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小学生有效品读三策略

时间:2022-06-28 11:49:22

引导小学生有效品读三策略

品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品读教学只有让小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趣味性和语文特有的吸引力,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一、揣摩性品读,感受人物形象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是进行人物描写的,这些课文往往生动形象,活灵活现,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慢慢地品味。

例如,《番茄太阳》一课,课文中的那位勇敢、开朗的主人公,虽然是位双目失明的少年,但他以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着作者,使作者的心情由最初的灰暗转变为开朗。课文中有大量的语句看起来好像简单但又另有玄机,如第一段中:“那年,我来到了这座城市,临时租住在一栋灰色的旧楼房里。”这句话就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在课堂上,我采用了以下策略进行教学。

师:同学们,请思考下,文中为什么要写“一栋灰色的旧楼房”?

(学生思考,很久没人出声)

师:那请大家看一下接下来的内容。(“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

生:哦,那是由于受到生活和心情的影响,看到的房子也变成灰色的和旧的了。

师:很好,也可以是进入眼睛里的除了灰色和旧的东西,其他漂亮的事物都看不到了。不过,请大家看课文,再思考一下,当时导致作者情绪不好的原因还有什么?

生:她的腿瘸了,所以感到心情灰暗。

师:小朋友,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明明问我:“阿姨,你是用双拐走路的吗?”

生:明明说:“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

师: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能看出文中的这位阿姨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生:她腿瘸了,日子过得很苦。

通过以上的课堂教学过程,学生不仅看到了课文的表面内容,还学会了透过现象看到其隐含在文中的很多东西,通过语言感受到了文中生动鲜明、有血有肉的主人公形象。

二、朦胧性品读,彰显语言本真

“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相同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有对文章细细的咀嚼体会,更要用朦胧的方式培养学生体会文中的那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美。

例如,《月光启蒙》这篇课文,描写了夏夜,月亮升起的时候,忙完了一天的母亲搂着“我”在小院子里深情地为我吟唱的情景。

我给学生展示了文中的一段话:“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读这一段话的时候有什么想法?

生:语言写得很好。

生:甜甜的声音很舒服。

生:月色很美丽、很迷人。

师:好的,那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一段,感受一下甜甜的声音和迷人的月色吧。

(学生读)

师:大家再来说说看,还有没有让人陶醉的东西呢?

生:母爱。

生:作者对母亲的爱,作者对故乡的爱。

生:夏天美丽的夜晚,美丽的星星和月亮。

师:是啊,这美丽的夏天的夜晚,月亮高高的挂在天上,加上甜美的歌声,怎么能不令人陶醉呢?那就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吧。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没有了排比句的讨论、关键词的琢磨,在学生的阅读中,在心意的结合中,在细细地品味中,朦胧的品读给了语文教学巨大的乐趣。

三、拓展性品读,开阔学生视野

为了让小学生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必须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增加他们的词语积累。这就需要教师把语言教学放到特定的情境中,让小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去体会、去感受。

例如,在教学《祁黄羊》一课时,对于词语“兴亡”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品读的。

师(出示):悼公说:“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里的“兴亡”指的是什么吗?

生:“兴”的意思是说一个朝代的兴起和强大,“亡”的意思是一个朝代的衰落,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一个朝代的兴起或灭亡。

师:好的,现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理解再来谈谈历史上的“兴亡”。

生:在历史中,有的国家繁荣富强,有的国家衰落灭亡。就像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军力最强大的时候,但是宋朝的军力就很弱。

生:宋朝很繁荣,但一打起仗来就输,最后给元朝灭了。

师:对啊。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不被灭亡,除了要很繁荣富裕,还要很强大。那么大家再说说,我们国家要怎么才能不被人家欺负呢?

生:我们要努力读书,把中国建设得更加好。

生:我们还要为国家作贡献。

以上教学中,我把词语放到整个社会历史中,让学生从国家民族的兴衰中去体会词语的丰富内涵。学生们放飞思维的翅膀,不断开阔了对词语的认识。

总之,品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有效品读的着力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揣摩性品读、朦胧性品读、拓展性品读,从而让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

(责编 刘宇帆)

上一篇:浅探语文课堂教学的灵动性 下一篇:思考,让语文课堂闪耀智慧的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