汇了古今东西的特点,体现了一种文化的糅合与再造。

2、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英美两国对儿童最初的礼仪教育都是在餐桌上完成的,父母会教导孩子吃饭要守规矩。在韩国,学校一般设有专门的礼仪室,以供学生学习和实践传统礼仪(比如茶道)。日本则是从小父母就会教导孩子一些简单的礼节,而一个日本人的一生都在对日本礼仪进行实践。

3、都强调循序渐进、逐渐渗透

西方反对强制灌输式的礼仪教育,注重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自己领悟到礼仪的真谛。在东方,礼仪教育大都是在一些繁琐的仪式中不断地观摩、演练中完成的。

4、都强调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三位一体”

礼仪教育少不了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三位一体”,即在礼仪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有机结合。家庭教育是礼仪教育的根基,完成了孩子的礼仪启蒙。学校教育是礼仪教育的通道,是礼仪教育的规范化阶段。社会是礼仪教育的熔炉,是检验和提升一个国家或个人文明程度的最佳场所。

三、各国礼仪教育之比较

(一)英国礼仪教育

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绅士教育”的思想,该主张成为英国礼仪教育的根基,主张培养符合资产阶级理想人格的绅士。在现代英国,这个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在家庭和学校中都有表现。

洛克指出,真正的绅士既要有上层阶级所应具备的道德修养,还要有资产阶级的实干精神,具有广博的知识才干以及强健的体魄。在培育绅士的过程中,礼仪教育必不可少。礼仪是绅士必备的品质,它使绅士懂得人情世故,是绅士周旋于上流社会的必备素养。洛克的礼仪教育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以内在修养为主要内容,二是以社交为主要承载。

第一,成为绅士,首先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礼仪训练。只有保持良好礼节修养,才能在人前显的得体。“谦恭有礼的态度既不会遮掩他们的才能,也不会减弱他们的理由的力度;反而可以使它们引人注目,使他们所说的话占尽风头。”第二,礼仪的本质是对人际关系的调节,因此礼仪的外在表现必然是在家庭人伦或是社会交际上。英国文化是一种普世文化,这决定了其礼仪外在社交大于人伦。绅士在社交中,要有优美、有力量的动作,还要有优雅的方式和态度。且礼仪不能过于繁琐和不合时宜,那会使别人感到愚蠢和固执。

在教育方法上,英国的礼仪教育重视奖励和惩罚的运用。一般家庭中,5岁以下的孩子不准与大人同桌吃饭,不允许挑剔吃穿,必须懂礼貌,说话客气,不准欺负幼小,学会忍耐和自我克制。孩子的大哭大闹从来不会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同情,甚至会招来训斥。

(二)美国礼仪教育

美国礼仪文化源于英国,又结合实际形成了一种独特文化。在礼仪教育方面,美国人既以英式绅士为楷模,又比后者更简洁随意。这种美国的绅士,去除了英国绅士的繁文缛节,更注重社交的实用性。美国人抱着这种实用主义精神,用几百年从无到有创立了一个超级大国。这种实用主义也表现在了美国礼仪文化与教育中。

在实用主义指导下,平等成为美国社交礼仪的基础,具体体现在父子平等、长幼平等、上下级平等上。交往中,美国人尊称对方教授、将军,但绝不称呼官衔、职位,以免破坏了这种平等。另外,美国的社交礼仪也体现着商业社会的特征,如尊重私有财产和个人权益、推崇法治社会、倡导诚实守信等。美国礼仪教育有如下两个特点:

1、去阶级化。美国在平等原则的指导下,使绅士教育中的阶级性得到弱化。美国礼仪教育是一种公民教育,前者是后者的延伸。从宏观的公民知识,再具体到每一个人如何成为合格的公民。在公民教育中,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其中的方方面面。

2、与现代商业文明相结合。在美国礼仪教育的实践中,美国的商业文化也深深渗透其中。一些与商业活动相关的社交礼仪,如餐桌礼仪、称呼礼仪等很早就教给小孩,并在实践中不断练习。

(三)韩国礼仪教育

韩国是儒家文化圈中最儒家化的国家。自儒学传入后,深深影响了其国民精神、伦理关系和生活秩序。当代,因为国家人民的重视,韩国传统文化大量保留了下来。比如至今保留了成均馆的释奠礼,其仪式完全遵从古代的习惯。在家庭伦理中儒家影响更是随处可见。如在春节时,家族中的人都要赶到长子家,参加供奉祖先的“茶礼仪式”。

韩国的礼仪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最明显的。儿童从小就要受到来自家庭的传统伦理道德的熏陶。韩国特别重视孝道的培养,通过家庭礼仪、“忠孝教育”讲座等来进行孝道教育。在学校,韩国有完整的礼仪教育体系。从小学到初中设有道德课,高中设有伦理课,大学中设有必修的教养课。在社会,韩国是一个重视国民精神教育的国家,在全社会开展“秩序教育、亲切教育、清洁教育”。

韩国礼仪教育的特点。第一,韩国礼仪教育的重心在内在的道德,而不在外在技能和仪态行为的培养上。这跟英国绅士教育不同,后者的修养是通过长期技能学习和仪态训练得来的,是自外而内的;而韩国礼仪教育是通过培育优良品质去影响外在,是由内而外的。第二,韩国礼仪教育的着力点放在了伦理关系上。从家庭习俗到国民精神教育,无不是对一个国家伦理体系的有机调整,是对伦理关系的体现和维持,这不同于英美社交礼仪,是一种伦理道德礼仪文化。

