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腹痛临床诊断要点探析

时间:2022-06-23 05:35:09

儿科腹痛临床诊断要点探析

摘要:小儿腹痛是儿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是小儿急诊就诊的重要因素。此病病因复杂,很多疾病的临床症状都可表现为腹痛。且发病急、变化快,及时确定病因并给予及时、有效地治疗尤为重要。所以,儿科医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小儿腹痛非常关键,这样可以防止误诊情况的发生。本文着重探析小儿腹痛在临床诊断中的要点。

关键词:小儿腹痛;诊断要点;探析

小儿腹痛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小儿面对医生检查时,往往都是带着害怕和恐惧的心理,使医生很难获得准确的病症信息,甚至无法顺利地进行检查。而且小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完整,意思叙述不清楚,检查时,经常以哭闹的形式来表达疼痛感。这样,临床医生在检查时非常麻烦。根据本人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下面谈几点检查小儿腹痛的相关技巧和体会:

1以细心和真诚的态度去观察和沟通

腹痛患儿就医时,面对医生往往都会带着一种恐惧感,有些儿童会配合医生获取阳性体征,但有些儿童非常惧怕医生。对这类患儿的检查就不能急于一时了。可以让患儿先熟悉环境,等适应后,再行检查。此外,医生检查之前,应对患儿的表现和举动进行细心的观察,这样可以获取一些重要的临床资料。比如,由植物皮壳阻塞直肠而引起的腹痛,患儿在有腹痛感时,通常会往处抓挠。假如患儿无法配合医生检查,可让母亲喂奶,在患儿背侧检查。检查时,动作要轻,手温适宜,不能太凉,避免患儿受到刺激,更加恐惧[1]。

1.1腹痛的类型 小儿腹痛共有4类:功能性腹痛、机械性腹痛、炎症性腹痛、药物性腹痛,诊断时首先应判断腹痛的类型。对这四种腹痛类型具体作如下介绍:

1.1.1功能性腹痛 由于婴幼儿的消化道功能紊乱,引起小儿功能性腹痛,此类腹痛没有器质性的改变,比较常见的是肠道功能紊乱性腹痛,由肠痉挛、消化不良等引起。

1.1.2机械性腹痛 由于肠道受阻,肠功能无法正常蠕动而引起机械性腹痛。常见的是粘连性肠梗阻,由蛔虫性肠梗阻、肠套叠等引起,也有不常见的肠管被腹腔畸胎瘤压迫而改变肠蠕动引起的腹痛。

1.1.3炎症性腹痛 此类腹痛因肠炎引起,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类型。如急性肠炎、菌痢、胆道炎症及小儿阑尾炎、胰腺炎等都能引发腹痛。

1.1.4药物性腹痛 是指由药物的副作用,刺激胃肠道而造成的腹痛,如大环内脂类药物、部分中药制剂都能引发腹痛。

此外,临床上应特别重视一些患儿因患有大叶性肺炎及胸膜炎而产生的放射性腹痛,也有一些患儿因腹部受伤而引起腹痛,这两种情况较为少见。

1.2腹痛的性质 小儿腹痛按性质划分,分为两种:持续性腹痛和阵发性腹痛。患儿一般不怎么哭闹的腹痛为持久性,患儿哭闹较为严重的腹痛视为阵发性。

1.2.1持续性腹痛 这种腹痛主要由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胃炎、胎粪性腹膜炎等消化道炎症引起的。

1.2.2阵发性腹痛 这种腹痛为间歇性发作,也叫做绞痛,由肠炎、菌痢、胆道蛔虫、肠套叠和功能性肠紊乱而致的肠绞痛、蛔虫性肠梗阻等是临床上多见的阵发性腹痛。

1.3腹痛的伴随症状和体征 腹痛只是患儿在临床上的一个症状而已,通常腹痛还会有很多伴随症状及体征,诊断时,除了要听取患儿家属对患儿病症的叙述,还要依据患儿疼痛部位的症状和体征,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

