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生汉语趋向补语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时间:2022-06-25 10:17:05

日本学生汉语趋向补语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摘要:由于日语的句法结构不同于汉语,日本学生对趋向补语以及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不容易掌握。本文分析日本学生在趋向补语习得过程的偏误类型及产生原因,提出了在教学中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趋向补语 日本学生 偏误分析

汉语中的趋向补语,尤其是复合趋向补语以及它的引申用法,是汉语学习者的一个难点,也是日本学生的一个难点。由于日语的句法结构不同于汉语,日本学生对趋向补语以及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的习得不容易掌握,在具体的使用中出现的偏误较多。本文以日本学生平时书面作业中出现的趋向补语病句为偏误语料,分析日本学生在趋向补语习得过程的偏误类型及产生原因,提出了在教学中应采取的对策。

一. 趋向补语偏误类型

1. 遗漏

趋向补语的遗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动词的遗漏,另一种是补语的遗漏

1). 动词的遗漏:

*(1) 他日本去了。

*(2) 外面冷,赶快教室去。

*(3) 听见叫她的名字,她突然起来。

*(4) 从前面过来几个老师。

(1)中,缺少谓语动词“回”,正确的应为:他回日本去了。(2)中,缺少谓语动词“进”,正确的应为:外面冷,赶快进教室去。(3)中,缺少谓语动词“站”,正确的应为:听见叫她得名字,她突然站起来。(4)中,缺少谓语动词“走”,正确的应为:从前面走过来几个老师。

比较一下日语的表达:

(1)彼は日本にって行きました。

(2)外は寒い、早く教室に入って行く。

(3)彼女の名前くと、彼女は急に立ち上がった。

(4)前をいてきた2人の先生。

日本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因为汉语和日语的句法结构不一样。汉语的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日语的结构为:主语+宾语+谓语”结构,日本学生在主语后首先考虑宾语(如(1)(2)),而后又误将作为谓语的动词与趋向补语中的动词混为一谈,认为仅仅使用趋向补语中的动词就能够代替谓语动词的作用。

2).补语的遗漏

*(5)老师说的补充内容,你快记下。

*(6) 他将作业从笔记本上撕下交给老师。

*(7) 下课后,我把书放了书包里。

*(8) 从教室里传来笑声。

*(9) 如果你同意,我们就把时间确定。

*(10)只要坚持,汉语会说得越来越好的。

(5)(6)中的“下”后面,都遗漏趋向补语的“来”,缺少“来”后,语义不完整。“记下”,“撕下”只是结果补语,纵观全句的表达,用趋向补语更为贴切。因此,(5)(6)正确的句子应为:老师说的补充内容,你快记下来;他将作业从笔记本上撕下来交给老师。(7)(8)中分别遗漏动词后“进”“出”,让人感觉句意表达不清晰、不完整。实际上,日本学生对某些词掌握不熟或不会使用时,会采取“回避”使用,从而导致趋向动词的遗漏偏误。(7)(8)正确的句子分别应为:下课后,我把书放进了书包里;从教室里传出来笑声。(9)中,在“确定”后遗漏趋向补语“下来”,(10)中,在“坚持”后遗漏趋向补语“下去”,如果没有(9)中的“下来”,(10)中的“下去”,句子就不能成立。(9)(10)正确的句子应为:如果你同意,我们就把时间确定下来;只要坚持下去,汉语会说得越来越好的比较一下日语的表达:

(5) 先生の言ったことです、あなたは早くメモを取る。

(6) 彼は宿ノトをちぎって先生に渡した。

(7) 放後、は本をかばんの中に入れた。

(8) 教室の中から笑い声がわってきます。

(9) よろしかったら、私たちはを定する。

(10) 持し通すのでさえすれば、中国は言えるのがだんだん良くなります。

日本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受到了母语的影响。另一方面,复合趋向动词引申义的理解较难,日语中对应汉语的复合趋向动词固定的形式不多,所以学生在使用时常常省略了一些成分。

2.错序

错序在日本学生趋向动词习得中是常见的一种偏误,最根本的原因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常见的错误有:

1) 处所宾语的位置有误。

*(11) 下个星期我就要回去日本了。

*(12) 我们进来教室了。

*(13) 他走出去学校了。

*(14) 刚才从教室里走出来张老师。

趋向补语中处所宾语的位置一定要放在“来”“去”之前,也就是说,宾语为表示处所的词语时,只能放在“动词+来/去”中的“动词”跟“来”“去”之间。因此(11)中的“去”要放在宾语“日本”的后面。(12)中的“来”要放在宾语“教室”的后面。(13)中的“去”要放在宾语“学校”后面。我们知道,趋向补语后的非处所宾语必须是不确指的,而(14)中的“张老师”是确指的,因此就不能位于复合趋向补语之后应移到前面来作主语。上面正确的句子应为:(11)下个星期我就要回日本去了。(12)我们进教室来了。(13)他们走出学校去了。(14)刚才张老师从教室里走了出来。

比较一下跟日语的表达。

(11) 来私は日本にって行きます。

(12) 私たちは教室に入ってきた。

(13) 彼は学校を出て行った。

(14) さっき先生は教室から出てきた。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知道,汉语的结构是动词+处所宾语+趋向补语;日语的结构是处所宾语+动词连用形+て+趋向动词,正是因为两种语言句型结构的差异,导致日本学生在趋向补语使用中容易发生错序的偏误。