(四)日本礼仪教育

日本礼仪文化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封建社会日本就将儒家伦理同武士道精神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明治维新后,欧化的日本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融合了西方的礼仪文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礼仪文化。

日本礼仪的特殊性源自于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吸收,这种包容与吸收使得日本礼仪文化同时具备东西方礼仪的特点。它既注重传统道德的培养,也注重举止的得体;既注重礼仪伦理上的重要性,也注重礼仪在社交上的应用。首先,日本属于儒家文化圈,日本礼仪也把道德放在核心位置。日本人的道德更多体现在个体服从整体而达到整体的和谐上,具体表现就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当今的日本人普遍敬业,这是武士道在日本当代的体现。日本人也注重外在的修养,做事要先想是否给别人添麻烦,平时交谈喜欢使用自谦的语言,这都得益于从小所受的礼仪教育。日本礼仪体现在伦理道德上主要表现在长幼有序、上下有秩的整体和谐上,前辈要关心体谅后辈,后辈要对前辈服从和尊敬。日本礼仪教育在社交中也有大量的应用。家长从小就教孩子说些简单的礼仪用语,并教孩子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小学礼仪是必修课,培养学生待人接物的礼仪。参加工作前需要接受岗前培训和礼仪训练,从衣着、鞠躬角度、讲电话的口气到怎样的带路和开门、如何与主管谈话等都有一定规矩。

四、中国当代礼仪教育的现状与启示

我们采取多种调查方法并结合社会认知和自身认知,对我国礼仪教育的现状做了相关的分析整理。

我们共投放了1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4份,问卷随机发放,学生占调查人数的多数。

首先,让我们从整体上看一下人们对于当今社会礼仪现状的大体认知:

(1)人们对当代中国礼仪素质水平的大体认知情况:

由图可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认为我国的礼仪素质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只有约百分之十的人对我国的礼仪素质水品持乐观态度。

(2)对于人们是否认为当今社会存在礼仪缺失现象:

由表可见,将近92.86%的人认为我国存在礼仪缺失现象。

可知,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的礼仪现状不容乐观。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仅仅局限于这种“不容乐观状态”的认知,却并没有深入了解这种缺失到底缺失在哪里、缺失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来面对这种缺失。我们小组的课题目的便是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并深入探讨礼仪教育的现状及未来。

1、缺失现象的具体表现

缺失现象表现在很多方面。在当今社会中,不文明现象也屡见不鲜,比如乱扔垃圾、闯红灯、公共场所衣着不整、随地吐痰等,在此,我们将这些不文明现象进行了简单分类:言语交谈、行为举止、心理思想、其它。对此,我们进行了集中率调查。

由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人认为礼仪缺失现象在行为举止方面尤为突出。

这种礼仪缺失集中在行为举止方面是有一定原因的,一个人的外在仪态表现基本都是通过行为举止来实现的,因而,礼仪的缺失在行为举止方面的集中体现也是可以理解的。

2、缺失原因分析

要想探讨、改善礼仪缺失现象,便要清楚地知道礼仪缺失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我们先看一下调查结果:

在多数人看来,社会风气的影响是礼仪缺失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同时,我们通过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了解到,对于礼仪的培训、教育机构是没有相关搜索结果的,在诸多的分类中,并没有相关礼仪的统计和信息,政治、经济相关内容却占据了大部分!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本身可以归结为教育一类,由此,调查结果所显示的礼仪缺失现象的最重要问题便是教育问题了。

那么,为什么人们更多的认为是教育影响了礼仪的缺失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人们对礼仪的了解来源:

对于人的成长来说,家庭和学校是两个重要的阶段,因为人们三观的形成及知识获取的时期基本都是在学校和家庭中度过,而在学校和家庭中就免不了面对教育的问题,有人也将家庭视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因此,教育中对礼仪问题的缺失是社会中造成礼仪缺失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教育问题之外,社会风气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社会风气的改变是以我们个人的改变和国家态度的改变为前提的,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然我们短时间内不能改变这种风气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从这方面下手来解决问题。

另外,个人的觉悟问题也是造成礼仪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下是调查结果:人们对自身礼仪情况的认知:

对他人礼仪情况的认知: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自身评价在良好及以上的百分比是74.4%,对身边人的礼仪水平评价在良好及以上的百分比是57.59%。对比这两个数值,人们对于自身的礼仪水平评价是高于对身边的他人的评价的,那么,如果将身边的他人换成全国范围内的他人呢?结合我们之前列出的人们对当代中国礼仪素质水平的大体认知情况的调查,人们认为我国礼仪素质水平在中上及高水平的人数仅占9.77%,而9.77%与74.4%的差距又是远远地高于57.59%和74.4%的差距的。也就是说,如果以一个人作为一个圆的圆心,那么离圆心越近,人们就认为礼仪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我们将人们这种对于礼仪水平的评价心态称之为“离心心态”,这种心态显然是不正确的,所以,人们自身的觉悟并不真切,对于礼仪的评价也是存在盲目的。由此,个人的觉悟不高也是导致当今社会礼仪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我国当今礼仪缺失现象的原因主要变现在三方面:一是教育的缺失;二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大环境下对礼仪的表面重视;三是个人的觉悟不够高。

3、如何面对礼仪缺失

前面说到,不同国家的礼仪教育都与本国的文化相联系,虽然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而成的文化底蕴在大国政治和资本经济的入主之下渐消渐淡,但是我们仍旧脱离不了本源文化的影响,因而,若想在在当今社会重提礼仪教育便不能舍弃过去。同时,礼仪的全面缺失要求礼仪教育要做到家庭、学校、社会需要做到三位一体,因此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

