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探讨

时间:2022-07-01 08:48:03

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探讨

1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科学、不规范

鉴于农业科研实施过程的复杂性等客观因素,预算编制考虑的不全面,不能科学客观地编制预算,不以单位的具体人员状况、实际业务发展为基础来确定科研经费收支的总体水平,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没有按照科研单位科学发展规划安排财务收支,导致科研经费的预算与实际支出存在一定差距,预算结果不切实际,导致执行难。

1.2科研经费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

部分科研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监督仅限于单据真伪、签字流程和预算符合度等会计规范方面的审查,业务是否真实、采购量与实际使用量是否相符和物资出入库管理等方面的监督相对薄弱。当然,这些同科研业务专业性强,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有限等因素相关。在具体业务实践中,有的单位会计人员掌握标准较严格,有的单位就相对宽松。过严和过松都不利于经费使用,都缺乏对科研经费执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评价监督,对科研经费执行情况缺乏分析和考核,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算约束性不强也是造成科研经费管理混乱的因素之一,年度预算目标、责任不清,使科研经费管理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性,科研经费使用偏离计划的轨道,最终导致监督失效,产生许多经济问题[4]。

1.3没有树立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观念

受传统观念影响,科研人员没有认识到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简单地为获取预算结果而编制预算,对于科研经费执行情况却很少关注,忽视了对结果的评价,更谈不上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这种简单的科研经费管理方式,缺乏科学理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适应科研单位快速发展的财务管理需要,使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流于形式。另外,一些科研单位对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不能充分调动科研单位各方面的积极性。作为一种经费管理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模式实质就是将资金使用效果与预算资金的安排相关联,并以资金使用效果为依据,统筹安排预算资金,通过实施以结果为导向、以绩效提高为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有效提高科研单位资金使用效益,并成为加强科研单位效能建设的重要抓手。推行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模式,可以增强科研经费预算的针对性、有效性,减少盲目性,真正实现财力资源配置上的奖优罚劣。与传统的科研经费管理相比,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最大优点是将科研经费收支绩效评价程序的位次前移,实现了由预算的事中和事后评价向预算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评价的转化。因此,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和增强预算约束力,有利于提高科研经费的可操作性,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提高科研单位的资金运作效率,使资金发挥的效益实现最大化[5]。

2科研单位实行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实行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是深化科研单位科研改革的创新之举,是对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具体来说,是通过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开展绩效评价,对科研经费执行全过程实施调整和控制,客观测量和评估使用效果,并通过反馈机制,促进管理部门自觉采取措施进行改进的一种绩效管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制定资金支出的绩效目标,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逐步实现从注重资金投入的管理转向注重对支出效果的管理。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作为科研管理的一种方式,将绩效理念融入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使之成为科研经费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有利于对科研单位管理活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活动结果的考核,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6]。深化和推进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是深化科研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科研单位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提高科研单位财务资金使用效益,调整科研单位财务支出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和高效的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模式,推进科研单位稳定、协调和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

3加强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建议

科研单位实行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是我国深化科研单位科研改革、转变传统经费管理模式的重要创新,也是提高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关键。实现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就是要改变传统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不合理之处,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体系,并将它贯穿于科研单位科研管理的全过程。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做好宣传,强化绩效理念

加快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改革的进程,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大力宣传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理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培训,不断提高人们的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意识,增强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影响力,使这种理念深入人心,在科研单位树立绩效观念和绩效意识,为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实施和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8]。

3.2加强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增强法制观念

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涉及科研管理的全过程,它既是科研管理方法的创新,又是科研单位经费管理意识的深刻变革,对传统经费管理观念和利益格局都会产生冲击和影响。要规范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行为,就必须在单位内部管理的基础上建立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分离的科研经费管理新体制,建立健全科研单位内部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制度,并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将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贯穿于科研管理的各环节,并纳入单位年度考核范围,实施奖惩措施,增强科研单位各部门对资金使用的绩效意识,加强对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约束力,提高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法律地位,确保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工作在法律的规范下健康有序地开展[9]。

3.3加强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科研经费绩效考核是对科研单位经费支出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价的行为,是以支出“结果”和“跟踪问效”为导向,以定性分析与定量评判为手段的经费支出管理模式[10]。科学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决定绩效评价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科研单位应确定绩效考核评价的领导组织机构,建立一套与科研单位相适应的、科学规范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以衡量和评价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水平,最终实现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3.4加强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水平实施科研经费绩效管理需要专业技术型人才。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具有较强的技术性,需要相关人员既熟悉财务管理方面法规,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又非常全面地掌握宏观经济决策、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11]。因此,实施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要求培养一批懂专业、懂管理的人员,这是推行绩效管理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力度,增强科研经费绩效管理部门自身能力,强化部门参与绩效评价人员的意识,不断提高科研经费绩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作者:赵丽萍 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上一篇:盈亏平衡法提升临床科室绩效管理实践 下一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