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政治事件对外报道的分析和思考

时间:2022-06-30 02:13:00

重大政治事件对外报道的分析和思考

摘 要:近来中日争端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国际、国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事件。本文以《人民日报・海外版》对事件的报道为文本,从报道议题、报道体裁、报道倾向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其在关乎领土问题这一重大政治报道中对外报道的倾向和策略,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以期望进一步改进我国的对外报道工作。

关键词:对外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政治事件

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198-03

做好重大政治新闻的对外报道,是外宣工作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我国的对外报道工作,尤其是涉及重大政治新闻的对外报道。9月10日日本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公开“购买”并实施所谓的“国有化”方针,使事件严重升级,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事件十分关注。《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中国对外开放最具权威的综合性中文日报,其主要读者对象是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中国在各国的留学生和工作人员,以及来华旅游、探亲、学术交流、从事经贸活动的各界人士[1]。作为海外了解中国的窗口,《人民日报?海外版》对事件的对外报道,成为中国向海内外华人、华侨以及港澳台同胞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政府态度和声明,反抗日本侵略行为的主要途径之一。2012年9月10日日本公然“购岛”并实施国有化,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关于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11日中央气象台、国家海洋预报台天气和海洋环境预报,14日中国海监编队抵巡航执法,15日中国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20日《―中国的固有领土》宣传册出版,28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出版。由此可见,9月是中日争端的高潮期,因此本文选取《人民日报・海外版》9月对事件的报道的所有文章为样本,从报道议题、报道体裁、报道倾向等方面分析《人民日报・海外版》对事件报道的内容和特点,进而思考和研究传媒对重大政治事件的对外报道。

一、报道议题以中方的措施、态度和声明为主

《人民日报・海外版》9月份关于事件的报道总计有98篇,对这98篇文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报道涉及事件中中方针对日“购岛”采取的措施、态度和发表的声明为主,其中关于中方表明态度和发表声明的报道占42%,关于中方采取的措施的文章占33%,此外关于阐述属于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证据的文章也占有较大比重。(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人民日报・海外版》对事件的报道议题以“中方的态度、中方发表的声明”、“中方采取的措施”为主。海外版在9月1日至9月29日(9月30日周日海外版不出刊)的报道中大量刊载中方采取的措施和发表的声明,比如9月4日刊登的《外交部发言9月10发表的《就当前中日关系和问题表明立场》、9月11日刊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等。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有这样的作用:通过反复报道某类新闻,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2]。海外版在报道内容上通过反复报道中方对事件所持的态度、立场以及采取的措施,加强公众了解和掌握中国政府的主张和反应,这也说明其有意向全世界人民表明我们保卫不受侵犯的决心和毅力。

此外,对属于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证据和事实的报道也成为《人民日报・海外版》的重要内容之一。传播媒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道方针,从现实环境中“选择”认为重要的部分或方面进行加工整理,赋予一定的结构次序,然后以“报道事实”的方式提供给受众[3]。海外版选择报道“证明领土的历史事实”向海内外读者说明领土的归属权到底属于哪方,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展示,让日本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卑劣行径。比如9月6日发表的评论《说说历史常识》、9月18日发表的《国图馆藏大量历史文献证明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9月18日的《现存日本史料证明属中国》等。

美国学者麦库姆斯和肖认为:“传媒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4]《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对事件的报道中以“中方的措施、态度和声明”为主要的议题,通过反复的报道,赋予其鲜明的显著性,从而使受众对中国政府的反应和态度产生一定的认知,并影响受众对该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二、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评论为辅

通过对海外版9月份对事件报道的样本分析,笔者发现,媒体的报道体裁以消息类的文章为主,以评论类的文章为辅。98篇文章中有66篇消息,占总体的67%,评论性的文章总共23篇,占总体的23%。

消息以短、平、快为其基本特点,它讲究时效性,要求迅速及时地把最新的事实报告给读者,在反映现实的速度方面居于各种文体之首。[5]《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对事件的报道中以消息为主要的新闻体裁,及时迅速的把事件的最新消息传递给读者,让广大读者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从而全面及时的掌握事实。新闻评论针对性强,在有限的篇幅中以独特的见解、强大的说服力吸引读者,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手段。《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对事件的分析中刊载了很多精彩的评论,论点清晰,论据可靠,论证有力,语言文字具有感染力,在传递最新信息的同时表明媒体的态度,正确地引导舆论。如9月6日《变脸比翻书还快 日本当局为何抢着“买鱼”》、9月11日发表于望海楼的《无视历史事实 必有现实后果》、9月15日《东海浪虽大 中国可打鱼》、9月21日的《崛起之路,不怕许多坎》等。

以消息为主说明海外版注重及时向受众传达最新动态,确保受众及时掌握和了解相关信息,这也是“以受众为中心”思想的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坚持以“受众为中心”的观点有助于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吸引更多的读者。在报道消息的同时发表一些具有说服力的评论,二者相互补充,更有利于受众理解和消化所接收的信息。

