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药物依赖性失眠

时间:2022-09-16 11:11:36

针刺治疗药物依赖性失眠

(千佛山医院针灸科,山东250014)

失眠是一种与许多病症有关的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时常觉醒及晨醒过早,常伴有睡眠不深及多梦。药物治疗失眠,撤药时非常痛苦,往往出现REM睡眠(快速动眼时相睡眠)反跳现象及药物精神依赖性。笔者运用针刺治疗12例撤药困难的失眠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44岁;病程最短14天,最长18个月。

2治疗方法

取穴:百会、风池、天柱、脑空为主穴,心脾两虚者加脾俞、肾俞、三阴交,阴虚火旺者加太溪、太冲,肝火上扰者加行间。

操作:针刺天柱、风池、脑空时针入1~1.5寸,局部重胀显者佳,针感应向前额方向感传,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治疗效果

本组12例全部有效,其中1个疗程中完全撤药,睡眠时间维持在每日6~8小时者8例,2个疗程中完全撤药者3例,仅1人未完全撤药,2个疗程后仍需隔日口服氯硝安定0.5mg方可维持夜间6~8小时睡眠。

4典型病例

王××,男,42岁,自1999年底因工作压力大出现失眠,间断服用安定、佳乐定、舒乐安定等药物,效果差,平均每日总睡眠时间仅能维持3~4小时,自2000年8月开始晚间睡前服用氯硝安定4mg,以维持夜间睡眠时间6~8小时。2000年10月试图停药,常常彻夜不眠,痛苦不堪。刻诊见:面色少华,精神疲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诊为心脾两虚。给予上述治疗并嘱氯硝安定逐渐减量,针刺2个疗程后,完全撤药成功,不需服用任何药物,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6小时,随访半年未复发。

5体会

失眠病人主观感觉严重性往往明显超过真正的神经功能紊乱程度,原因可能是与他们EEG(脑电图)中δ波睡眠常常减少有关,故慢波睡眠似乎比总睡眠时间在决定睡眠的质量中更重要。失眠患者睡眠时的体温往往高于正常人,说明失眠与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有一定的关系。药物治疗失眠主要是增加慢波睡眠时相,抑制REM睡眠,降低睡眠时体温,以及抗焦虑作用等。针刺在失眠患者撤药时可以减少痛苦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1)抑制REM睡眠反跳;(2)维持并增加慢波睡眠;(3)调节植物神经功能;(4)类似安慰剂作用。药物依赖性睡眠障碍患者多数病久已虚,气血不足,髓海失养,或气阴不足,虚火上扰,髓府不清,神不得安,不能入眠。针刺主穴选用百会、脑空、天柱、风池以益脑髓,补气益精,使虚火得清,髓府得养,神自得安。

(收稿日期:2001-07-25,马兰萍发稿)

上一篇:局部针刺治疗积聚16例 下一篇:新砭石疗法作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