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新生心理问题成因及调适

时间:2022-06-24 08:23:05

职校新生心理问题成因及调适

职校新生入学后,许多人在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感到不适,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抑郁、偏执甚至厌学等不良情绪,如不及时加以引导,不但会严重影响新生的学业和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对班集体和良好校风的形成都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新生如何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顺利度过不适期,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生活环境的变化

职校校园环境对新生的心理影响很大。从生活方式来看,新生原来大多数住在家里,不少人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起居由父母安排,凡事不用自己操心;职校则是集体生活,住宿舍吃食堂,凡事都要靠自己安排、处理。这种改变对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新生是个挑战。从生活习惯看,饮食方面的显著差异,气候与语言环境的变化,作息制度与卫生习惯的不同,以及经济条件等,都可能造成新生适应不良。职校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竞争加剧。这使每一个离开父母的新生都会有从依赖到独立,从相对自由到统一要求,从个体到集体,从相互摩擦到逐渐磨合这样一个适应过程。面对这些变化,个体必须在身心各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个体与环境变化相脱节,不尽快融入其中,就会感到孤独苦闷,带来情绪上的抑郁,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学习环境的变化

首先,许多中学目前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特别是在中考之前,学生处于书山题海之中,家长和教师实时监督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入职校后,升学压力解除,家长和教师的监督也相对放松,这种学习环境的改变容易对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合理的内驱力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过度紧张或放松都会使学习效率降低。

其次,职校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与中学有很大不同。许多专业开设的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仅靠识记一些知识点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职校教师的教学个性也更为明显,脱离教材是常见的现象。这对于已经习惯了“填鸭式”教学的初中毕业生来说是严峻考验。

3.在班级中角色的改变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中,初中阶段学业不良者占了一定的比重。这些学生过去一直受到批评、谴责、补课等等惩罚,自信心受到了重创。进入职业学校后,角色关系发生了改变,同学们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在这种特定背景下,一些同学迅速适应了新的角色,由昔日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同时,也有一些同学不能摆脱思维定势,极易变成新的学业不良生。

新出现的学业不良生大体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IQ值偏低(低于常模);二是IQ值正常,但情感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的偏移和学习动机的减弱。前一类学生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自信,学习效率很低;后一类学生主要是受社会不良思潮影响较深,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因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采用一些不正当手段甚至违纪。

4.年龄的增长

职校生的入学年龄一般在16岁左右,已进入青年早期。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基本特征是,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心理发育尚不成熟。职校生已由初中阶段的“异性疏远期”转为“异性接近期”,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也会导致精神上的种种烦恼。再加上心理的幼稚和经验的不足,职校生对友谊和爱情的向往具有较多的理想和幻想成分,遭受挫折后,容易导致情绪的剧烈波动,以至影响学业。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职校生的交际范围大大扩展。一方面,互联网增加了职校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增强了其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这一新生事物也对职校生产生了负面作用,甚至有一些学生产生了网络依赖,导致不良心理。

5.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变

职校生中有一部分同学来自贫困农村或下岗职工家庭,这些同学家庭生活本来已很拮据,求学进一步加重了家庭负担。这部分同学中的大多数学习刻苦、生活节俭、品学兼优,但也有少数同学心理负担过重,存在厌学情绪,特别是当前就业渠道的不畅,给这些同学带来了浓重的悲观情绪。

二、心理调适措施

对于刚入学的职校新生来说,出现暂时的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自责、自恼。为防微杜渐,及时解决职校新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平衡,笔者认为要从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一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二是学生主动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和学习指导

班主任和心理辅导老师要强化学生的独立生活意识,向同学们传授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并鼓励同学之间在生活中互相帮助。在入学教育和每门课程开始时,有关教师都要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主要学习内容,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班主任则应关心学生的生活,使新生尽快熟悉学校环境,并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2.合理的评价与要求

消极情绪是在某种愿望不能满足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产生的。因此,教师要对职校生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要求。过高的评价和要求极易使学生遭受挫折,而过低的评价和要求,就像泼向学生的一盆冷水,使学生失去开发潜能的机会。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人才市场需求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对学生给予热情鼓励,才会收到满意的教育效果。

3.心理辅导和职业指导

我校已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在学生自愿和隐私受到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以帮助学生恢复和保持积极情绪,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心理辅导包括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两种形式。前者主要是解决学生在认知、情感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排除烦恼;后者主要是促使学生了解自我、重建认知、恢复自信、挖掘潜能,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同时,各班应该在学生入学初期进行职业指导或升学指导,让学生弄明白:“我为什么来职校”“我毕业后要干什么”两个问题,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积极的自我锤炼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因而我们要引导新生加强自我保健,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这样,他们就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个性,在生活中保持自信、乐观、坦诚、豁达、坚忍不拔的心理品格。所以,除了积极参加心理辅导活动外,职校新生还要从以下方面多加努力。一是学会倾诉。将自己的烦恼向老师、同学或亲友表达出来,或者写在日记中,既有利于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又能帮助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学会宣泄。把烦恼先抛在一边,去打一场球、看一场电影,或是去野外散散步,烦恼可能就会不翼而飞。三是学会转移。将精力主要用在功课上,多参加课外活动,就无暇去注意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四是学会放弃。职校生在入学后应迅速消除原来的“普通高中情结”,正确地认识自我、面对现实,找到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同时,还要学会放弃暂时的享乐,充分利用在校的宝贵时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五是学会修身。多读一些名人传记和其他好书,多听一些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多找老师谈心,自觉抵制各种消极文化的影响,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职校新生的心理调适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师和风细雨的耐心引导,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意志及毅力,更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单位:广东省技师学院)

上一篇:重视社会实践 提高学生素质 下一篇: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