值得说明的是在所有的消息中又以“中方采取的措施”和“中方发表的态度、声明”为主要内容,如9月1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声明》、9月12日《中央气象台、国家海洋预报台天气和海洋环境预报》、9月21日《中方继续向日阐明严正立场》等,总共48篇,占消息的73%。在9月份所有的消息报道中事关谴责日方侵权行为、阐述属于中国固有领土、港澳台和民间保钓活动等其他方面内容的文章总共有18篇,占消息的27%。这说明《人民日报・海外版》在选择以消息为主要报道体裁的同时注重选择以中方采取的措施、态度和声明为主要报道内容,主要向读者传递中方针对事件所采取的措施和宣传中方的态度、声明,而事关民间、港澳台保钓、日方最新动态和行为以及美对立场等方面的报道内容较少。

三、报道倾向以正面报道为主

媒体报道的倾向性,是各媒体在表达传播意图过程中最明显的态度选择[6]。所谓正面报道就是指媒体在报道中选择有利于党和国家利益的内容进行报道,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海外版在对事件的报道中以“传递中国人民正义声音”、“表明中国政府的态度、立场”、“谴责日本侵权行为”、“维护中国领土和中华名族的根本利益”为主要内容。在《人民日报・海外版》9月份对事件的所有98篇报道中,有94篇都是以传递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正义呼声,谴责日本的侵权行为,维护中华民族的领土利益为主要报道倾向,而带有中立和批评倾向的文章只有四篇,分别是9月5日第四版的《强摘日使馆车辆国旗者被查获》、9月17日第四版发表的国际速递《日本候任驻华大使病逝》、在9月19日发表的《保钓风云在台湾》一文的结尾部分对游行队伍中对社会不满却无处宣泄之人予以谴责和表示担忧,在9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日本政府应该正视中国人民正义呼声中》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呼吁中国公民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冷静理智、依法有序地表达有关诉求。

可见,《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对外传播的倾向性是以“正面报道”为主,以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以肯定的积极的态度引导受众的价值观,为我国在领土争端中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奠定了基础。

四、报道以塑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赢得国际同情和支持为主要目的

从上述内容分析可以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报道议题上以中国针对日本公然“购岛”所采取的措施以及中方发表的声明和态度为主,用历史事实证明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强烈谴责日本的侵权行为。在报道形式上以消息为主,评论为辅,向海内外读者传递事件的最新消息和进展,使得广大读者群众及时全面的了解相关信息。在报道的倾向上以传递中国政府、中国人民、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正义声音,谴责日方侵权行为为主要报道倾向。这些使得中国在事件中更能赢得海内外读者的信任,有利于中国在中日之争上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更多的呼声和舆论支持增加了砝码,从而有助于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

五、存在的问题

第一,反映事实不够全面、立体。媒体不仅承载着传递信息的职责,还应该多角度、多侧面的反映新闻事实,向受众传达一个全方位、立体的客观事实。在此次的报道中不应仅限于“中方采取的措施”和“谴责日方的侵权行为”,还应关注日方的动态、日方“国有化”的依据是什么、民间港澳台的保钓行动以及相关方对事件所持的立场等,引导受众理解日本政府的立场、了解相关方的态度,更加全面的看待问题。

第二,正面宣传过多,着意塑造正面形象。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维护中华民族的全体利益、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是对外报道的责任和义务。在事关领土方面宣传党和政府的态度,传递中华民族的正义呼声,这是必要的,但媒体的报道过度反应中方的正义呼声,而忽略事关方的立场、态度和意见,报道的片面性影响海外受众的接受。海外版在关于事件的报道中关于“中方的声明、态度和采取的措施”占96%,而带有批评性的文章总共只有三篇,过多的正面宣传反而使人产生怀疑,往往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所以,在进行正面宣传的时候,可以转载一些外媒对中国的负面报道,然后着力进行驳斥效果更佳[7]。增加批评性报道有助于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引导受众形成理性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8]。

第三,对于海内外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没有及时公开报道,丧失传播主导权。媒体是社会的“监视器”,应该及时、迅速地反映社会的新情况、新动态和新问题[9]。日本公开“购岛”激化中日之间的矛盾,国内抗日情绪高涨,使国内发生一些非理性的爱国行为,对此媒体应该及时公开地予以报道,掌握报道的主动权,而不是选择少报、隐报甚至不报,遮遮掩掩反而使人产生怀疑,给一些别有企图的外媒机会,塑造中国公民所谓的“流氓”形象,丧失传播的主导权。越是敏感问题我们越要积极面对,及时组织有针对性的对外报道,释疑解惑,才能增进世界对我们的正确了解。

参考文献:

〔1〕余婷婷.《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北京奥运报道的内容及特点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9).

〔2〕范红.媒介素养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郭镇之.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4〕彭泰权.大众传播的议题属性设置效果――美国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进展[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5).

〔5〕王蓓.广播电视业务[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6〕周知.新闻倾向性与媒体审判探析――以《南京6.30醉驾案》的媒体报道为例[J].新闻知识,2010(4).

〔7〕于小薇.传媒与国家形象塑造――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为例[J].新闻世界,2012(7).

〔8〕熊树文.改进对外报道的几点思考[J].创造Creation,2005(12).

〔9〕杨宇.媒体监督:良性社会的“监视器”[J].西部广播电视,2008(11.)

上一篇:《静静的顿河》中主人公葛利高里悲剧命运的根... 下一篇:活化思维 优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