(一)家庭

纵观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启蒙教育至关重要,对当今社会也有着极大地启示意义。启蒙,即开启蒙昧以明事理,要求我们紧抓家庭的启蒙教育。

家庭层面,我们可以恢复一些传统的礼仪文化,让人从小就生活在礼仪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是最好的礼仪教育。恢复传统的礼仪文化。一方面是从精神层面,每一个家庭从小对孩子进行“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伦理观念教育,让孩子从小重人伦、讲孝道。这种精神层面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榜样作用以及不断地教导。另一方面是具体行为方面,我们可以恢复一些传统的家族礼仪,这些家族礼仪大到传统的家族仪式(如冠礼、祭礼等),小到日常的传统礼仪守则(如见面礼、问候语等),都可以在筛选改良后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成为具体的礼仪行为,进一步形成我们的礼仪文化。

(二)学校

无论是英美的绅士教育还是日韩的伦理教育,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在当今中国,礼仪教育却在学校教育中踪迹难寻,故而需要学校礼仪教育的回归。

(1)建立一个完整的学校礼仪教育体制。

从幼教、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要设立礼仪必修课,教学内容可以从日常具体的礼仪行为一步步扩展至深层次的礼仪理论教育,使学生可以从小受到系统的礼仪教育。

同时,我们就该如何弘扬礼仪文化进行了调查:

由此可见,多数人对设置礼仪必修课是表示认可的。

(2)在学校的礼仪教育要重实践。

各阶段的学校都可以通过设立礼仪室、举办礼仪教育活动、制定校规等让学生学习、实践礼仪(传统的和现代的),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礼仪的认识,能够做到传统礼仪与现代商务礼仪的结合,礼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达到个人较高的礼仪修养和社会良好的礼仪风气。

(3)提高教师礼仪素质,从教师角度加强礼仪重视。

我们对教师礼仪状况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可见,老师对于礼仪的要求并不严格,那么又怎么来要求学生呢?从教师的角度来入手也是有可行性的。

(三)社会

要从社会方面来解决礼仪缺失现象,就必须大力弘扬礼仪文化,前文中对如何弘扬礼仪文化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也表明,礼仪文化的弘扬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我们这里不再赘述教育,而从国家层面来看如何应对礼仪缺失现象。

(1)国家应重视礼仪,积极发展礼仪教育。

(2)大力宣传礼仪文化,充分利用国家的社会职能,与媒体做好协调。

(3)颁布相关礼仪指导规范,必要时可尝试将礼仪与法律相结合,以法促礼。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坚持不懈,一定可以再冠以“礼仪之邦”的荣誉屹立于世界。

[参考文献]

[1]白燕论美国实用主义的社会礼仪文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5):55-59.

[2]林瑶东西方国家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借鉴[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2):115-118.

[3]刘云略谈日本的礼仪教育[J].琼州学院学报,2010(2):123-125.

[4]牟兰家庭、学校、社会――礼仪教育不可缺少的三维空间[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73-78.

[5]肖光华洛克的礼仪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12-20.

[6]俞亚芹韩国重视礼仪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1):46-48.

[7]赵思源、万莉、卓艳辉、王双亚、张仁静、张秀梅、张孔雪、王道好唐朝的学校[R].

[8]张良才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及现代价值[J].齐鲁学刊,2000(4):100-103.

商业礼培训仪范文第6篇

关键词:航空服务; 比较;特色

Abstract: safe, fast, comfortable are the biggest features of air transport, the crew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to reflect this characteristic, but also directly window to the air transport services to facing the passenger. Meter image, manners, attitude, and service skills of flight attendants are not only represent themselves and airlines, and also on behalf of civil aviation and the country's image and dignity.Key words: aviation services;; Features

中图分类号:F5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安全、快捷、舒适是航空运输的最大特点,乘务工作是实现和体现这一特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航空运输中直接面对乘客、服务乘客的窗口。空乘的仪表形象、言谈举止、服务态度、服务技能等,不仅代表着自身和航空公司,还代表着民航和国家的形象与尊严。

国外航空公司服务礼仪发展近况

国内外航空公司的乘务服务礼仪,基本原则都遵循国际通用礼仪规范,但为了凸显品牌各个航空公司又各具特色。

在国际范围内,许多旅客选择航空公司,主要看一个航空公司的品牌声誉,可以说,是航空公司的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旅客的选择。一些大型航空公司如英国航空、大韩航空、新加坡航空、西南航空,无一不是因其巨大的品牌影响力而赢得了亿万旅客

韩国航空与新加坡航空均是亚州航空的领军人物,大韩航空以“完美顾客服务”跻身于全球十大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是世界民航业界公认的全球盈利最高的航空公司之一。能够取得如此殊荣是公司全体员工同心同德努力进取的结果,是企业重视企业文化的结构,尤其是空乘服务方面。

服饰

2005年,以“更换新制服”为起点,大韩航空开始以崭新的风貌迎接全球乘客。天蓝色和浅褐色为基本色调的女套装制服,更加衬托出女性的优雅、柔和,飞行员的制服则以深蓝色为基本色调,给人以安全感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活力。所有的制服均出自世界级服装设计师Ferre先生之手,足见大韩航空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航空公司以及坚定地实现“完美顾客服务”的决心。

1972年公司成立时,新航就聘请了法国高级时装设计师PierreBalmain为空中小姐设计了一款独特的马来沙笼可芭雅服装作为空姐制服,这款服装后来也成为新航最著名的公司标志。以至于1994年作为第一个商业人物陈列在伦敦的杜莎夫人蜡像馆。

