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资本冲击中国医疗市场

时间:2022-06-24 01:55:43

民营资本冲击中国医疗市场

几乎每个人都对“看病难、看病贵”有着深切的体会。许多人会把这些归罪于医院不良的服务态度和不合理的盈利模式。但实际上,传统的财政拨款体制和落后的行政化管理模式,才是根本的弊端。

随着“医保、医药、医疗”改革的深层次推进,吃了几十年“皇粮”的医院正在被推向市场的前沿。医疗市场每年高达4800亿元的巨大容量和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使医院的投资价值得到充分显现。医疗投融资政策的逐步“解冻”,使得民间资本和外资奔涌而来,冲击着中国的医疗投资体制。

医疗市场:巨大的蛋糕等待分割

美国调查公司专家预测,目前中国医疗市场可能出现与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相类似的爆发式增长。今后几年,中国的医疗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将由目前的4.5%提升至8%至10%,相应的医疗保健市场将放大数倍。有专家预测,按照13%的年增长速度,到2005年,中国医疗产业的总市场份额将为6400亿元。

卫生部原副部长朱庆生指出,当前,在经济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医疗卫生领域还存在一系列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和矛盾,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医疗卫生事业投资渠道单一,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力度不大;公立医院垄断的局面没有完全打破,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公平有许竞争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缺乏活力,医疗服务模式单一与群众医疗需求多样化之间存在矛盾等等。在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这些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反映强烈;二是医疗服务不能令人满意。

由于国情和文化的差异,各个国家开展医疗服务的模式和策略也不尽相同。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照搬。我们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这几年,我们的民办医疗机构有了一定的发展,引进外资以合资合作形式举办的医院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都有了较大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私营、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医院从数量上已占医院总数的10%。但是总体看,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因此,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鼓励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宏观层面上形成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私立医院、股份制医院等多种所有制医院并存,公平、竞争有序的医疗服务格局,在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满足他们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

北京藤之健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鹏认为,医疗行业重新洗牌之时,正是民营资本低成本大量购并、托管医院的最好时候。作为国内最专业、最早涉足医疗产业的投资公司,北京藤之健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也是看上了6400个亿的医疗市场。

社会资本进入:阻碍与风险并存

据北京藤之健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的粗略统计,目前我国已有医疗投资管理集团及医院组合集团117家,在其中95家专门从事医疗投资管理的集团(公司)中,民营的40家,股份制的5家,外资的11家,国营的7家,另有32家资料不详。通过收购、兼并、托管等方式运作的医疗机构,大部分都办成了投资相对较少的专科性质的医院。

刘鹏副总经理介绍,在许多城市,医院仍然如同一座坚固的堡垒难以进入。而在已经发生的医院兼并收购事件中,但发生了资金匮乏,甚至将收购兼并当作投机生意运作的案例。 可以说,眼下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尚处在阻碍与风险并存的状态。

刘鹏副总经理认为,民营资本深谙成本控制之道,除纵向联合之外,还可以按同类医院进行横向重组。这种重组可以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通过对连锁医院中药品、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的集体采购,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相同的管理模式也更方便医疗资源共享。但是,民营资本在重组中不敢一下子完全兼并和买断,一方面怕医院职工认识不足,一听到自己的医院被兼并或卖掉,就着急甚至闹事;二是医院前景还不是十分明朗,所以“托管”成为目前最妥善的解决方式。

刘鹏副总经理告诉记者,观念落后制约着医院产权制度改革。医院改革涉及政府组织、人事、财政、税务、国资、土地、技术监督等部门。他们都管医院,又都不管医院。涉及部门利益时他们就可能影响改革。另外,人员是改革中最困难的问题。事实上阻力最多是来自员工的传统观念,他们担心自己的未来。医院人员养老统筹、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大部分是在不同的办理水平,这成为改革的问题。一般说医院收入水平处于当地中上等,小富即安,容易使人不思进取。从目前情况看,不少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整体态度积极而稳妥,他们只有两个要求,职工不上街,资产不流失。卫生系统的官员整体改革意识也是积极的,不少卫生局成立了改革办、招商办等机构。

近年来政府正在稳步推动医疗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希望促进融资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但进展相对缓慢。除了建立新机制的外部环境尚未成熟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和有关部门更多地从卖方角度考虑问题,而对社会资本这一买方的真正需求没有很好地去换位思考。

在医疗卫生领域之外,民营资本的进入已经使得许多过去由国有资本垄断的行业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人们期待着,来自民营资本的冲击会同样给医疗市场带来转变。也许,“看病难、看病贵”将在不久以后成为一段历史。

上一篇:新砭石疗法作用特点 下一篇:隔姜灸神阙穴治疗痛经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