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方法浅谈

时间:2022-07-02 02:50:58

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方法浅谈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中,独具匠心,精心设计导入语可以创设出亲切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容易主动接受课堂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总之,成功的导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导入方法进行简要探索。

关键词:高中历史;导入方法;温故知新;联系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163-01

一堂课的导入就像一篇作文的开头一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精采的、有吸引力的课堂导入会使整个教学进行得顺利、和谐、自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于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课堂导入,做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课堂导入,有利于整堂课的有效进行。导入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把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融为一体,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所以精心设计历史课导入语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就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导入方法进行简要探索: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温故知新导入方法需要教师能够熟练地掌握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将以前所学习过的知识点在本课之前进行合理的迁移,即既可以对旧知识起到一定的复习作用,又能够对新的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加强对旧知识印象的同时,能够为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秦朝的统治》课例,以公元前356年的秦孝公任命商鞅变法这一知识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变法的内容和影响进行知识性的回顾,其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建立县制,加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第二,废井田,变阡陌,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第三,统一度量衡,统一赋税制度,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其影响有:变法使秦国逐渐强盛,为实现统一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在复习了这一知识点后,教师再提出新的问题,导入本课的新内容,如:在“除商鞅变法的影响之外,秦朝统一全国还有哪些原因?秦朝又是如何巩固其统治地位的?为何秦朝统治时间又这么短?”首先温习已学过的背景知识,然后再带着新的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联系生活导入法

所谓的“生活导入”也就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引导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学习历史。历史是过去事件的总结和记录,是过去式的,但是这并不等于历史与现在是割裂开的。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以现实生活的一些常识作为历史学习的导入点。如在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把历史进行综合汇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所取得的成就出发,组织设计课堂导入。如以过去被大家所熟知的“三大件”入手,上世纪70年代的三大件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三大件是你们父母结婚必备的条件;80年代的“三大件”指的的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这是家庭富裕的象征;90年代的“三大件”是“空调、电脑、大哥大”那是跟上时代潮流的标志,那进入21世纪以来,你们认为“三大件”又是什么呢?“三大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这样的导入,既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又通过一个问题将主题直接导入“改革开放”的课堂内容。

三、故事导入法

大多数人都是情感丰富的。对于青少年来说,身边的历史。总或多或少了解一些,但并不会了解得很全面,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学生的知识面较宽,课外知识比较丰富,一般来说,他的学习兴趣就比较高,知之较少者渴望更详尽地了解它,知之较多者,渴望探究其根源,掌握其来龙去脉。例如,有些人听过很多历史人物,如戚继光、屈原等,可是也许没有深入的了解。而学生一般都很喜欢听故事,在上课前讲一段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故事,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上课铃响后,学生匆忙地从课间的吵闹玩耍中回到教室无法迅速地集中注意力,老师可以先讲述有关名人的英雄故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求知欲。

四、直观图像导入法教学实践表明

变化性大、刺激强度大、形象且有趣的材料,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关注,进而达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功效。一般说来,历史课本中的插图是重要知识的体现。很多重大事件、杰出的历史人物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兴奋学生大脑。对高中学生而言,直观形象的材料,往往比长篇大论更加容易让人接受。因材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入,也是一直效果显著的方法。如在讲述《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一课时,可用PPT投影出秦和西汉的疆域,让学生进行两相比较。这样通过直观图像的导入,有效地抓住了学生的心理,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音乐导入法

用音乐导入新课,可使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并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音乐的起伏即可自然导入新课内容。如讲《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一课时,选播《十送红军》歌曲,其优美动听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不用教师多费口舌,长征中红军艰苦斗争的场面,就会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

总之,课堂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在新课程背景下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小学生有效记忆单词方法的教学初探 下一篇:浅谈把例题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