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夜间护理不良事件研究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6-30 09:39:19

重症医学科夜间护理不良事件研究及对策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科夜间护理不良事件并提出对策。方法 本次研究拟收集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ICU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两种基础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在护理前,护理人员首先回顾分析以往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资料并且进行原因分析,然后给予护理干预。对比①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夜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数量及类型。②研究组和对照组夜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结果 ①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夜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数量分别为17例和44例,结果比较有差异(P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夜间护理;不良事件;对策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是衡量一所医院安全水平能力及护理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学者进行过统计在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约占医院所有护理不良事件的25%~35%[1]。原因与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危重、医疗器械操作难度大,需要各专业技术人才广、护理任务繁重的特点有关[2]。因此如何有效进行监测,提前发现护理安全问题,通过调节人员分配和实施有效的护理手段,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次研究拟回顾分析以往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资料,并且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拟收集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ICU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疾病类型为呼吸衰竭、脑外伤、多脏器功能衰竭、大出血等。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两种基础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在护理前,护理人员首先回顾分析以往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资料并且进行原因分析,然后给予护理干预。研究组平均年龄(53.5±15.9)岁,女性104例,男性9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4.3±14.8)岁,女生110例,男生90例;两组人员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上无差异。

1.2护理干预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我院重症医学科在2008~2012年发生的70例夜间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归因分析法,对事件的原因、种类、人员和时段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1.3观察指标 对比①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夜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数量及类型。②研究组和对照组夜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

不良事件分级:参考文献标准,不良事件分为I、II、III级。Ⅰ级: 事件发生但未对患者造成伤害; Ⅱ级: 造成轻微伤害,患者生命体征未发生改变; Ⅲ级: 对患者造成伤害, 需采取紧急的处理。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录入 SPSS 18.0分析系统,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使用Student's t 检验。样本率采用χ2检验。当P

2 结果

2.1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夜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数量及类型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夜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数量分别为17例和44例,结果比较有差异(P

2.2研究组和对照组夜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 研究组和对照组夜间护理不良事件I级、II级、III级的数量分别为(9例、3例、5例)、(4例、12例、28例),结果比较有差异(P

3 讨论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违反职业者被期望的标准而导致的事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安全管理,是护理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归因分析法是首先寻找特定的行为,然后通过分析行为的过程来判断原因,从而有助于减少或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本次研究发现两组的主要夜间护理不良事件集中在药物相关事件、书写、电脑录入错误、意外拔管、标本采集错误、压疮上。我们分析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有关。ICU患者每日需要使用的药物繁多,不同于普通住院患者,因此难免会发生不良事件[3]。②新来护士护理安全意识淡薄,医院安全配套设施不到位。同时不良事件发生后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同样有学者指出意外拔管事件发生后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而再次插管时会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4-5]。

针对ICU的学科特点,我们在护理中要做好以下几点:①使用规范化的培训手册,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素质,强化护士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②通过多种管理制度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在给药前、过程中严格双人核对, 三查十对;加强护士药物知识的培训;制定药品管理制度,特别是高危药品的使用过程中要加强观察。③加强重点人群的培训。 比如进修护士、新毕业护士、轮科护士;通过安全护理培训,使护理人员主动学习和识别护理风险。④实行弹性排班制, 新老护士搭配,在8∶00~12∶00最繁忙的时间,适当增加人员安排,17∶00~24∶00时间段, 要安排足够的人手,立机动班和二线班。⑤建立健全医院辅助支持系统,如呼叫及监测报警、呼叫器等。⑥建立主动上报不安全事件机制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网报系统,从而实现全员防范。

因此,本次研究认为通过细致的分析回顾,可以有效避免重症医学科夜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81.

[2]李远珍,何圣红,章泾萍,等.125起护理不良事件归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国护理教育,2011,8(10):461-463.

[3]钟叶蓉.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6):74-75.

[4]林如.浅析ICU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与对策[J].医学信息,2013,26(6):478.

[5]黎丽芬,管向东,董丹丹,等.重症医学科如何安全合理使用药物[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1):24-27.编辑/翟辰万

上一篇:我院重视病案质量防范医疗纠纷的具体做法与体... 下一篇:抓住第一次教育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