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进\R&D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9-05 01:52:33

技术引进\R&D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使用中国1997-2008年的数据,对技术引进、R&D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技术知识存量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能力较低,R&D投入与技术引进投入比例不协调,中国技术知识存量呈现规模不经济特征。

关键词:技术引进 R&D投入 全要素生产率 自主创新

研究背景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引进和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投入对一个国家,尤其是对后发国家来说,在推进技术进步、增加产出和提高生产率方面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就意味着能够以更少的投入,以获得更多的产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影响技术进步的因素既有来自国内的因素,例如自主研发,同时还有来自国外的原因,例如国外技术引进。然而,无论是自主研发还是引进国外技术,都可以增加一个国家的技术知识存量,并且将其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加深,中国技术进步逐步加快,经济增长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中国的R&D投入从1997年的50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616亿元,增长了近9倍;与此同时,中国的技术进口额由1997年的159.2亿美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271.3亿美元。这些R&D投入 和技术进口额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技术进步。但是,近年来,“核心技术空洞化”等现象引起了广大民众、政府及学者对技术引进的反思,并对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作用展开了激烈讨论。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尤其是分析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不仅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使用了中国1997-2008年的数据,对技术引进、R&D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国内对R&D投入与技术引进的关系研究

国内已有学者研究过R&D投入与技术引进的关系。卞雅莉(2009)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分析了二者在推动技术进步当中的关系。她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企业的外部技术引进与自主R&D投入之间具有一种“若即若离” 的关系,这和以前执行的“以市场换技术”政策不无关系,长期以来,许多本土企业“重引进轻消化吸收” 的现实,实质上割裂外部技术引进与内部自主研发之间的相互联系。

金雪军、欧朝敏和李杨(2006)分析了技术引进、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他们借助CES生产函数,使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具体数据,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技术引进和R&D投入虽然大幅度增加了中国的技术知识存量,但并没有有效地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他们的方法,使用中国1997-2008年的数据,对技术引进、R&D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深层次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中国技术知识存量转化为TFP的能力较低,R&D投入与技术引进投入比例不协调,中国技术知识存量呈现规模不经济特征。

本文的结构如下:

第二部分对1997年至2008年中国技术引进、R&D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状况进行了描述;第三部分把R&D投入和技术引进看成要素投入,而把技术知识存量当作产出,建立模型并进行了分析;最后是结论和建议。

中国技术引进、R&D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状况

(一)技术引进

国际经验表明,技术引进可以使引进方迅速取得成熟的先进技术,不必重复别人已有的研究和试制工作。人们常将“技术”广义化,把技术分为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软件技术是指技术知识、经验和技艺,属纯技术;硬件技术是指机器设备之类的物化技术。只从国外购入机器设备而不买入软件技术,一般称之为设备进口。若只从国外购入软件技术或与此同时又附带购进一些设备,这种行为才能称为技术引进。

2009年,我国出台了《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其中规定:“鼓励引进的先进技术主要指国内尚未掌握的先进技术,国家批准或核准的重点建设工程引进的先进技术。引进技术是指买断或许可方式进口国外先进专有技术或专利,或通过合作开发,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握先进专有技术的行为”。技术引进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引进国或企业的制造能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要达到这种目的,需要通过引进软件技术,并进行自我消化吸收。

1997年至2008年,中国技术引进合同数量和技术引进经费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技术引进合同和经费呈现出一种递增的趋势,但其中某些年份中会出现波动。由于受“9.11”事件和“次贷危机” 的影响,2001年和2007年,我国技术引进合同的数量和经费都有所下降。

(二)R&D投入

R&D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一国的R&D水平往往体现着一国的政治经济实力;一个企业的R&D水平往往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的R&D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投入强度过低。如表2所示,1997年,中国R&D经费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为仅0.64%,而同期除了英国为1.8%外,美国、日本、法国和德国都超过2%。折合成美元进行比较,中国的R&D经费支出额不及美国的1/30、德国的1/7和日本的1/18。近年来,中国R&D经费虽然有所增长,R&D经费占GDP的比重在逐年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三)全要素生产率

