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

时间:2022-06-24 01:14:33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对任务型教学法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就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120-01

一、任务型教学法简介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TBT)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具有结构性特点,由教学目标、信息传递、活动方式、师生角色和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活动具有真实性,而且活动量大。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

1、在用中学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任务型教学法中,学生应该是通过完成各项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和使用语言,借助自主学习体会与内化来建构知识的意义。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做中学”的概念,在此笔者延伸为“在用中学”。

2、真实性原则

语言的学习必须要在社会中进行,知识的获得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影响后才转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设计的任务要与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要提供给学生自然、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通过频繁交际、相互作用来不断学习、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循序渐进原则

学习单元中的任务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顺利地完成任务,充分考虑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内容侧重。因此,任务设计应该难度适当,量度适宜,坡度适中,梯度恰到好处,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相互依存,步步升高,使学生的交际能力逐步提高。

4、形式―功能性原则

任务型教学重在学生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学习形式。任务的设计要注重形式和语言功能的结合,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的任务练习,能够自己进行推理和演绎,从而理解语言的功能和在实践中进行运用,不仅掌握语言的形式,还培养运用语言功能的能力。

5、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扮演一个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教师应该努力做好教学中的各种准备,通过引导、启发等形式,使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归纳和总结,最终获取新的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脱离课文整体和合作学习等。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尽量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目标,体验成功。在实际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笔者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多年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经验,认为任务型教学法可以划分为以下3个具体的应用阶段。

1、阅读前阶段

阅读前阶段是准备阶段,主要是为下面的阅读教学做好铺垫。在此阶段,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如故事、歌曲等,向学生介绍阅读任务的话题、阅读任务的意义、阅读任务的目标等,让学生熟悉本次阅读的主题,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还要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指令、学习阅读技巧和做好心理、知识、技能等准备。

2、阅读中阶段

阅读中阶段是主体阶段,主要是学生发挥其主体性作用,进行阅读相关的工作。教师要在阅读前设计好各种与阅读有关的任务并向学生介绍,任务具有逻辑性、层次性、目的性和可行性。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并通过各种形式如PPT展示汇报自己或小组的学习成果,让全班同学学生从中受益。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弄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课文的结构和具体内容。

3、阅读后阶段

阅读后阶段是延伸阶段,主要是对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学生需要借助有意识的学习和操练来巩固和表达阅读内容,教师帮助学生利用己学到的知识完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任务,任务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可以激发学生的语言意识。

任务型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在认识它的优点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它的缺点。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有它存在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而不完全否认传统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葵. 论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09(10).

[2] 黄小燕. 浅谈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8).

[3] 潘秋秋.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说的能力 下一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