2)表示人体部分的名词误用于复合趋向补语后

*(15) 听到这个好消息,同学们高兴地鼓掌起来。

*(16) 他回头过去,看见山本正向他打招呼。

*(17) 玛丽伸出来手,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表示人体某个部位的名词是不能用于复合趋向补语后的,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宾语在趋向补语中间,只能用于中宾式或放在简单趋向补语后。因此,(15)“掌”放在“起来”的中间,(16)“头”放在“过去”中间,(17)“手”放在“出来”中间。(15)~(17)正确的句子应为:)听到这个好消息,同学们高兴地鼓起掌来;他回过头去,看见山本正向他打招呼;玛丽伸出手来,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比较一下日语的表达:

(15) このいいニュスをくと、学友は喜んで拍手した。

(16) 彼は振り返ってて、山本は彼にあいさつする。

(17)マリは手を伸ばして、1つの「利の手振りをした。

上述偏误也是日本留学生经常出现的偏误,因为日语中没有像汉语这种将动词与动词之间插入宾语的用法,所以学生只是简单的把宾语放在动词之后。此外,离合词的用法,如“唱起歌来,跳起舞来,说起话来”这个结构比较特殊,表示动作的开始并且保持这一状态的持续,因此也是应该将宾语放在趋向补语之间。

3.误用复合趋向动词的引申义对于日本学生而言是个难点,因为引申义比较抽象,不容易把握,所以学生不清楚在什么情况下选择正确的词来使用。

*(18) 我突然想出来书包忘在食堂了。

*(19) 这个字写错了,是老师帮我改起来的。

*(20) 由于失血过多,伤者很快昏迷下去了。

(18)是“起来”和“出来”的误用,“想起来”后宾语一般是已知的事情,而“想出来”后宾语一般是未知的或不存在的事情,所以正确的句子是:我突然想起来书包忘在食堂了。(19)“起来”的意思是“改”的动作开始并继续,“过来”的意思是表示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的或较好的状态。因此,这里学生将“过来”误用“起来”。正确的句子:这个字写错了,是老师帮我改过来的。(20)“下去”的意思表示动作继续进行,“过去”的意思表示失去正常的状态。因此,学生将“过去”误用“下去”。正确的句子:由于失血过多,伤者很快昏迷过去了。

比较一下这三句的日语表达:

(18) 私は突然かばんを考え出して食堂に忘れました

(19) この字をきえて、先生は私を手う改て。

(20) 出血が多すぎるため、者はすぐ意がなくなりました

在这里,趋向补语所表示的并不是动作的实际趋向,和说话人的位置也没有关系,而是一个引申后的特定意义,在日语里又没有这样的用法,根据学生作业及练习来看,复合趋向补语引申义的习得偏误占的比例是很高的。

二. 教学对策

1. 趋向补语的教学,一般是从初级阶段的简单趋向补语教学开始,然后在中级阶段进行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由于单纯趋向动词“来”“去”在日语中有相对应的形式“て来る”“て行

2. 在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中,应该强调学生在语言使用中容易出现的偏误,特别是动词所处宾语的位置,可以通过选择位置填空、改错等多种方式反复练习。一般教材都写到带复合趋向补语的动词后面可以有宾语。处所宾语一定要放在“来”、“去”之前;宾语表示人或事物,放在“来”“去”前面或后面都可以。但应该注意时态,有些教材往往忽略了这一问题。如,“*他明天拿回来一个电脑。”显然不对,只能是“他明天拿一个电脑回来(将来式)。或者“他拿回来一个电脑(完成式)”。因为当动作已经发生时,可以把宾语放在简单趋向补语前,也可以放在简单趋向补语后,当动作尚未发生时,宾语通常在简单趋向补语前。

3. 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比较复杂,意义也比较抽象。由于日语中趋向动词没有引申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先讲清楚复合趋向补语的本义,然后再讲引申意义,通过举例、对比等方法,让学生真正掌握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比如,“下去”和“下来”,本义的区别只是说话人的位置不同;而“下去”的引申义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继续,如,“你要好好生活下去。”也可以表示动作结果由上到下,说话人是上级、长辈等,如“通知已经发下去了”。“下来”的引申义可以表示动作使事物固定下来,不再动、不再变化。如,“这儿风景很漂亮,快拍下来”;可以表示动作从过去持续到现在。如,“这块手表是我爷爷传下来的”;还可表示动作使事物分离,如,“你把大衣脱下来吧”;表示状态出现由强到弱,如,“天慢慢暗下来了”。此外,在学习每一个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时,要同时介绍经常与该补语一起使用的动词,具体说明其意义和用法,强调其使用范围,以免产生过度类推。

综上所述,由于日语的句法结构不同于汉语,日本学生在趋向补语以及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的使用中出现的偏误较多。作为教师,必须把握住教学重点及难点,让学生尽量减少偏误,从而帮助他们更快地提高汉语水平。(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参考资料:

[1]刘月华,2001年,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陆庆和,2006年,《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钱旭箐,《日本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J]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1期

[4]杨德丰,2008年,《日本人学汉语常见语法错误释疑》 [M],北京,商务印书馆

[5]杨光俊,1998年,《中国语の文法と使い方55》[M] 日本株式会社三修社

上一篇:跨文化语用失误对英语商务口译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