2、空乘培养特色

为兑现“完美顾客服务”的承诺,大韩航空提出了“家一般温馨”的服务宗旨,努力将服务精细化。所谓“细节彰显专业风范”,大韩航空正是从细节入手,集中资源更新设备、创新服务,借此来全面提升乘客的舒适体验。

新航的目标是在航班服务的每一个方面总要比竞争对手好一点。新招聘的空姐要经过4个月的培训,比其他任何航空公司的培训时间都要长。空姐的培训不仅包括职责、技能、技巧方面,还包括软性的技能,如人际交往,沉稳的心态,应对苛刻乘客的情绪技巧等,“新航小姐”已经成为新航服务的标志。高层管理者们经常说 “培训在新航仅次于信仰,居于第二位

我国航空服务理念

东航空中服务始终以诚信、微笑取得广大旅客的亲睐。她们承诺:空中凌燕每天以最灿烂的微笑迎接每一位旅客,所有航班每一位乘务员佩戴“阳光使者”徽章为您服务,将最真诚的笑容奉献给您。

覆盖日、韩航线的“本土服务”东航为使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空中推出“本土服务”。在日、韩线,我们选聘的日、韩籍乘务员将佩戴明显标牌与您进行亲切交流,排除语言障碍,并提供满意的服务。

“私密空间”的五星标准服务。在整个航程旅途中,您将拥有一个清香、清洁、清亮的“私密空间”,我们将以“五星”标准服务使您经历一次轻松、愉快、舒适、满意的空中飞行

“中华韵、东方情”节庆服务,时逢“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国定节假日,所有上海始发航班将由乘务员着唐装迎客、服务,布置喜庆客舱,展示民族风采,向旅客表示节日的祝贺与祝福,使旅客感受旅途节日的气氛与“亲情”的温馨。

“幽雅客舱,体贴服务” 当您在幽静的客舱中休息时,乘务员会给予您体贴的关注,在您前排座椅背后贴上“温馨卡”,确保乘务员能够在您醒来后及时提供服务。

“客舱巡视,及时应答”服务。每一航班,乘务员将加强客舱巡视,为旅客及时提供服务。提供饮料间隔不超过40分钟(特殊情况除外);对您的呼唤铃应答不超过2分钟

如果说管理与安全是厦航展翅高飞的“一体两翼”,那么服务便是厦航长久保存的保障。尽管厦航公司规模还未能与三大航空相抗衡,但其坚定不变、执行有效的“以诚为本、以客为尊”的服务精神,已获得业内广泛认可。随着2010年厦航“十一五”的完美收官,其一流服务品牌也凸显于众。

 航空服务延伸至其他服务领域

航空规范服务为企业和行业所提供创造的经济社会效益、服务效益、形象效益以及竞争效益,对经济社会其他服务领域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影响作用。如金融、保险、证券金融行业以及其他行业,为规范和提升其前台人员的礼仪规范和服务,创新特色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银行也是越来越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能否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独树一帜,不断发展壮大,因素固然很多,其中,良好的品牌形象无疑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的金融市场竞争是一种形象竞争,银行树立良好的形象,因素很多,其中高素质的员工,高质量的服务,每一位员工的礼仪修养无疑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证券、银行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在服务中,只有把品牌效应和优良的服务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客户满意的效果。 优良的服务与人的举止行为有关,与银行员工服务质量的技能技巧有关,更与她们的礼仪修养有关。员工的礼仪修养不仅体现了一个行业自身素质的高低,而且反映了一个银行的整体水平和可信程度。 如果每一个工行人都能够做到接人待物知书达礼,着装得体,举止文明,彬彬有礼,谈吐高雅,就会赢得社会的信赖,理解,支持。反之,如果大家言语粗鲁,衣冠不整,举止失度,接人待物冷若冰霜或傲慢无礼,就会有损银行形象,就会失去客户,失去市场,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商业礼培训仪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企业仪式作为企业文化的外显形式,以集体行为的结构化和稳定的模式特征,使企业活动惯例化,充分体现出企业的价值观所在,烟草企业也不例外。在烟草企业中,企业仪式同样使“看不见”的企业文化转变为“看得见”的具体行动,体现出烟草企业的“两个至上”核心价值观,使员工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企业文化的“隐性”教育,不仅深化了对企业理念的认知与理解,而且产生一种对企业强烈的归属感。

一、企业仪式的重要性

1.仪式文化

在东西方文化中,仪式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自古被称做礼仪之邦,礼乐仪文一直是中国古典人文主义的重要内容。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认为学习“礼”与成人是不可割裂的关系。我国《周礼》把王朝的礼仪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大类,《仪礼》则把“士礼”详尽地分为:士昏礼、士相见礼等十七类。仪式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文化仪式活动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企业文化的理念,正是通过各种文化仪式活动得以体现。

2.企业仪式的含义与种类

企业仪式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标准、一定的程序进行的有序活动,是企业文化的具体外显形式,以集体行为的结构化和稳定的模式特征,使企业中的某些活动固定化、程式化。企业仪式在企业生活中指导着人们的行为,事实上,这也是企业的基本文化价值观的现实体现。在每种仪式背后,都有一个体现了文化核心理念的寓意。企业仪式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标准、一定的程序进行的时空有序活动。企业文化中的仪式包容范围很广,其中有工作仪式、管理仪式(包括各种会议)、社交仪式以及各类庆典、奖励仪式等。至于聚餐、聚会、晚会,郊游、体育活动等也都带有仪式含义。仪式不要僵化而要因地制宜,要有利于传达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可以自己创造出新的仪式。