TFP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索罗提出,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即为TFP增长率。TFP的增长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其来源通常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本文将使用柯布和道格拉斯提出来的C-D生产函数,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TFP的值。

“索洛余值法”度量了除资本和劳动力以外的其它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索洛余值法”的基本思路是估算出总量生产函数后,采用产出增长率扣除各投入要素增长率后的残差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故也称为生产函数法。其前提假设包括:生产函数是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仅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二者能够互相替代,并且能够以可变的比例相配合;经济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都以其边际产品作为报酬;生产要素充分利用;技术进步是中性的,即当资本与劳动力之比不变时,技术进步在前后生产函数中的边际产品之比也保持不变;生产函数满足“稻田”条件,即当资本存量足够大或投入的劳动力数量足够大时,其边际生产率充分小,反之,当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数量足够小时,其边际生产率则充分大。

根据C-D生产函数,可以得到:

(1)

Y表示历年的产出数量, K和L表示历年资本和劳动的投入量,α和β分别是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A表示索洛余值,即TFP。

对(1)式两边取对数,我们得到如下公式:

(2)

为了得到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我们需要估算出历年的总产出,总资本投入量,总劳动量。我们用剔除物价因素的国民生产总值来代替总产出,以1990年的物价指数为基期,得到各年度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对于总资本投入,由于统计年鉴中资本投入量是以流量形式存在的,我们需要求出历年的资本存量。这里我们采用徐家杰(2007)使用的永续存盘法计算。对于总劳动投入量,我们直接根据各期《中国统计年鉴》得到。

对(2)式进行回归,得到如下方程:

(3)

计算(3)式历年的残差值,有:

(4)

由(4)式得到LnA的值,进而得到A的值,见表3。

由表3可知,近些年来,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了稳定,基本处于0.69和0.72之间。

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实证检验

企业的知识积累是一个动态性和途径依赖性相结合的过程。企业所拥有的技术知识,大都是以往研究开发所生产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即技术知识存量,它是影响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技术存量的产生过程可以运用一个生产函数表示,基本原理就是把R&D投入和技术引进看成要素投入,而把技术知识存量当作产出。根据金雪军、欧朝敏和李杨(2006)的研究,有如下生产函数:

(5)

N表示技术知识存量,R表示R&D投入,J 表示技术引进。一定的技术知识存量会转化为TFP,假设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6)

其中,B表示技术知识存量转化为TFP的能力。

假定(5)式具有如下不变替代弹性的函数形式:

(7)

(7)式代入(6)式,得到如下公式:

(8)

(8)式中主要系数的涵义如下:α和1-α分别表示技术知识存量生产过程中R&D投入和技术引进总额的密集系数,二者的大小表明了在一国技术进步中,R&D投入和技术进口被受到重视的程度大小。h表示为生产技术知识存量时的规模报酬情况,h>1表示规模报酬递增,h

由于(8)式为非线性函数,我们将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通过高斯-牛顿迭代法进行检验。高斯-牛顿迭代法的基本原理在于把非线性方程线性化,主要技巧就是微积分中的泰勒级数展开。

泰勒定理提出任意连续的且具有连续的n阶导数的函数 f (x)在x = x0这一点附近都可以近似等于如下所示的一个多项式函数和余数之和,即:

其中f (x0)是f (x) 的一阶导数在x = x0处的值,f ″(x0) 是f (x0)是f (x)的二阶导数在x = x0的值,以此类推。R代表余数。如果取n=1,我们将会得到一个线性近似值;取n=2,我们就会得到一个二次多项式近似值。多项式的次数越高,近似值就越接近初始函数。

我们使用前文得到的技术引进、R&D和TFP的数据,得到如下收敛值 :

(9)

(二)对实证结果的分析

1.中国技术知识存量转化为TFP的能力较差。A=0.453,这说明中国技术知识存量转化为TFP的能力较差。这说明中国当前的技术成果只有45%转化为生产力,而大部分则处于闲置状态,不能有效地推动中国的技术进步。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转化率高达70%-80%,中国与之差距较大。

