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计划促进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时间:2022-06-27 12:43:22

学校发展计划促进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学校发展计划(School De-velopment Planning,通称SDP)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改进学校管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技术和方法。其是指一所学校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计划的要求,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系统地分析学校的原有基础及学校所处的环境,发现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目标,促使学校挖掘自身的潜在资源,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最终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上世纪90年代,英国科学和教育部颁发《学校发展计划实践指南》,呼吁全国中小学推广这一方法。随后,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美国等国家也开始推广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使其产生了广泛的国际性影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也积极推荐学校发展计划,旨在通过校本管理、社区参与以及提高学校的自治能力,来提高各国中小学的综合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上世纪90年代末,学校发展计划被首次引入中国,在一些地区实验和推广后取得好的效果,逐渐成为一种学校管理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得到我国基础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因其强调可操作性,引发学校管理者的关注,成为学校领导力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有力依据,为学校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引入“学校发展计划”,以项目驱动的形式,在全区选择30多所实验学校进行教育科研,通过“学校自评――讨论愿景――制定计划――实施推进――效果评估”等几个环节加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平等对话、互动参与等研究方式,让所有的参与者经历一个学校发展观念认同、组织实施和监测评估的过程,把学校发展计划制定与实施的过程,变成学校领导力建设和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一、在自我诊断评估中认知学校核心价值观。

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集中体现学校的个性和品位,蕴含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彰显学校教育的品质与特色。它包括学校理念、使命和愿景及理想的教育、教学、评价与管理模式等。学校核心价值观是通过办学思想、原则、制度、文化和氛围来体现的,是一种隐性的思想和理念,其本质与内涵需要教职工在分析办学现实的基础上不断认知、不断认同和不断丰富。

“学校发展计划”项目强调民主参与。在项目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学校、政府、社区共同参与学校的发展与管理,来自不同社会层面的人员共同参与,通过民主协商达成一致。

在“学校发展计划”项目的自我诊断评估阶段,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与不足。这样,可以帮助教职工更加清醒、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学校,发现影响学校发展的问题所在,促进师生在诊断分析过程中思考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措施和教育效果等,进而思考学校的制度文化、发展定位与发展方向等深层次问题。这种自我诊断评估的过程,也是一次对办学价值观重新认知的过程,必然会触及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在学校自我诊断评估过程中,可以逐渐将学校管理者的教育价值观变成全体教职工的办学价值观,把大家凝聚在共同的办学目标下,进而总结提炼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来自学校的自我诊断评估过程,既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过程,也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宣传、讨论的过程,有助于深化全体师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为将来的践行打下良好的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研讨学校发展愿景,认同学校核心价值观。

学校核心价值观能否得到全体教职工的认同,成为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成为共同的价值观,这是学校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要实现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认同,靠的是全体教职员工对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的参与和贡献,参与程度越高,贡献率越大,教职工的认同度就会越高。

要确立办学的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明确学校的定位,确定学校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即树立共同愿景。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充分重视每位教职工的思想与需求,将学校视为由具有丰富个性的个人有机组成的人性组织;尊重、关心每一位师生的需求,把其作为改进学校的动力源泉,并让每一位成员充分参与学校愿景和价值观的创造、维持、演变。

“学校发展计划”项目高度重视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并且把这种认同过程变成一种行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常需要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召开教职工、家长和学生等不同层面的“头脑风暴”研讨会,讨论学校发展愿景,鼓励所有参与人员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描述或表达他们心中对学校发展的期待和愿望。这个过程能够达到凝聚人心、促进学校领导团队建设的目的。让全体教职工参与学校发展愿景的制定,愿景产生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一个凝聚学校希望、发挥团队智慧的过程,一个大家对学校价值观逐渐认同的过程。经过这样一个认同过程之后所确定的学校发展愿景,就会成为学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教师和学生持之以恒的践行过程中,逐渐形成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文化。

三、制定学校发展计划,创建学校核心价值观。

作为一所学校的文化标志,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具有一定认同度、知名度的学校文化的综合内涵概括,凝聚在学校的办学思想、价值追求和校园文化之中,它是学校办学理念、教育品质、教育特色、管理方式以及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促进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路径是多样的,海淀区实施的“学校发展计划”项目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创建体系。

“学校发展计划”通过一定的流程和技术来完成,其实施过程通常包括检查、设计、实施、评价四个阶段,形成一个循环周期。学校发展计划的内容框架包括学生、课程、教学、环境、资源、教师和管理等七个领域。其制定过程要求教职工全员参与,选择一两个领域,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或发展措施,将若干个措施汇集,最终形成学校发展计划的文本。这样制定出来的学校发展计划,不再是教职工不可琢磨、模棱两可的办学理念或行动指南,而是一个可操作、可实施的“问题解决体系”,是具体的实施方案、实施步骤和实施效果检测体系。正是在这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校发展计划得到实施,学校也实实在在地实现改进和发展。