仪式可以把企业运作和员工生活里发生的事情戏剧化,借以弘扬企业价值观,从而强化自身的企业文化。抽象的价值观往往要借助于仪式而变成生动、具体、可遵循和操作的东西,缺乏仪式的表达方式,企业文化往往会变得僵硬呆板和难以捉摸。分布于日本国内外的20万松下职工,每天早上上班时唱晨歌,背诵“松下精神”,下班前唱晚歌。通过这些仪式,昭示了公司的价值观,增强了员工的归宿感和自豪感,从而使企业文化真正“活”在员工心里。精心设计的企业仪式用同一个主题贯彻整个活动,将理论性的、抽象晦涩的价值观等企业文化语言转化为形象生动、有形可见的行为,在一种或庄严、或欢乐、或热烈、或随和的情境氛围中,让员工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隐性教育,深化对企业价值理念的认识、理解,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企业仪式强调一定的程序、步骤、规矩和特殊的要求。如果仪式组织得十分紧凑、有序、意义深远,可以使员工从中认识到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如果仪式组织的程序严密而又创意十足,则能让员工认识到公司对于“创新”的规范要求。

美国学者特伦斯·迪尔与艾伦·肯尼迪在《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一书中,将企业仪式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工作仪式:管理者和员工们每天所做的很多严肃的工作本身也是仪式,工作仪式本身不会直接产生作用,但因为它们提供了一种安全感和共同身份的认知,并为日常的平凡活动赋予了某种意义。

管理仪式:在企业中,管理者组织的重要会议就是最重要的管理仪式,包括会议的频率、会场的布局、参会人员的座位排序、出席会议者的组成与数量,以及一些会议的具体操作等。会议的目的不总是为解决某些问题,会议为管理者提供了机会来展现一些企业中的事件,从而凸显出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和信念,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团结心。

奖赏仪式:企业员工在工作上表现出色,体现了企业追求的价值观,企业就会进行宣传,通过某种场合或方式,强调企业价值观的重要性。比如,企业组织的年度优秀员工与集体表彰大会等,通过这种奖赏的仪式,激励员工学习先进。

3.企业仪式的必要性

企业通过企业仪式可以把企业运作和员工生活里发生的事情现实化,使抽象的价值观借助于仪式而变成生动、具体、可遵循和操作的东西。

松下电器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成为诸多知名大学商学院教科书中的典型案例,更是世界各地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竞相学习的典范。我国知名企业海尔会定期举办诸如表彰大会、员工大会等仪式,在这些企业仪式上不断地重复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在仪式上,公司会奖励表现好的员工,为其他员工树立榜样,起到先进示范作用。在仪式过程中产生的认同感及其英雄意识促使员工内心得到极大的展示和满足。

如果缺乏富有表现力的事件,任何企业文化都会消亡。没有了仪式与庆典,企业重要的价值观就难以对员工产生影响。每一个优秀的企业及其管理者都应该懂得,创造一套适合本企业的仪式和庆典,可以使企业文化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为企业带来切实的效益。

二、企业仪式在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烟草企业文化的发展,是随着行业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政策的实施而发展起来的。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红塔集团、将军集团、长沙卷烟厂、常德卷烟厂等一批企业成为烟草企业文化建设先行单位,随着国家局党组制定下发了《中国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纲要》,组织落实了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试点工作,举办了企业文化建设培训班,烟草行业性企业文化建设从此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烟草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充分重视企业仪式的作用,利用好企业的各种文化仪式活动,使之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种外在形式,比如,作为烟草商业公司,在针对工业企业时,就要做好工商协同仪式的各种准备,包括对工业企业的接待仪式、工作仪式等;在针对烟农时,就要做好烟农培训等仪式的工作;在针对零售户时,就要做好专卖执法的工作仪式以及沟通仪式等工作,密切与零售户间的关系,做好服务工作;在针对内部员工时,就要做好组织沟通、奖励等仪式,传播企业价值观,培养员工的凝聚力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认真组织、精心策划这些仪式的场景和主题,营造良好的仪式氛围,使员工从中受到充分的感染和教育。在企业仪式建立起来后,要有持续性,这样才会使广大员工形成一种企业的文化习惯,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企业仪式增强企业员工的内部沟通

烟草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了传统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并逐渐形成一种企业的沟通仪式,这种互动的沟通仪式影响着企业中的各种关系:领导与员工、老员工与新员工、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等,明确告诉员工们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下应该如何打交道,甚至是在开会时哪个人第一个发言,由谁来结束谈话等等。这种不成文的沟通仪式,在企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成为一种规则,这些规则让员工们清楚自己在企业中的“角色”,强化了员工在企业中的身份认同感,也为如何与企业中的其他成员沟通奠定了基础,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内部的沟通。

2.企业仪式培养企业员工产生强大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向心力

企业仪式中的各种细节影响着员工的行动。员工新进企业后,企业相关部门都会有关于新人的欢迎仪式与培训工作,当新员工参与其中时,对于欢迎仪式会产生一种身份认同,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企业大家族中的一员,开始融入到企业生活中去。而新人在参加入职培训的项目中,企业相关负责人会对新人进行工作准则方面的介绍与具体工作的讲解,这种仪式有助于员工明白今后的工作内容与工作目标,培养员工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与向心力。

在每年的烟草企业年会中,企业全体员工欢聚一堂,在企业领导对当年的企业经营发展作总结讲话后,员工们对企业的发展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发现自己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员工的自豪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对企业向心力。在年会的庆祝节目中,员工们更是展现出自身的风采,体现出企业独有的企业文化特色。全体员工通过这些企业仪式,激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