造成中国技术转化率比较低的原因可能有:

科研成果自身的原因。如果要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最根本的方面是提高科研成果自身的水平,以及提高科研成果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水平。而达到这种水平,科研成果应该具有下列特征:适用性、先进性与完整性。国内的科研机构在这几方面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缺失,难以提高技术自身的水平。

科研激励机制和经费机制的原因。在中国,科研激励机制主要有两处,一个是以学术及科研成果为核心的晋升机制,另一个是以成果转让效益提成的奖金机制。大多数教师和科研人员把晋升作为最重要的直接追求目标。这种现象造成了高校和许多科研部门有一种向学术靠拢的倾向。对于许多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科研项目来说,与其花费大量心血去提高成果的可应用性,倒不如增加一些理论探讨或分析,以获得更好的学术性效果。这样,过分追求学术自然影响了科技的可转化性。

企业自身的原因。生产企业对新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差,风险投资意识差。不敢投资于新的科技成果,使许多企业失去竞争的潜力。在中国已经转化的科技成果中,成功转化的资金主要靠自筹的占56%,国家科技计划贷款占26.8%,风险投资仅占2.3%。而在美国,5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过风险投资的帮助。

2.R&D投入与技术引进投入比例不协调。R&D投入与技术引进投入总额的密度系数分别为:0.21和0.79,这说明当前中国重引进,轻研发,R&D投入和技术引进的比例很不协调。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中小企业R&D能力很弱。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国中小企业R&D投入更显不足。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实践表明,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在美国,大约50%以上的科技发明是小企业完成的。

国内企业对技术引进产生依赖。中国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因受政府保护而缺乏自主创新的市场激励,另一方面,与国外企业的技术差距较大,容易使国内企业妄自菲薄,而过分依赖技术引进,逐渐丧失自主研发能力。

企业的组织管理落后。企业的组织管理,远未完成从“生产型”向“经营型”再向“创新型”的转变(王洪,2009)。大多数企业基本上还是靠原有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进行自主创新的组织和管理。致使企业的创新决策能力较差,创新R&D能力薄弱,创新实施能力不足,创新实现能力甚至根本不被重视。

企业融资受到约束。在直接融资方面,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风险投资业发展滞后,使资本不能很好的流向R&D研发。

(三)中国技术知识存量呈现规模不经济特征

中国R&D投入和技术引进对技术知识存量的增加具有规模不经济的特征,这与传统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相悖。可能是由于中国技术市场上,过重依赖引进而不注重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不能很好地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技术知识,从而造成资金的浪费。这种盲目的引进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中国R&D的投入,抑制了中国的自主研发的进程。所以,一方面,我们无法有效地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使其转化为中国的技术知识;另一方面,中国的R&D投入又跟不上,尤其是当前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使得自主研发的境地更加前途未卜,使得中国的技术知识存量出现了规模不经济的特征。

结论与建议

根据如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和建议:

近几年来,中国TFP得到了逐步提高,但中间几个年份出现了波动,说明中国技术的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显著。为了提高中国技术上的独立性,我们依然要自力更生,减少外部的影响。

中国的技术知识存量转化为TFP的能力很低,有必要加大投入,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不断创新制度模式,完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不断提高中国技术吸收能力。

中国在技术方面的轻研发和重引进,有可能造成盲目引进,而国内吸收能力有限,造成资金的浪费。尤其是随着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进口相对比较便宜,如不采取措施,会对中国国内的研发能力造成很大的冲击。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通过引进国外的技术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固然无可厚非。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奢望通过技术引进来获得最先进技术,依靠自身的技术创新,加大R&D投入才是提高中国技术水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卞雅莉.技术引进与自主R&D关系的实证检验―以1991-200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

2.金雪军,欧朝敏,李杨.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引进与R&D投入[J].科学学研究,2006(5)

3.王洪.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2)

4.徐家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78-2006[J].亚太经济,2007(7)

作者简介:

高越(1973-),男,山东邹平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分工与技术扩散。

宋述杰(1988-),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学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下一篇:基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