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保障与消费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时间:2022-07-01 03:13:30

农村社会保障与消费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与农民消费支出的相关性,给出一种合理的消费结构分类方法,从时间和截面序列出发,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得出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不同消费结构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有了社会保障,农民的消费需求已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开始逐步转向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且随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享受型等更高精神层次消费越来越成为今后农村的消费导向。

关键词:农村消费农村社会保障灰关联度

研究背景

我国有近60%人口生活在农村,但农村居民消费额所占比重不足30%。近些年来,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内需、启动市场的政策。而一个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消费支出,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自2007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已全面展开,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雏形已经初现,但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经济无法有效发挥,本文认为这是导致农村消费结构混乱、整体消费层次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学者认为,社会保障对于扩大农村的消费需求有明显的作用(王国军,2000)。赵新安、程义全(1999)指出,启动消费需求的关键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福利国家社会保障与消费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庞大的福利开支有效地扩大了消费需求,扩大了居民的边际消费能力,政府以巨额社会福利津贴的形式,鼓励人们消费开支,在客观上扩大了市场需求,刺激了经济的增长。此外,他们还指出居民消费倾向所发生的阶段性变化与社会保障福利费用支出的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二者变化趋势基本吻合。但是,他们的研究却没有涉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47.4%,其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全国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人口基数大的农村市场,为转变本省农村经济增长模式、优化和升级消费结构,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响应国家的这些政策,但效果并不显著。分析黑龙江省农村消费结构有助于把握其消费的总体状况,更有利于把握其消费结构从较低向较高型生活质量标准演变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与农民消费支出的相关性,给出一种合理的消费结构分类方法,从时间和截面序列出发,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得出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不同消费结构的影响情况。

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处理

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社会救助,由于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直以来极不完善。具体到现阶段而言,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一般指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主要是农村低保和社会救济),养老保险近些年来有所涉及,而对于工伤保险及失业保险几乎没有。本文研究的农村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农村社会救济、农村低保、农村医疗救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四部分。

恩格斯说过,“一个新的社会制度是可能实现的,在这个新的制度下,在人人都劳动的条件下,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都将同等地、愈益充分地交归社会全体成员分配”(《马恩全集6第22 卷》)。根据他的这个研究消费结构问题的理论,可以得到他的一个研究消费结构问题的“三分法”,即:把个人生活消费资料分为生存资料、 享受资料及发展和表现自己的资料。本文借鉴恩格斯“三分法”研究消费结构的思路,结合黑龙江省农村目前消费现状,对其消费结构的分类进行了一些创新,具体分为5大类(详见表1)。

本文分析中,笔者拟从社会保障投入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入手,运用2005-2008年的《黑龙江省农村统计年鉴》中农民各项生活消费及农村社会保障投入资金的截面数据来建立农村居民消费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农村社会保障与消费结构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由相关资料知,黑龙江省农村目前普及率最高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且它的普及使得传统农村医疗保健方面的资金投入在很大程度上不再增长甚至有下降趋势,所以有必要单独研究它对农村消费结构的具体影响(详见表2)。

研究思路概述

本文首先对表1数据进行灰化处理构成行为数列,然后从整体层面由灰色关联度来分析农村社会保障基金总投入与各种消费的关系;而初步分析表1中数据得知,近些年来,农村基本生活消费增长并不大而其他类型(如发展型、享受型等)的消费比例则出现很大提升,我们根据相关调查了解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开展的比较早,且普及率也很高,进一步整理年鉴数据,我们发现在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基金总投入中,主要还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比例占主导地位,所以接着处理表2中相关数据,并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Correlation分析,以进一步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变化比例较大的发展型及享受型消费的影响情况。

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与消费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一)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与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密切, 序列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越大,反之就越小。灰色关联分析可以弥补传统数理统计方法的不足,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样本有无规律,同样适用。下文初步分析表1中数据特点,通过画出序列曲线,发现呈现一定几何形状。

在灰色关联度分析中,通过分析表1中变量X0,X1,X2,X3,X4,X5构成因素Xi的行为横向序列X(i)=[ xi(0): xi(5)],再通过求绝对和相对关联度,最终可以得到这组变量的综合相关度:

ρ01=0.55155

ρ02=0.60151

ρ03=0.59077

ρ04=0.59855

ρ05=0.71082

由ρ05>ρ02>ρ04>ρ03>ρ01,可知X5>X2>X4>X3>X1。即X5为最优因素,X2、X4、X3依次递减,X1为最劣。说明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民享受型消费的关联度比较大,交通和运输次之,发展型消费和医疗保健消费的关联程度一般,与基本生活消费的关联程度最小。

(二)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民消费结构的Correlation分析

通过将上述中处理后的数据输入SPSS13.0软件中进行Correlation分析,可以得到如下运行结果(如表3所示)及结果分析。

由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结果可以看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的医疗保健、发展型及享受型消费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90.945,0.995,在1%的置信度下享受型消费表现出最显著的相关性,发展型消费次之,医疗保健消费的相关系数最小。说明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正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的消费选择,且合作医疗对享受型消费的影响最大。

由相关资料分析,可以得知自从2006年实行合作医疗以来,农村医疗保健支出在农民总收入中的增长比例基本不变甚至有下降趋势,这表明,医疗保健不再是农民的心头隐患,有了政府的医疗基金保障,农民看病比以前要少花很多钱,这样他们就会面临较少潜在风险,从而更放心的把积蓄用于其他方面消费,来改变传统消费结构,提高生活质量。

