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从来不是新鲜事

时间:2022-07-01 12:58:12

微电影从来不是新鲜事

2011年12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首次公开披露《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面向公众“征集意见”。第二十六条规定:“未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的电影,不得发行、放映、参加电影节(展),不得通过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进行传播,不得制作音像制品。”

这是一条将改变互联网视频网站未来的规定。首当其冲便是刚刚蹿红的微电影。借助互联网的平台播出,没有任何制作门槛的短小精悍的平民电影形式很受网民欢迎,大家在微博这140字之外找到了影像表达方式,微电影一夜爆红。然而在众多影像题材中,微电影从来不是新鲜事

何为微电影

突然间,人人都开始谈论微电影。从掌握平台的视屏网站到广告策划人、大品牌的公关部,从专业导演到明星,从影评人到媒体圈,从音乐人到网络红人,从没摸过摄像器材的影迷到跃跃欲试的网络投机手,从电影院校毕业的失业青年到那些还待在大学校园里满怀青想的非电影专业学生。简直是一群哥伦布一抬头忽然发现了新大陆的指示牌,都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淘金也好、梦想也罢,哪怕只是被这股浪潮推着走。

微电影的浪潮是从哪里开始的?《老男孩》吗?这部专为互联网制作的短片在前年一经推出,便滚雪球似的收获了巨大成功,如今的点击量已经超过了4000万。其实那个时候还没人管它叫微电影,优酷网自己的营销定位是“新媒体电影”。跟微电影比起来,这个名字虽然稍微准确一些,但是过于官方,显得正经八百、不近人群,自然难以流行。“微电影”一词的具体源头难以考据,但显然是受到了微博的影响,毕竟微电影的传播与微博密不可分,它的出现还恰逢微小说的大行其道,于是很自然地拿来套用,便有了这个不太准确的名称。

说它不准确是因为,微小说的形式完全得益于微博对内容的体积限制,指的是以140个字为限的微型小说,而微电影呢?不到普通电影时长的电影,我们管它叫短片,即便有广告植入、品牌赞助的短片也还是短片,而那些开始讲故事的超长广告也一样还是广告,同理早就开始讲故事的MV也还是MV,即便不唱歌的时间多过唱歌的时间,那就改叫短片好了。至于网络原创视频,从早期单纯的胡乱恶搞、学生的青涩DV剧,到现在的微电影,除了制作水准上的提高,并没有什么质的区别。上面提到的所有这些东西,早就在网络上存在了很多年,如今却统统被归入微电影的名下,这不过是又一次网络营销的成功。他们发明一个新概念,用新瓶装上旧酒,重新整合、包装,哈口气,把它丢出去,看看能飞多远。

微电影的网络营销目的

如今在百度搜索微电影的关键词,能找到3080万的条目,而在谷歌上则是上亿条之多。国内的两大视频网站,优酷网与土豆网总计了几千部的微电影,而微电影的概念出现也不过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那些最热门的微电影,它们的点击量通常都在几百万到几千万之间。网络名人罗永浩,一直在各种场合宣称自己的理想是当一个导演,微电影倒是真的给了他拯救中国电影的机会,最后他的《小马》点击量超过千万。倘若把这一千万的点击量换算成观影人次,就按最低票价20元来计算,那么便是两亿人民币的票房成绩,而一部微电影的制作周期才不过一周到数周,制作成本通常在几千到数万元之间。听起来这简直就是块等待瓜分的大蛋糕,只是现在还没找到刀,不然老罗真有机会拯救中国电影也说不定。其实这种简单美好的计算只是在画饼。真正会有多少人愿意为一部微电影掏钱呢?

所以网络营销的目的,显然不是准备找观众收费。网站先要炒热概念,然后再去推销概念,寻找各种资源与合作机会,选择和包装适合的项目,让投资商愿意为概念以及具体的项目买单。投资商所能得到的是,比普通广告要更高级一点的东西,像是公司的名声和形象。所以那些愿意赞助、投资做微电影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是国际级的大品牌,即便不是也得装得像是国际级。他们常常会赞助一些艺术活动,但是搞艺术难免会显得过于高雅与小众,到普通观众和公司股东都看不懂、不关注的地步。而大电影的植入广告,又商业气息太浓。所以横看竖看微电影都是十分适合的对象,并且投入与品牌每年需要支出的广告费用相比,实在是九牛一毛。

优酷网在微电影项目的运作上,一直很积极地走在前头。由他们策划出品的《11度青春》与《幸福59厘米》两个微电影项目都十分成功,给年轻的新人导演创造机会,邀请多元化身份背景的名人跨界尝试,以不同主题、系列合集的形式统一运作推广,大大增强了项目的影响力。他们分别与中影集团、张亚东的东影音合作,又先后找到了雪佛兰汽车和飞利浦的全程支持。像《老男孩》和《小马》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名导会导电影未必会导微电影

