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30 04:14:17

静脉留置针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 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工流产是对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而无痛人工流产是通过静脉给药使患者在安静、舒适、睡眠状态下完成人工流产手术,具有无痛苦、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患者乐于接受的一种技术。无痛人工流产术既然是通过静脉给药,静脉通道的通畅与否将直接影响手术能否顺利进行。传统的静脉穿刺往往难以满足这一要求,我院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使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有很大提高。现将应用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共为1600例患者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年龄18~45岁,静脉穿刺时全部采用的是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规格24G×19mm)。操作方法:患者禁饮食4—6小时,签署人工流产手术及麻醉知情同意书。协助患者于检查床上,取膀胱截石位,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一般多选用贵要静脉、手背静脉或肘正中静脉等粗直、有弹性、无静脉窦的静脉,扎紧止血带,嘱患者握拳使静脉充盈,常规消毒皮肤5cm×5cm,将留置针和输液装置连接排尽空气,调节针芯,左手扒紧皮肤,右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刺入血管内,见回血后压低持针角度沿血管方向再进针约0.2cm,左手退出针芯少许,右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要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这样避免了针芯触及血管壁引起穿刺失败,退出针芯完全进入安全套管内,会听到“咔哒”声,轻旋安全套管使其分离,打开输液开关,观察周围无渗漏后,固定留置针。准备就绪后麻醉师予丙泊酚1.5~2.5mg/kg剂量缓慢静推,待患者不能应答,睫毛反射消失,进入4级镇静状态[1]后停止注药,按常规人工流产步骤实施负压吸引与刮宫术。操作过程中应维持静脉通路的通畅,予以吸氧并严格监测患者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其进行处理。整个过程中以小剂量丙泊酚维持麻醉,确保患者无知觉及体动,直至手术结束。

结果:

160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中1500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静脉通道通畅,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8例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出现穿刺失败, 2例患者在推药过程中发生渗漏,随后立即进行二次静脉留置针穿刺,继续应用物,并顺利维持至手术结束。所有患者清醒后反应良好,无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手术效果满意。

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具有明显优势

(一)无痛人工流产术是让患者在安静、舒适、无痛苦的状态下进行的,但因扩张宫颈、吸宫或刮宫时的刺激作用,或麻醉较浅时,患者出现无意识躁动往往会导致普通输液针头穿破血管壁或针头脱出血管外,或麻醉师多次推药引起药液外渗,影响手术顺利进行。静脉留针因其柔韧性好不易刺破血管壁造成液体外漏,具有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炎发生的作用。

(二)静脉留置针具有柔韧性不受腕部活动的限制,从而增加了手背静脉的可选择性。且易于固定,不易滑脱,保证了术中静脉通道的通畅。

(三)减少患者输液外渗的概率,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护士穿刺操作的次数,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术中麻醉师给药的问题。良好静脉通道,也有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使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更有保障。

(四)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扶至普通病床,普通输液针头在患者活动时极易穿破血管,而静脉留置针不受腕部活动的限制,可适当活动不致引起药液外渗。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尤为适用。

参考文献

[1] 龙晓荚,刘黔,王磊.静脉麻醉胃镜检查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J].护士进修杂志,2008,18(9):1707-1709.

上一篇:晶状体囊袋张力环的应用进展 下一篇:季节、血型、产科教育与足月新生儿不明原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