一般而言,学校发展计划文本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整体描述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愿景以及学校发展计划制定背景的特殊说明等。第二部分阐述学校在各个领域的整体发展目标、计划,包括计划优先采取的行动和进度以及今后2年或3年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学校的年度行动计划,包括如何

实施、如何监控质量等问题。

在制定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全体教职工经历了一次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洗礼,他们在寻找一个又一个问题解决策略的时候,努力用学校核心价值观来激励、维系和约束自己的教育行为,把对学校发展的愿景与期待,逐渐变成自我的工作规范与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发展计划文本的制定过程,也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创建过程。这样形成的学校核心价值观既是学校发展目标的一部分,又会成为全体教职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原则。

四、以有效实施策略践行学校核心价值观。

学校核心价值观,必须为全体师生所认知、所认同、所信奉、所实践。体现在教师和学生持之以恒的践行过程中,体现在每个学校成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是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的核心组成部分。只有当一所学校的全体师生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和服务活动中能够自觉践行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才能说一所学校真正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学校发展计划”项目高度关注教育改进过程,它强调的不仅仅是静态的“计划”结果,更关注动态的“计划”及其实施过程。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就是学校问题解决和不断改进、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各个领域都必然面临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校长和全体教职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排序,哪些问题紧迫,哪些问题可以解决等。由于直接关系到学校发展措施的制定,也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速度与步调,必须科学进行问题分析和筛选,在筛选和排序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一个问题解决了,并不标志学校就没有问题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就真正成为优秀学校了。事实上,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常常是一个问题的解决,就标志着一个新的问题的产生,正是有了新问题的产生,学校才有不断发展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发展过程,就是问题不断产生、不断解决的过程。

实际上,现代学校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其所张扬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其科学性强调一种制度规范、制度流程和制度文化,而其民主性则强调学校管理中目标认同、过程参与和评估多元,强调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协调性和合作性,强调师生、家长和社区等多种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性,以及各种利益相关群体教育诉求的适应性和满足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关键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广泛认同,因此,可以说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践行和发展的过程,就是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过程。

五、通过评估检验学校核心价值观。

“学校发展计划”项目既有规范的文本要求和工作流程,也有严格的检验评估标准和评估程序,其制定过程与方法、秉持的诊断与评估标准及形式与结构具有程序化与标准化的特点。这样,可以确保学校发展计划在各地区与学校按照相似的规范、要求与程序有效地推广与执行,以确保其质量与效率,便于评估。

一般来说,“学校发展计划”项目实施两年后,需要有一个实施效果的评估过程。评估主要回答三个问题,即“我们做得怎么样”、“我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证据)”和“学校现在需要做些什么”等。该评估要求评估人员从学生根本利益出发加以实施,可以选择同等水平的学校做比较。评估所采集的信息不仅来自于管理团队,还应来自家长和社区等。评估重点在于考察学校发展计划实施后带来的改变。当然,评估必须结合学校发展计划进行,比如学校所要致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学校是否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愿景,是否成功地实现了目标,需要继续保持或提高的方面是什么,变革措施是否发挥了作用,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团队,等等。所有外部评估必须以“数据”和“证据”为基础,重“数据”和“证据”是学校发展计划项目评估的最本质特征。

在“学校发展计划”项目的实施与推进过程中,北京市海淀区逐步引导学校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为此,“学校发展计划”项目提供了一种程序化、操作化、细节化、数据化、证据化的学校发展和改进过程。借助“自评、愿景、计划、实施、评估”等程序化的学校发展计划,来凝聚人心、建立团队、促进发展。“学校发展计划”项目的实施,改变了校长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集中表现为在学校决策过程中高度重视师生的参与性。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全体成员高度认同学校的发展愿景和发展目标,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内在发展动力,确保学校核心价值观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地广泛认同和实施。

因此,“学校发展计划”项目,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学校不断改进、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实质上讲,则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几年来,通过实施“学校发展计划”项目,海淀区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路径。研究者把项目实施过程看成一个问题发现、问题分析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在寻找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学校核心价值观,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促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与实践。学校发展计划的推广和应用,将对提高我国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和学校管理效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参考文献:

①石中英:“论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形成”,《中小学管理》2008年第10期。

②叶发钦:“西方学校发展计划的理论反思及启示”,《教学与管理》2011年第8期。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上一篇:感受诗意 第8期 下一篇:从56号教室走出来的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