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能力培养探讨

时间:2022-07-01 05:05:37

高中物理能力培养探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应该掌握的一些知识和技能,这也是以后到大学继续学习物理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历年的高考试题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因此,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要围绕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来展开,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增强掌握规律的熟练程度。到了高三复习阶段,要引导学生对整个中学阶段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加以整理、归纳,使之系统化,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为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高中物理教学要遵循课标和考纲的要求,围绕“双基”,抓住重点和难点,注重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高一学过的三种基本性质的力当中,摩擦力是要掌握的重点、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少学生经常感到很难把握摩擦力的方向。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式,通过设问和理论探究,理顺学生的解题思路,消除学生的思维误区,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例如,要加深对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的理解,就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来让学生探究: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运动方向相反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在现实生活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但如果说全部相反那就错了。比如,在长木板A上放一木块B,如果A获得力向右运动,这时B就也会随着A向右运动,同时B对于A来说是在向左滑动。所以,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右,与B运动方向相同。学生通过这样对问题的思考、讨论和交流,对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的理解就比较准确而深透了,既掌握了关于摩擦力的重点、难点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实验设计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验训练可按照原理、器材、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的顺序来进行。介绍原理时要注意过程分析,如果是电学的实验要分析电路的连接原理和规律,如电流表的内外接的判断方法,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和限流接法的判断方法。数据处理中,要注意讲解纸带中求瞬时速度的方法和运用图像法求速度的方法。结果分析是实验考查中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应该逐个说清讲透。最关键的,要加强对实验设计的训练。例如:产生静摩擦力是因为物体受到不为零的沿接触面方向的外力作用,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中是存在的。比如,用水平力F牵拉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但拉不动,这是因为物块受到了水平地面上静摩擦力的作用。但如果以此认为沿接触面的外力是产生静摩擦力的前提条件却又是错误的。当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货物随传送带运动时,也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它的原因不是货物受到除静摩擦力以外的其他外力作用,而是因为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通过上面的实验训练,使学生懂得了物体之间要产生静摩擦力,物体之间必须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这种相对运动的趋势可由外力产生,也可由运动状态的改变而产生。同时,通过这样的实验训练,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充分利用作业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能力

不管是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都要在各个章节学习结束后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作业练习,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因为作业练习是对学习内容的检验,也是对学习内容的加深。老师在讲解前一定要对这些作业练习检查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了解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提高讲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外,应该要求学生在上课前把做错的题目勾画出来,上课时注意提醒自己集中精力听讲;要让学生在课后再次检查做错的题目,现在能不能独立完成,如果不能,就应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直到完全弄懂为止。

在高三复习时有很多定时训练和阶段性测试,这些既是检验复习的效果,也是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锤炼应试心理的最好方式。所以,在这些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我们老师则要尽量地做到有练必改、有改必评。评讲之后,要让学生对每一次的练习或测试做出总结,总结练习、测试中暴露的知识缺陷和习惯缺陷,并想出解决的办法,以便在以后的复习中不断改进。只要在复习过程中按照重基础,按照教材顺序,参照课标考纲,循序渐进地复习,并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际运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皆得到了提高。

总之,物理教学要围绕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展开,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增强掌握规律的熟练程度。高中物理教学要遵循《课标》和考纲的要求,围绕“双基”,抓住重点和难点,注重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

上一篇:怎样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 下一篇:教师专业成长在于读书与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