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生写作的语言技巧

时间:2022-06-28 07:56:29

如何培养高中生写作的语言技巧

摘要:俗话说:人是衣裳,马是鞍。意谓"衣裳""鞍"对于人和马的重要作用。在写作语言就好比文章的衣裳,它"漂亮"与否,直接影响别人的第一印象,并最终影响文章的得分。

关键词:高中生写作;语言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82-01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所以对于作文来说,陆游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和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种清新脱俗、质朴自然的语言美,固然是一种高境界,但现实中华美的语言更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因此,高中生写作如果没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就如同裁缝没有精良的手艺,难以把一块用事实与思想凝聚的高级面料,织成一件得体的、漂亮的外衣一样。只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感染读者,打动阅卷老师,彰显文章的魅力,最终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生动形象的语言,可表现在写景时,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可表现在写人时,神形毕肖,让人如见其形;可表现在论理时,亦庄亦谐,准确鲜明……

既然华美的语言,是一面旗帜,轻轻招摇,就可吸引读者的目光;是一束火把,灼灼闪耀,就可点亮读者的思想。那么,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写作时的语言技巧呢?现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1.遣词要生动

1.1 精心运用叠词能增强语言的意境美、音乐美。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写月光时:"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如果说,仅仅把月光比作流水不算稀奇,那么一个"泻"字配上"静静地"这一叠音词,就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毫无声响,又引起了读者无限的遐思。

1.2 色彩词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意境美、绘画美。如朱自清在《春》中描绘春景时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作者抓住色彩的连锁关系,写景物色彩层次清晰、意趣盎然,洋溢着春之生命舞动的美感,烘托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之世界,如诗如画,意境十足。

2.句式要灵活

灵活运用整句即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采用骈句、整句的形式,来议论点题、抒发感情或点题、总领全文,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2012年天津一考生在满分作文《感受爱 感恩爱》中写道:"友情,是一把刀,将我们心中那坚硬的城墙敲碎;友情,是一盏灯,照亮我们心中的彷徨与黑暗;友情,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箱子,收获快乐,也分享快乐;友情是雨季里的小伞,为我们撑起一片晴天;友情是寒夜里的一把火,为我们送去片片温暖;友情是一阵温馨的风,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友情是一块洁白的手帕,拭腮边的泪痕。"一连运用七个比喻句,然后构成的一个排比句,不但写出了友情的重要作用,而且形象生动极富吸引力。

此外,运用整、散结合句,可形成一种整齐错落有致美。广东2012高考满分作文《生于此岸 心无岸》中"生活在这个钢筋水泥筑成的年代,我们也依旧寻得自我的价值,同时也能在心灵清净中闻宫商角徵羽,行仁义礼智信,我无法赶上李白的春夜桃李夜宴,也不想到未来的土星上居住,我需要的是好好爱护脚下的土地,欣赏此岸的风景,然后让心灵携取古今的有益的思想,细描未来的美妙,且歌且行,足矣!"这段文字以整句为主,间以散句,开合自如,显然这种表达效果要比单一的整句或散句好得多。

3.修辞要新颖

作文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能使文章语言形象鲜明,气势贯通,音韵和谐,显得文采飞扬。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本段连用了拟人、比喻、排比、通感等各种修辞手法,新颖灵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描绘了荷花的情态,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4.功底要深厚

写作关键是看作者的思想对人、事、物、现象的描写、阐述和发挥,即作者如何对这些做最佳的文字处理。因此作者如果平时善于观察、积累,有深厚的文学功底,那么写作时就可旁征博引得心应手,从而使自己的文章变得厚重、亮丽,从而提高作文得分。

如:高考时一考生在文章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荡;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岗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双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本段中作者通过广泛征引,使得文章文采飞扬。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贾岛锤炼语言的创作经验;"为人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是卢延让苦吟的形象写照,此三子者都是锤炼语言的典范。王国维云:"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必经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道出了在锤炼语言的道路上,必须历经艰难,方能迎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此外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指词语华丽,意荡神驰,而且还应指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内在韵味,一种"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沈扬文.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2012,(20).

[2] 朱顺娟.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能力与素养的培养[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3] 郗悦欣. 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 科技创新导报,2011,(26).

[4] 张海林. 浅谈提高语文教师写作能力的有效路径[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1).

[5] 张立红. 浅谈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9).

上一篇:识字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下一篇: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让语文课堂激发思维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