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活动对外报道的选题与采编

时间:2022-03-03 03:00:19

重大活动对外报道的选题与采编

在中国举办的国际重大活动,对于向世界介绍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国际传播意义。本文以2014年秋将在北京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例,探讨如何拓展重大活动对外报道的选题,分析采访编辑的时代要求,以实现于我有利的国际传播效果。

基于新闻价值的选题要素

议程设置理论可以解释在每天众多的新闻事件中,报什么,不报什么,哪个上头条,每条报道占多大篇幅或时长。议程设置对于媒体来说就是新闻选题,它受到新闻价值的影响。新闻价值包括广义的政治价值和具体的专业主义价值。政治价值在不同国家,由于媒体的地位和性质不同,具有很大差异。就国内政治来说,西方媒体是批判性的,中国媒体总体上是建设性的;而对外报道,特别是涉及本国利益的事件上,二者却有相似性,都不会说本国不好。外交和国际事务是非常专业的领域,其消息来源、和求证,往往受制于政府或受其影响。就对外报道来说,政治价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专业主义方面的新闻价值,各国倒没有显著的差异。

就国际新闻来说,一般包括下列要素:重要性、和本国相关、大国或名人、期待、有意义、能说清楚、可以预测、有冲突性、娱乐性、满足人的情趣等。对于APEC的常规报道,要挖掘符合这些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20多个成员国的领导人齐聚一堂,非常重要;本国参与其中,他国亦有影响;中美日俄等大国政策引人关注,寻找各个领导言谈举止的亮点;人们对此次会议有何期待;和以往相比的意义;经贸合作要比政治谈判更能说清楚;一些结果是可以预测的;存在什么样的分歧;参会者的衣食住行、随行家属的活动亮相等。但仅有这些选题显然是不够的,对于主办国的媒体来说,还要挖掘新闻价值,寻找不同寻常的选题,把会议成效和传播效果最大化。

APEC报道如何选题

自1989年起,APEC已开了几十次首脑会议,虽有新闻价值,但作为年度例行报道,也容易产生新闻疲劳或定式报道。作为东道国,中国2001年在上海已主办过一次,成为当年的媒体盛会。此番来到北京,会还是那个会,但报道绝不应是当年共穿唐装,今年会穿什么那么简单。

寻找不同点,紧贴时代背景。最大的不同是时代背景的不同。2001年的上海APEC会议,正值9・11之后,全球反恐无疑成为那次会议最大的议题和共识。此次北京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但现实和未来有许多不确定性。

自本・拉登被击毙后,全球的反恐局势似有所缓和,但中国新疆及周边的反恐局势凸显严峻。美国战略调整,重返亚洲;中美在刚刚结束的双边经济与战略对话以后,如何在多边的APEC会议上继续。中日关系复杂,中日韩三国和东盟十国的10+3对话进展缓慢。更主要的是中国没有应邀参加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随着2011、2013年日、韩的接连加入,在美国主导、日韩助推、多国配合下,进展很快。因为成员交叉很多,未来APEC和TPP的关系如何理顺。中俄两个APEC重要成员刚刚签署了巨额的天然气合同,而俄国政治上又卷入了俄乌危机。接连出事的航班,会不会使民航安全成为继反恐之后另一个非传统安全的议题,在APEC会上讨论。

由于时代的不确定性,很难确立APEC报道的一致选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因为没有定论,可以挖掘更多的选题来报道APEC。此次会议和以往不同的还有参会领导的变换,新的面孔会有新的风格和政策。此外,和2001年相比,媒体形态已完全不同。那时互联网兴起不久,对外报道仍是传统媒体一统天下,而现在社交媒体、移动互联引领潮流,娱乐、消费、视频、段子大行其道,影响着报道选题及呈现方式。