3.企业仪式有助于维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正常秩序

企业仪式也是具有较强约束力的行为,因为无论何种企业仪式都有着一定的程序、步骤和要求,员工都必须遵从于企业仪式的规则。规范化的企业仪式可以使员工行为统一、有序。比如,在烟草企业中,每季度都会开展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及时学习国家与行业的相关政策,这种制度化的理论学习可以形成一种无形的控制机制,不断地促进各单位员工对行业的忠诚意识,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到国家与行业发展的历程,形成行为上的约束力,通过这种管理仪式,有利于维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正常秩序,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理论素质水平。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企业仪式绝不是简单地走形式,不是形式主义的表现方式,而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企业领导者必须对此有充分且正确的认识,充分重视企业仪式的作用,要对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组成要素要了如指掌,通过对文化仪式的关注,将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与员工联系起来,从而使员工广泛接受。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企业仪式的作用,并积极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邢鸿飞,胡河宁.仪式文化:企业组织传播的象征性标志[j].今传媒,2007,(8).

[2]特伦斯·e·迪尔,艾伦·a·肯尼迪.新企业文化[m].孙健,黄小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商业礼培训仪范文第8篇

《奥运经济与商机策划》

作者:本书编委会

出版:银声音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

2008中国经济的最大金矿是“奥运经济”。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把握机会就是把握成功。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把握奥运商机的书,它揭开了百年奥运赚钱的秘密。它急企业/公司主之所急,提供了一整套趋利避害的方略。涉及范围非常广,其中包括信息产业、互联网业、房增长业、建筑行业、商业服务业、环保业、文化产业、教育业、体育产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餐饮业、人才培训业、邮政行业、保险业等。

想从“奥运经济”挖走一桶黄金,请阅读此书!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

作者:刘淇主编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1

为抓住用好奥运机遇,推动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在申奥成功不久即决定开展北京奥运经济研究。多年来,市委、市政府组织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调动社会多方面力量,对此课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一书正是全体研究人员的智慧结晶。我希望社会各方面今后能更加关注和深化这方面的研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办好2008年奥运会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设性意见,努力推动首都经济在新世纪的腾飞。(刘淇)

《财富的机会》――解读2008中国奥运财富全景

作者:黎新平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1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奥林匹克运动曾经缔造了多少传奇的财富故事?洛杉矶、汉城、巴塞罗纳……这些城市享有巨大的国际性声望,是因为曾经主办给亿万体育迷带来激情的奥运会;可口可乐、柯达胶卷、阿迪达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这些象征着权力和财富的巨型跨国公司,也与奥林匹克运动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像尤伯罗斯、佩恩这样的人,更是因为在奥运商业的杰出运作中而成为财富英雄;至于那些默默无闻的在奥运幕后努力工作、把握机会的企业和个人,更是不计其数。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将会给北京和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而正是在这种变化中蕴藏着无限的商业机会和赢利前景。尽管,奥林匹克运动所引发的巨大商机属于每一个人,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识别、把握和充分驾驶这种机会,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深刻地领悟奥林匹克运动的经济学。在一场与时间、机遇和人的比赛中,谁能最后胜出、成为真正的奥林匹克冠军?

《奥运礼仪》

作者:石咏琦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7-1

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会,也是文化的盛会。因此,每一个承办城市都会不遗余力,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强建设,北京也不例外。2008年,中国将成为奥动会的主角,届时,人们不仅会关注中国能获得多少枚金牌,同时也关注中国人的接待与服务水平。

中国自古以来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国人的谦逊有礼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但是,不可否认,时至今日,一方面中国的某些传统礼仪文化未能得到传承,另一方面,我们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礼仪还很陌生。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举办一场完美的奥运盛会,迅速提高国民的礼仪水平是当务之急。

北京2008年奥运会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本书作者、著名礼仪培训师石咏琦女士也希望奉献一点自己的心力,她从工作生活两方面入手,全面介绍东道主必须了解的各种礼仪。本书既可以作为奥动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礼仪培训教材,又可以作为普通大众尤其是广大服务业人员提高礼仪水平的实用宝典。

《奥运赞助谋略》

作者:蔡俊五杨越 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0-1

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如何搞好奥运赞助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课题。奥运赞助是一个纷繁复杂,牵扯面比较广的系统工程。机遇与挑战同在,辉煌和风险并存、除了赞助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媒体与中介机构的大力支持外,还需要理论的探讨和研究。作者多来年从事体育信息、理论研究,特别是在体育赞助方面积累了很多有益的资料和经验。该书参考国外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并且结合我国国情对奥运赞助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论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有助于丰富人们的奥运赞助知识,对于提高奥运赞助的效果和技能有一些启迪。

商业礼培训仪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酒店;礼仪文化 ;构建;

礼仪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礼仪文化对国家尚且如此,企业又何尝不是呢?对酒店企业来说,随着酒店服务领域的逐渐扩大,业务交往增多,尤其是涉外服务的逐年递增,酒店除了具备优质精良的硬件设施,幽雅别致的舒心环境,专业的服务水准,还必须了解如何与服务对象相处的规范。这就要求酒店企业自身的礼仪文化建设达到一定的高度,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交往的需要。

一、礼仪与酒店文化

礼仪存在于社会一切交往活动中,在《辞海》中解释“礼”的涵义是本谓敬神,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礼既表示敬意和隆重而举行的仪式,也泛指社会交往中的礼貌礼节;对“仪”的解释为“法度标准”。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交往中逐渐形成,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从礼仪性质的来注解: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礼仪是一种交际方式和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的适用艺术;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沟通的技巧;礼仪是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是接人待物的一种惯例;礼仪同时也是一种形式美,是人心灵美的必然外化。