比如:患儿会发冷、发烧,大便的形态和次数均有异常(形态改变,次数增多),是否不再排便、排气,消化道功能产生异常(如恶心、呕吐),此类为炎症性腹痛的伴随症。患儿体征也很堪忧,患儿在腹部炎症所致腹痛的作用下,大多愿意向一侧弯曲,不然就蜷缩在母亲的怀里,又或者倾向于用手去按患有腹部疼痛的部位。通过化验室的报告、B超检测、X光影像检测显示都能得到阳性诊断。

患儿在腹痛期间的哭闹是阵发性的、大多呈现的是间歇性的,属功能性腹痛。患儿体征多为全身挺直、头后仰,呈角弓状。患儿这样的体征,既能让腹肌收紧,也能让腹腔间隙变窄,通过压迫止痛。

2掌握规律

通过对腹痛患儿细心地询问,了解基本的腹痛情况,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患儿腹痛的疼痛规律,判断出是属于持续性还是阵发性、上腹痛还是下腹痛。假如患儿是阵发性腹痛且大便停止,可将肠套叠列入诊断范围;如小腹阵发性疼痛,且感到腹胀,可判断为肠痉挛;患儿持续性腹痛且手按右下腹时,可怀疑阑尾炎;患儿左下腹阵发性腹痛且不排气、不排便时,可怀疑患儿因消化不良引起气阻;如气腹痛,疼痛感明显,伴肌紧张,可怀疑是空腔脏器穿孔;在众多腹痛类型中,小儿阑尾炎穿孔最为常见。因此医生在临床对小儿腹痛进行检查时,要细心检查,准确诊断,认真处理,积极总结。此外,对小儿病史的掌握也很重要,但是小儿的语言发育情况不完整,无法清楚地表达,这些需家长来说明。询问时,将重点放在询问患儿的腹痛是突发的,还是不断加重的,如突发性腹痛多由脏器痉挛造成。还要询问患儿是上腹疼痛,还是下腹疼痛;右侧疼痛,还是左侧疼痛。腹痛时的伴随症状有什么(比如恶心、呕吐),患儿吐的频率和吐的物质,患儿的排便情况是否有异常,异常体现在什么地方,患儿以前是否有过发烧、腹痛的病史。有些小儿的腹痛由发烧引起,也可能由肠温过高引起,这些能引起肠功能紊乱和急性肠淋巴结炎。个别患儿因发烧引起肠道蛔虫症造成腹痛。还有一些儿童因吃了所密痛、安乃近和大环内脂类药物等食物,胃组织受到刺激,出现胃痉挛。也要问腹痛前一顿是否吃了过冷、过硬、过酸、过多的食物。这一些列的询问都能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因此要认真仔细地询问病史,切忌粗心大意[2]。

3细心检查,手法正确

诊断疾病时,细心检查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患儿配合检查时,要检查出患儿的疼痛部位。医生主要是通过对患儿的各种反应进行细心地观察,以此来对患儿的疼痛部位做出准确判断。在检查时,腹痛有明显的压痛时,患儿通常会眨眼、推医生的手、哭闹、扭动身体、下肢弯曲捂腹或坐起不让检查等。还有,在医生压到最痛处时,如果患儿让按,接受医生按压痛处,可判断为功能性腹痛,对此,医生应对患儿应进行必不可少的化验、腹透、胸透、B超、影象学等检查,且检查应更为详细。

医生获得临床依据的关键在于检查者的检查手法。医生在对小儿患者检查时,手法要轻,手温要适宜,不能太凉。因手法太重,会让小儿较薄的腹壁有压痛感,因此检查手法要轻,检查过程循序渐进。而且检查者的手温不能太凉,因患儿受到手凉的刺激会不配合,且腹肌会紧张,检查结果会受影响。因此,医生在给患儿检查时,手温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孙伟红.小儿腹痛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06).

[2]李娅楼.门诊小儿腹痛发病状况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06).

上一篇:中职护理学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下一篇:血栓通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