点线面结合,全方位拓展报道。此次APEC会议,与以往一样,是年度APEC合作的高潮和最大亮点。但要想做专业、深入的报道,仅仅围绕这一点是不够的,要以此为切入点,延伸成线。线就是每年的APEC有五个层次的系列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委员会和工作组、秘书处会议等。其中高官会每年举行三至四次会议,由各成员指定的高官(一般为副部级或司局级官员)执行领导人和部长会议的决定,审议各委员会、工作组和秘书处的活动,筹备部长级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协调实施会议后续行动等事宜,同时还参与会外一系列平行的工商论坛和经贸研讨、贸促展览活动。今年2月在宁波,5月在青岛,8月在北京已召开三次高官会议,通过对秋天领导人会议的延续或回溯,可以由点到线,形成拓展报道,有更多的话题和现场,全方位、多地域报道APEC活动。

类似地,线的移动可以形成面,在更大的范围内分析报道历年APEC会议的变化与延续,并与中美经济与战略对话、10+3对话、WTO部长会议、G20会议等横向对比联系,分析分歧与共识。

深入挖掘会场内外,讲人的故事。开会是最隆重的,但也是最枯燥的,没有场景和人物变换的新闻,或者新闻会里出来的新闻,往往没有多少新闻价值。在报道会议话题的同时,要有背景分析、场景变化、人物特写、相关活动。会场外不应仅是扎堆围着第一夫人做文章,还有中外商人、消费者、专家和其他官员可以采访。从决策的领导到受影响的普通人,新闻最终要讲人的故事,而不是会议的讲话。

视野全球化,从北京到世界。会议的现场在北京,但选题的角度不应局限于北京。只报道中国的事,其他国家难以产生共鸣。只盯着领导人,又让普通人觉得很远。利用网络时代的技术便利、驻外记者的专业优势,把现场从北京延伸到世界各地,采访其他与会国的人和事。除了APEC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和欧洲、非洲也是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这些地区也会关注APEC的影响辐射。因此会议在北京,选题全球化,采访遍世界。

突破选题局限,政经兼顾。APEC是经济合作活动,但国家之间经济离不开政治。从本年度的几次APEC高官会议来看,议题涉及贸易与投资、质检、海关、林业、环境、卫生、农业安全、灾害预警、互联互通、人员流动、电子商务、反腐败、反恐合作等多个领域。而高层领导之间更是会讨论安全、政治和战略问题。因此报道选题要政经兼顾,经济应精确、量化,有数字、有案例;政治应深入、前瞻,有战略性和时代感。

对采编的要求

中国的记者采访、媒体编辑在国内报道方面,由于人在现场、语言相同,一般能较好地完成。但是在对外报道和国际报道方面,则存在许多问题。中国的对外报道大多是翻译。国际报道基本上是配合领导人出访的官式采访、编译外国媒体的报道、或发回一些关于国外社会文化的软新闻。由于外宣要服从外交的大局,加之媒体的性质和记者的身份不同,不管是国内的外宣还是驻外记者,基本不做调查性报道,一般连解释性报道也很少做,就是介绍性报道。但在大家熟知的APEC会议上,只做介绍性报道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注重调查、解释,做专业化报道。要改变跑会上会,听听发言,看看材料就写稿的习惯。虽然不是每个记者都有机会采访APEC领导人,但是可以找好选题,进行调查,写深度报道。比如会议提到农业安全,可以多渠道采访各国农业官员、国际粮农组织、进出口商、生产者和消费者,查阅相关文献、报告、政策和统计,解释清楚农业安全的方方面面,APEC成员的共识和分歧所在,对国家发展和普通人生活的影响等。最重要的是,要积累专业知识,成为熟知某一领域的记者,而不是什么会都听,什么稿都写,但缺乏新意和深度的“万金油”。

应用大数据,选题创新,评论突破。APEC会议20多年来已积累了相当多的资料文献,各个成员、各个行业、各种场合都有统计报道,可以借助网络和数据库进行大数据分析。比如历届共同宣言的变与不变等,从选题创新或方法创新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在评论上做突破,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讲述;国际问题,中国解读。

(本文系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项目的研究成果。)

上一篇:孩子当众发飙怎么办? 下一篇:我在美国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