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策略

时间:2022-06-30 05:36:20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策略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狮子镇中心学校)

摘 要: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高独立性,充分展现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提倡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阐述了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作用以及自主学习的策略,并作出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数学;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单纯地将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与逻辑思维的拓展。而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去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理论知识,并能够深刻理解,从而对学生的逻辑思维M行训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提高数学成绩,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非常严谨的学科,由于传统应试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影响深远,教师在教学方法中偏向于将教材知识传授出去,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没有进行全面分析,以致于学生面对数学的重、难点时没有深刻的认识,从根本上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而新课改下提倡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初中数学的理论知识与数学逻辑进行推理论证,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进行观察、分析、探索,并通过实践对结果进行分析,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进行思考,树立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2.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还能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培养。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程改革提出,在数学学习中,应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思维发展,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正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独立思索、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的发展也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

交流,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人际交流,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从根本上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二、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策略

1.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

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合理的教学计划与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让学生自主学习之前,首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学习风格与知识结构,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由于学生主体本身存在差异性,制定教学计划时应从多方面考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

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教学前让学生对新知进行预习,根据预习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并对旧知进行巩固,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有深刻的理解。

2.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感

学习中教师应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巩固与延伸,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的帮助下去解决问题,并对知识进行综合性的探索与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的逻辑思维很强,传统的教学方法让数学学习显得枯燥乏味,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太强,知识阅历也有一定的缺乏,因此初中生对于数学知识中的重、难点未能有深刻的认识,甚至有学生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严重者会出现厌学心理和消极情绪。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需求与特点,用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独立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4.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也是随处体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这个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发现数学知识,也能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这种方法能让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更贴近,消除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调动学生对学习进行自主探究,从根本上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下提倡对于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让学生树立自主精神,并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梅.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0).

[2]邹丽滨.试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上一篇:培养学生高中物理课程学习能力的途径探讨 下一篇:浅析初中生物的教学现状以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