(三)分析结论

通过灰色关联度和相关性分析,本文对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有了比较清晰地了解,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障会促进农民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同样对另一些产品或服务就可能进行控制,结论如下:

由上述结果分析得知,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对基本生活消费及医疗保健消费的支出基本不变,对享受型消费的支出呈较明显增长趋势,而对发展型及交通运输的消费支出则呈缓慢上升趋势,这一点表明农村社会保障与消费结构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由灰色关联度分析中,基本生活消费的综合关联度最小,表明社会保障体系越完善,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越容易得到满足,这样他们就敢于将积蓄更多地转向其他更高层次的消费,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与层次。

在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中,农村医疗保健消费的相关系数最小,而对享受型(家用设备、服务等)消费的相关系数最大。表明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为主要的“看病难”问题已得到很大改善,农民主要的生存健康问题也得到了很好保障;现在农民由于生活上的富足,大部分不再仅追求吃饱穿暖,而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如家用电器的普及等;有些农民甚至有了攒钱出去旅游的想法。

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民发展型消费具有重要影响力,表现在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及其服务上。在统计数据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村庄会对文化消费适当投入一些资金,如村里的篮球场等。另外,农民历来对孩子的教育消费投入比较大,虽然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教育消费支出,但由于一直以来农村的教育环境就很落后,很多农村学校缺少良好的环境设备,使得教育依然是广大农民消费投入的一个重点。

由上述两种分析结果得知,黑龙江省农村的享受型消费已在稳步发展,发展型消费和交通运输方面的消费也逐渐被广大农民重视起来,而这些,都是社会保障使他们的消费意识发生缓慢变化,是社会保障保证了基本生活消费,才使得他们无后顾之忧,才使得改善居住环境和购置高品质家用设备等提升精神生活的更高层次消费成为他们新的需求。

优化黑龙江省农村消费结构的政策建议

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消费结构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让农民从某方面的消费转移到另一方面的消费,这就可以对政府或工商管理部门在管理农村消费市场时提供一些具有实际性的建议。商品消费一方面需要市场机制的调节,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部门进行必要引导,这是由农村消费市场弱反应能力所决定的。

针对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关系,提出如下建议:

(一)继续加大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

从2005至2009年,省财政厅不仅整体加大了全省社保基金的投入规模,而且对于社保基金的预算账户由原来单一的预算支出账户扩大到额外的预算外财政专户资金支出账户及政府性基金账户,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基金账户体系。由于黑龙江省农业人口基数大,相对城镇而言,在农村社保基金账户这一块,难免有所欠缺。所以在社会保障支出方面,财政厅可以优先考虑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与民政厅协调,共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专项基金,从而建立起类似城市的社会保障机制,且在保障传统救济的基础上,为建立和进一步完善现代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更大规模资金支撑,为农村居民提供切实的生活保障。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内容

目前我国城镇已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依然是以医疗保险为主,远远落后于城市。自2009年以来,黑龙江省某些地区已开始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且已取得不错成果,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力度,并且发展农业保险等以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在更大范围推进当前“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加强“新农保”在农村的宣传工作,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连续性和流动性。

(三)进一步提高消费层次和水平

结合黑龙江省农村消费现状,在努力加大社保投入的同时,应进一步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优化消费环境,增加农民对电器、电子、运输机械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引导农村进行“居住革命”,增加农民对各种附加设备、用品的需求;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促进健康的精神文化消费;研究在农村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尊重和维护农民的消费权利。

(四) 针对各个消费群体制订不同对策

首先,搞好农村消费市场细分,提升黑龙江省农村消费结构主要集中在增加享受型、教育及文化消费上。其次,不同收入层消费增长空间不同。在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我们把农村居民按收入级别进行分组发现,低收入家庭主要集中在传统耐用消费品、医疗保健和娱乐文教服务上;中、高等收入家庭主要是交通运输、通讯及文教娱乐等。所以,我们应大力增加农村各消费市场种类,进一步提高农村消费市场的规范程度。

(五)建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消费指标体系

新的小康消费指标所包含的内容必须科学、全面,要反映出物质、精神、文化的全面进步,同时要高度关注本省那些局部地区靠低保和社会福利救济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现状。这对引导消费结构向科学的方向演化,提升黑龙江省农村整体消费市场的层次,特别是推动消费领域的拓展大有好处。

结论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47.4%,其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全国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黑龙江省农村消费结构有助于把握其消费的总体状况,更有利于把握其消费结构从较低向较高型生活质量标准演变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与农民消费支出的相关性,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得出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不同消费结构的影响情况。并针对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关系,提出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晓霞,孙华臣.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经济学研究,2008

2.冉净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消费需求增长的相关性分析.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

3.黑龙江省统计局.各年版《黑龙江省农村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4.周小川.扩大内需应着力扩大消费内需.金融时报,2008

5.陈长英.扩大内需重在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生产力研究,2003

6.贾小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增长.财经科学,2004

7.于光远.关于消费经济结构研究的四个角度.消费经济,1999

8.刘峰,吕宏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启动消费的关键.济南大学学报,2001

作者简介:

燕姗姗(1990―),女,汉族,湖北黄冈,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农村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

王杜春(1969―),男,汉族,黑龙江庆安,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产品营销。

上一篇: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与零售业创新发展研究 下一篇: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的符号消费及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