相传欧洲最初的酒店设施始于古罗马时期,此后酒店行业经历了古代客栈时期、大饭店时期、商业饭店时期等阶段,随着世界各国各地旅游业迅速发展,酒店业进入了现代新型饭店时期。酒店礼仪文化也应运而生,伴随着酒店业管理制度的完善,酒店管理体系中的礼仪规范也逐步确立和发展起来。按照礼仪文化的性质划分,酒店礼仪文化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表现:其一,酒店企业礼仪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这是每个酒店固有的特色;其二,酒店企业礼仪文化的制度化形成,即对客服务的惯性形成,这是每个酒店的刚性要求;其三,酒店企业礼仪文化的行为方式,这是每个酒店的外在表现;其四,酒店企业礼仪文化的形象塑造,这是每个酒店的标志性体现。核心价值观念文化是酒店企业礼仪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源泉,指引礼仪行为的发展方向,处在最核心的深层次;制度文化作为酒店礼仪文化发展的保障,规范礼仪行为,处在较外层;礼仪行为是酒店企业礼仪文化的主体,是礼仪文化最显著、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处在外层次;最后礼仪文化的形象塑造是体现当代酒店企业的精神风貌和人文素养的表现,是酒店企业礼仪文化的最外层次。礼仪文化中的礼仪价值观、礼仪制度都是促进礼仪行为、礼仪形象塑造的改善和提高的重要因素,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酒店礼仪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酒店员工礼仪知识的匮乏。

当前酒店行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酒店员工学历层次较低,人力资源集中,一线员工多数来自周边农村,一半以上的员工学历还是初中、中专文凭,大专和本科甚少,这就导致整体水平上的基本素质、文化底蕴较差。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员工不了解国外宾客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外宾忌讳的事情,导致宾客不满意的事情时有发生。“100-1=0”服务理念已经成为酒店业不争的理念。

(二)酒店员工对客服务行为不当。

即员工在为顾客服务过程中应作遵守的服务理念、服务语言、服务态度、服务仪表、服务技能、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纪律及为客户提供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站、走、坐等基本素质不到位。从礼仪文化的角度分析,员工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有“仪”,而没有“礼”,员工职业培训学到的只是形式和表面,并没有深入理解企业礼仪文化所包涵的内容,对于有形、规范、系统的礼仪文化是需要通过酒店内在核心价值观的人文关怀的体现与尊重。良好的酒店形象,更能够塑造顾客欢迎的服务规范和服务技巧,并且让服务人员在与顾客交往中赢得理解、尊重和信任。学习和运用礼仪,已不仅仅是自身素质修养的需要,更是提高企业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正可谓双赢。

(三)酒店礼仪文化的渗透性不强。

酒店员工每年都需要进行培训,但是在培训中发现,很多酒店流于形式,对酒店的历史、未来发展、酒店的特色及本酒店的优势讲解都很短浅,再加上酒店员工的流动性较大,员工培训反反复复,因此,很多酒店的培训就会没有计划性,对员工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性,导致酒店企业文化传承不畅,礼仪文化就仅限于能模仿、会做、动作到位就可以了,但都不知其所以然。这也必将会导致酒店的企业文化无法真正的体现出来。

(四)酒店企业自身的礼仪文化定位不清晰。

酒店企业在推行相同的礼仪文化模式时并没有仔细去研究其礼仪文化酒店业的情况、具体发展战略与特色。酒店推出的礼仪文化产品与服务也仅仅局限于“头脑风暴法”的构想。这样显然是重复建设的一种表现,长期持续下去必然会导致恶性竞争,不利于整个礼仪文化产业的发展。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酒店礼仪文化在形成礼仪文化特色前没有展开全面的市场调研,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需求掌握不够,以致酒店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不能有效结合消费需求的情况,这种使企业很容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败。

三、构建现代酒店礼仪文化

(一)加强礼文化的思想教育,构建酒店礼仪文化机制。

强化礼仪观念,以规范的协作融洽的礼仪规律作为从酒店制定整体政策发展方针,武装酒店员工的个人思想。

1.必须改变酒店管理层在礼仪文化上的观念。作为酒店的管理者首当其冲要认识接受酒店礼仪观念,还要把礼仪文化运用到酒店的管理政策与运行标准中去,融企业常规战略管理与文化管理于一体。只有酒店管理者的礼仪观念根深蒂固,通达明白,才能高效传达酒店的礼仪文化精髓,才能有效的建立执行酒店礼仪文化。战略制定时要突出强化酒店领导者的礼仪文化意识并使其贯彻到酒店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去。所以,酒店管理者需要立足工作实际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倡导有效的礼仪文化竞争的新思维,管理阶层首先要武装正确的礼仪文化理念,并不断培养酒店员工的思想意识。

2.要让酒店员工从思想上形成酒店礼仪文化的共鸣。酒店的礼仪文化构建需要酒店员工深入了解酒店礼仪核心价值观念,并切实运用到个人自身的工作实际中去。一般而言,提高酒店员工的礼仪文化理念,可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培养礼仪文化理念要有选择性,侧重强调青年人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遵守规章制度意识;其次,要科学合理的传授礼仪理念,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待礼仪观念的形成,不断在实际工作中帮助解决员工的问题,加强员工礼仪服务的理念;再则,礼仪观念需要润物无声渐渐形成,通过酒店的内部刊物酒店文化网站等途径形成员工深入学习的氛围,构建员工有序协作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提高员工自觉的礼仪文化观念;最后,酒店企业应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必要时对员工的行为实施奖惩,赏罚严明是管理的巨大动力,对酒店各层次员工加强相关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礼仪文化修养,因为员工是酒店企业任何一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完善的礼仪文化将成为酒店企业职业化、规范化管理和国际化程度的标志。

