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让语文课堂闪耀智慧的灵光

时间:2022-09-02 02:50:13

【摘要】2.画一画课文中你不太理解的字词,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有困难的请你把它们端端正正地写在下面的方格里,注意别写错别字。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请你用一两句话讲一讲。 4.关...

思考,让语文课堂闪耀智慧的灵光

美国学者大卫·博金斯说:“我们并不欠缺知识,我们非常欠缺的是运用知识,欠缺的是思考性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应成为教育的基本使命。缺少思维参与而形成的知识往往是一种“惰性知识”“泡沫知识”,这样的知识也许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应付考试,却不能让其在社会生存中获益。所以,让思考性学习扎根课堂,让语文课堂闪耀智慧灵光,是新课改的强烈呼唤,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先学后导、顺学而导、以疑导学的课堂,会让学生爱上思考。

一、先学后导,思考源于自主

教学的真谛是只有学会,没有教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必须依靠学生的内动力和内化力来实现,教师是无法代替的。先学后导的课堂就是为学生而设的课堂,是他们实现学习和发展的平台,是一种基于课堂教学原点思维的课堂,是把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复归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

在学习《桥》一文时,我设计了“自主学习单”,让学生先按“自学单”上的要求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努力把每个字都读正确,把每句话都读流畅,还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看看哪些画面打动了你。

2.画一画课文中你不太理解的字词,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有困难的请你把它们端端正正地写在下面的方格里,注意别写错别字。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请你用一两句话讲一讲。

4.关于这篇课文,你特别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完成“自学单”的情况进行巡回了解,对本课自主学习的情况作了反馈整理。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先学后导的课堂给了学生一个真正的安静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静下心来,埋头钻进书本去理解知识,尤其是自学这一环节,让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独立学习,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顺学而导,思考来自生成

要引导学生会思考、会学习,还需要教师采取“顺学而导”的模式,引导学生的认知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在教学《父亲的菜园》一文时,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读懂了这儿原先是一块“贫瘠”的菜园,后来成了一块“四季翠绿的菜园”。但在教学即将结束时,一位学生突然提问:“老师,我发现课文的题目不用《贫瘠的菜园》《四季翠绿的菜园》《我家的菜园》,而是《父亲的菜园》,这是为什么呢?”我没有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顺着学生的发现,继续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是呀,作者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是“父亲”的菜园呢?通过再读文本,深入思考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生1:菜园是父亲一手经营起来的,它凝聚着父亲的心血和汗水。

生2:父亲很爱我们,他要让全家人一年四季都吃到新鲜的蔬菜。

生3:父亲爱这个菜园,为了这个菜园,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

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看到了学生的阅读又更进了一层,学生的思考以及对文本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顺学而导的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着力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教”的存在是因为有“学”的需要。课堂教学的顺序,不能完全由课前的预设排定,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根据学生的学情走,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思考起来。

三、因疑而导,思考大于答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他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

在教学略读课文《半截蜡烛》时,有学生在“自主学习单”上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伯诺德夫人一家在保护蜡烛时所想的办法都是好办法,为什么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面对这一疑问,我让学生先找出三位人物的台词读一读。通过思考,学生纷纷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生1(关注了称呼):杰奎琳说话时有指定的对象,是对那位少校军官说的,还尊称对方为“司令官先生”,让对方觉得被尊重,而伯诺德夫人和杰克统称“先生们”。

生2(关注了内容):那位军官不是无情的,他也有家庭,杰奎琳触动了少校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唤起了他对小女儿的思念。

……

我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充分释放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这样的课堂是等边对话的课堂,每位学生都以同样的资格参与思考、参与对话,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的泥水潭,而是汹涌澎湃的思维场。

因疑而导的课堂,不是由教师给出答案来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深入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自己得出结论,从“引导学生解答”引向“引导学生思考”。因为,让学生参与思考的过程比问题的答案更重要。

宁静才能致远,思考才能智慧! 一时思考不是思考,一节课的思考也不是思考。我们应该把“让学生爱上思考”的观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只有当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述时,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是最有效的。

(责编 刘宇帆)

上一篇:引导小学生有效品读三策略 下一篇: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