微电影能够给新手导演更多的机会,于是很自然新手导演对待微电影的态度,也会比那些已经拍过大电影的导演要认真。虽然新手导演不免诸多问题,最常见的便是嗦。一部十分钟可以解决问题的故事,非要拖沓到50分钟,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地乱塞进各种段子,使得微电影有时候看起来更像是相声小品。但真诚与态度是他们最大的武器。而对于那些已经成名的导演而言,被邀请创作微电影,不过是一次性的挣钱机会。他们对微电影到底是什么,心知肚明得很,所以也只是抱着随便试试的态度参与。像香港导演彭浩翔与三星、新浪合作的《四夜奇谭》计划,虽然看起来各方都取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单就微电影本身的质量而言,这几部由专业导演、编剧操刀,又有明星参与演出的作品,实在叫人失望得很。基本模式仍旧是植入广告大行其道,拖沓的节奏再加上无聊的故事。作为监制的彭浩翔导演,曾经还想过要让它们进电影院公映,但是仅做过一次试映活动后,便匆匆打消了这个念头。

其实广告植入对于电影本身来说,即使做得再聪明也都是一种伤害。但是反过来在广告中植入电影,对广告来讲,绝对是帮助。于是广告的形式与价值被得以释放,不再只是单纯地寻求销售额增长,而是为了让广告以及背后的品牌效应与话题性在众多平庸中脱颖而出,引起观众观看的欲望。不只是让广告去追逐观众,而要反过来,开始令观众追逐广告。早在2007年宝马公司制作推出的网络系列广告电影便大受欢迎,影片既充满娱乐性,又不失艺术气质,邀请到8位世界一流的导演,如王家卫、李安、吴宇森、盖・里奇等,监制则是大名鼎鼎的大卫・芬奇(《搏击俱乐部》的导演)。这一模式后来被不少的大品牌借鉴,像去年大卫・林奇(《穆赫兰道》的导演)为迪奥拍摄的一部网络短片,以迪奥的代言人玛丽昂・歌迪亚为主角,取景上海,有着典型林奇式的神秘氛围。而迪奥对大卫・林奇的要求就是随心所欲,只要求出现他们的包包和东方明珠塔。

微电影降低了电影的门槛?

国外没有微电影的讲法,如果有的话,那么上面这些兼具艺术与娱乐风格的广告短片,也都会属于微电影的范畴,哪怕宝马的广告电影系列烧掉了1500万美元的投资。国内也曾出现过几部类似模式的微电影,但是缺乏艺术个性是它们共同的毛病,只有大明星撑场,或者干脆就只是拍长一点的广告,完全难以称得上是电影短片,却又打着微电影的标签推广营销。像是由凯迪拉克汽车投资策划的所谓微电影系列,吴彦祖出演的《一触即发》、莫文蔚出演的《66号公路》,便都是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玩意儿,也由此可见微电影的概念实在是暧昧模糊到令人生疑的地步了。即便是冯小刚、姜文这样的大导演,拍出来的微电影,一样也只是更多广告而已,热闹得一哄而散,谈不上什么艺术价值,多扔几块钱而已。

2012年3月底的香港电影节上,优酷网出品的年度主题“美好2012”的微电影计划亮相,分别由顾长卫、许鞍华、蔡明亮以及韩国导演金泰勇执导的四部微电影集体登上了大银幕。从这次优酷网选择的导演来看,显然是想强调微电影的艺术价值。在会上,媒体很自然地问到几位导演对微电影的看法,还是蔡明亮的回答最直接:“只要有人给钱拍片就拍,对网络平台并不感冒。”所谓电影始终是为大银幕而拍的,对于导演而言,网络视频平台充其量只是一块跳板,绝非目标或者新路。能够给更多年轻人拍电影的机会,才是微电影最大价值上的成功。

有人说微电影的出现起码降低了拍电影的门槛,其实这话错得离谱。微电影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概念要如何降低电影制作的门槛?降低拍电影门槛的东西,是DV的出现以及后来不断发展创新的数字摄像技术。韩国著名导演朴赞旭用iPhone手机拍摄的短片《波澜万丈》,拿下柏林电影节的最佳短片金熊奖。可你是否知道,这部听起来似乎成本很低的手机短片,也花掉了85万人民币的拍摄费用,调动了80人的摄制组,而且它是在电影院里放映的。决定一部电影好坏的不是技术,更不会是营销传播,但是你的技术至少也得在水准线以上。拍电影不简单,拍短片同样也不简单。我们的微电影比正规短片差、比网络视频强,有时候也只强点有限,好作品不多,莫名其妙的广告多,整体状况在水准线之下。

说到底,微电影只不过是电影旅程中的一段顺风车,只能把你从国贸带到通州。想去更远的地方,它也无能为力。微电影从来不是新鲜事,想拍电影得脚踏实地才行。

上一篇:唐嫣:我和赵默笙最像 下一篇:基于STM32的公路交叉路口的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