(二)制订酒店礼仪文化的各项规章制度。

融酒店员工礼仪文明交往与日常工作为一体,并在日常岗位管理中实施。礼仪价值观是心理基础建设中最基本的任务,“一言一行”是礼仪文化交际表达的载体,主体的施礼、客体的受礼,无论在何种环境下,其礼仪规范都是通过员工的言行举止来表达。酒店应提升其信息技术水平,强化内部各种信息的及时沟通,提高文化生产软实力。

1.依据酒店的实际情况,由酒店人力资源部制定酒店礼仪制度,请礼仪培训师向员工传授礼仪的规范,并担任具体执行礼仪制度的责任人。酒店的质监部门要把酒店的礼仪制度纳入到监督范围之内,保证切实执行。酒店的礼仪文化管理高层由酒店高层领导兼任,主要是监督和全员执行酒店礼仪制度,将酒店礼仪文化运行中的重要事件处理工作,才会真正切实的把酒店礼仪制度落实到位。

2.酒店礼仪文化需要从酒店所出台的各项礼仪规定和制度去体现。当前酒店行业的规章制度大同小异,但细化到各个酒店中去就不尽相同,所以酒店之间要互相学习,总结好的经验方法,突出酒店自身特点,出台适合酒店自身运行的礼仪规章制度,让酒店员工的行为有所依凭,有所约束,让酒店员工在实际的执行时呈现最佳状态。

3.酒店还应注意在社会公众中建立起强有力的信誉基础,拥有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良好声誉,制定易于理解的酒店企业政策的手册和综合全面的新员工工作安排,建立起乐于遵从公认的、实力很强的礼仪文化氛围。比如,我国酒店旅游业最大的民间投资商万达集团,以“中华礼仪”冲刺着世界级酒店阵营。万达酒店及度假村管理层在品牌中充分展现具有中华礼仪特色的如‘迎宾天使’以及‘茶之旅’等款客之道,在世界各大豪华酒店主导的国内市场上,不仅设计上传递了豪华酒店“中华礼仪”,最主要的是在服务上如何体现中国人的待客之道,把“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礼仪文化贯彻到对每一个住客的服务上去。

(三)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是实现酒店礼仪文化体系的有利条件。

酒店不是独立的王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矛盾和酒店企业的精神价值、传统文化和企业员工自我形象塑造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市场的利益化倾向与市场的多变和多样化需求与酒店企业人才流动之间的矛盾都会影响着酒店企业礼仪文化和员工的价值取向。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酒店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企业品牌文化的竞争。酒店企业的核心是注重文化内涵,创造自身特色。有业内人士表示,现代社会,与其说客人到饭店是去住宿、吃饭,还不如说是去寻求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能给客人带来享受的主要是文化。以希尔顿集团为例,希尔顿酒店发展至今一个成功的秘诀便是牢牢确立自己的企业理念并把这个理念贯彻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之中,饭店创造“宾至如归”的文化氛围,注重企业员工礼仪的培养,并通过服务人员的“微笑服务”体现出来。在希尔顿酒店中一句很常见的问候便是: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没有?微笑服务文化已经深入到了酒店的品牌之中,大家谈及希尔顿便会想起这一点。

总之,礼仪文化看起来似乎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琐事,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在规范人们的行为。酒店企业不仅需要礼仪,而且需要规范、健康、文明、现代的企业礼仪来保证酒店企业文化的延续,需要礼仪去树立信仰、浓厚氛围、形成习惯、传递信息、表现酒店企业个性。礼仪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需要长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是需要众多优秀人才共同努力。酒店企业的文化和人才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如果酒店礼仪文化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念与员工所坚信的价值观念相匹配,那么员工自然会对其产生认同感,也更容易吸引优秀的人才。酒店拥有了众多的优秀人才,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更则容易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夏莉. 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酒店服务理念的建构[J].市场营销.2014.07

[2].于扬. 我国礼仪文化产业问题研究[M].2009.03

[3].徐爱华. 论企业礼仪文化的功能与构建[J]现代营销.2013.09

商业礼培训仪范文第10篇

6月12日至14日,公司特别邀请了辽东学院讲师,利用下午临近下班时间,组织全体员工在国润宾馆的二楼会议室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商务礼仪学习,会上大家都认真仔细的学习了有关商务礼仪中的各项准则,由于我当时正在外地学习,所以只参加了最后一天的培训。通过讲师详尽生动的讲解,使我对商务礼仪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此次学习,不仅让我更深刻的了解了商务礼仪的重要性,并且对于以后自身的素质也是很大的提高。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崇尚礼仪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我国的礼仪规范就是中华特有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体现。礼仪,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在商务交往中涉及的礼仪很多,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以我们习惯把商务礼仪界定为商务人员交往的艺术。

顾名思义,商务礼仪是指在人们商务交往中适用的礼仪规范,是在商务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礼出于俗,俗化为礼。商务礼仪的操作性,就是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在商务交往中做到约束自己,尊重他人才能使人们更轻松愉快地交往。为他人着想不仅是商务交往、也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的基本原则。所以说学习并正确的运用商务礼仪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又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就一定要掌握商务礼仪的技巧。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掌握一定的商务礼仪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美化自身、美化生活。并能很有效的促进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试想一下,一个微笑,一句关怀都能给人以心灵上的温暖,并且可以使自己的心情也随之愉快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上一篇:酒店服务礼仪范文 下一篇:会议服务礼仪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