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策略

时间:2022-06-27 05:47:51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话说得好:“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看,陶先生所说的“一问”,应该很大一部分指的就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提问。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表演,也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更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教学技能,已越来越受语文教师的重视。为此我对语文课堂中的提问策略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教师提问的态度要真诚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在提问时能神态自然,以鼓励的眼神和亲切的话语鼓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但是,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思考的结果也千差万别,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我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我也不指责和批评,而是真诚而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启发。

如在教学一年级课文《小松鼠和大松树》时,这篇课文意在说明做人要像大松树一样谦虚不骄傲。所以在告诉学生这篇课文的主旨时,我面带笑容地问:“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学松树这种做人谦虚的好品德呢?谁先来给大家说说呢?”孩子们一听特别亲切,于是很多孩子举手回答,有孩子说:“我得了三好学生不能骄傲。”我竖起大拇指表扬说:“对了!你真谦虚!真是个好孩子!”所以这堂课下来,孩子们都积极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教师可以为提问创设情境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氛围,避免传统教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尴尬局面。

如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我知道海底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陌生的,所以我准备了大量海底动物的录像给他们看,如乌贼、海龟、海参、梭子蟹等,孩子们可以近距离地看到这些海底动物,听到它们有趣的叫声。我也准备了千姿百态的海底植物图片,如硅藻、甲藻、巨藻、鼠尾草、裙带菜等,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

用创设情境来辅助提问,既考虑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兴趣爱好,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教师提问要讲求策略

1.教师提问要“因人施问”

孔子“因材施教”的这条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即为“因人施问”。我在预设问题时,要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预设;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因人而异地发问。

可以让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回答,以促其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对于难度较大的拓展性问题和综合性表述题,可以让学习优异的学生来回答。教师对他们的回答要及时加以点评,让所有学生在比较与鉴别中,提高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投入课堂提问中来。

2.教师提问要联系生活

教学不仅要从教材出发,更应从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我们的提问才能与学生的思维接轨,才能取得教学主动权。这样设计的提问,才能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3.教师提问会“巧妙变换”

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当学生带着解开悬念的渴望学习课文时,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4.教师提问要强化重点

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文本特征,有重点的设计问题,或设计问题反映重点。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要做到直题曲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智者一问,益处多多。”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语言王国里遨游。提问有策略,需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 常熟市世茂实验小学)

上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博弈与互惠规范分析 下一篇: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的教师角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