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穴位导入治疗面神经麻痹56例临床研究

时间:2022-06-22 03:45:52

药物穴位导入治疗面神经麻痹56例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穴位导入治疗面神经疗效。方法采用GFD-3B直流叠加低频脉冲治疗仪进行药物川芎、制草乌及维生素B1穴位导入治疗面神经麻痹56例,治疗1次/d,10次为1疗程。结果经1~5个疗程的治疗,痊愈42例(75.0%),显效8例(14.4%),有效4例(7.1%),无效2例(3.5%);总有效率为96.5%。结论该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操作简便,见效快,安全,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药物穴位导入;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或称贝尔麻痹(Bellpa1Sy)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瘫。病因未明,由于骨性面神经管只能容纳面神经通过,所以面神经一旦缺血、水肿必然导致神经受压。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均可导致局部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出现面神经麻痹[1]。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见于20~40岁,且男性多于女性。常见的症状是额纹消失,不能皱额,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双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气、吹口哨漏气,食物易滞留病侧齿龈等。通常急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3d内达到高峰[2]。患者常出现食欲下降、失眠、注意力难集中,对日常生活活动失去兴趣,工作能力下降,自尊心受挫,无助、焦虑等。目前面神经治疗方法众多,如何优化治疗方案,尽快地、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面神经功能、降低残损程度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西医对于面神经麻痹主要是以激素和抗病毒药为指导原则,有良好的疗效,但激素大量使用却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本研究应用药物穴位导入治疗的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还具有安全性,有效性高的优点。我们于2012年7月~2013年12月采用药物穴位导入治疗面神经麻痹5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24例;均为单侧面神经麻痹(右侧35例,左侧21例)。年龄15~60岁,以20~40岁多见。病程1d~6个月。

1.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面神经中医诊断标准[3]和西医诊断标准[1]。全部患者均经神经内科检查而确诊。

1.2仪器及药品GFD-3B直流叠加低频脉冲治疗仪,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723研究所生产。维生素B1(VitB1)注射液;川芎药液,以50%酒精泡制成15%的川芎药液;制草乌药液,以35%的浓度煎制而成。

1.3操作准备:参照文献[4]略加改进:①将医用纱布做成的8cm×8cm的药垫,分别放入40℃的川芎、制草乌药液中浸透取出拧干,同时将VitB1各100mg均匀倒在川芎、制草乌药垫上,然后将川芎+VitB1药垫放在面部患侧的四白、颊车、地仓、下关、迎香等相应穴位上;将制草乌+VitB1药垫放于完骨、翳风等相应穴位上。②将经过灭菌消毒过的极板套(10cm×10cm)放入约50℃的温水中浸透取出,将电极板插入套内,放于药垫上面;塑料薄膜覆盖在极板套上,固定带结扎。③将治疗仪连接线的负极夹在面部患侧的电极板上,连接线正极夹在患侧颈后电极板上。

1.4方法患者取坐位,先后依次打开治疗仪电源开关、定时开关,调节“脉冲强度”旋钮,使患者有按摩感为宜。调节“频率”旋钮,频率快慢根据患者感觉舒适而定。调节“电场强度”旋钮,强度调节应由弱至强,直至患者能耐受最大强度。一般来说在人体承受的情况下电感愈重疗效相对较好。成人大多“电场强度”在4~5mA,治疗5min后再加至10mA左右。治疗30min/次,1次/d,10d为1疗程,休息2d后再行下1疗程治疗。

2结果

2.1疗效评定方法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颜面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左右对称。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外观大致正常;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轻微功能障碍。有效:症状有所好转,外观有改善;静止时,基本对称;运动时,不对称。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症状及外观无改善。

2.2治疗结果经1~5个疗程治疗,痊愈42例(75.0%),显效8例(14.4%),有效4例(7.1%),无效2例(3.5%);总有效率为96.5%。

3讨论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各文献报道不尽相同[5],据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发病率高达49.77万/年[6]。往往急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者1~3d内达到高峰。根据病情处于不同阶段分为急性期(发病7d内)、静止期(发病8~15d)、恢复期(15d以后)、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7]。祖国医学称面神经麻痹为“面瘫”、也称“口僻”。多由于素体虚弱,享赋不足,劳累过度,起居不慎,以至气衰血少,营卫不调,络脉空虚,外邪侵入面部阳明、少阳经脉,使面部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筋肉失其濡养,纵缓不收而致。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多学者认为,该病是由于病毒感染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引起的面神经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致使面神经缺血、水肿,从而导致面神经受压和脱髓鞘。目前,对面神经治疗,尚无特异性的有效疗法,多凭经验治疗或对症处理,如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抗病毒药物治疗,营养神经药物(如VitB1、维生素B6等)、理疗按摩方法等。但这些方法均未获得公认,疗效也不确切。

本研究采用中药川芎、制草乌及营养神经的药物VitB1经穴位导入治疗,将药物导入、电场和低频脉冲共同作用于机体,起到针灸、按摩、经皮肤给药三位一体的效果。传统医学认为,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8],制草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9]。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川芎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炎症等作用。VitB1注射液在体内参与糖代谢中丙酮酸和α-酮戊二酸的氧化脱羧反应,是糖类代谢所必需,VitB1可以增加神经局部营养,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并促进髓鞘再生[10]。用药物穴位导入疗法可以使药物在面部病灶局部聚集较高浓度,可以克服因口服给药经肝脏首过效应而引起的药物血浓度降低,同时可以减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川芎、制草乌及VitB1导入机体后,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营养,使神经末梢损伤部位形成长时间的营养层。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损面神经及所支配的表情肌,促进神经组织代谢,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面部肌纤维的收缩,调整肌张力,使局部炎症、水肿消退和吸收,重建面部表情肌的功能,并提高神经细胞再生能力,从而达到改善传导,使症状缓解和消除[11]。

本研究中,所选取的穴位四白、颊车、地仓、下关、迎香、完骨、翳风等大多分布在面神经主管的肌群上。据经络皮部理论[12]:手阳明经循行于面部,四白为胃经腧穴,是面神经所过之处;颊车穴下布有面神经的下颌缘支的分支和耳大神经的分支。药物、电场和低频脉作用于这些穴位,有助于恢复局部协同肌、拮抗肌的相互联系,恢复口角轴正常的三维运动。现代医学认为针刺四白、颊车等穴位可以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局部淋巴和血液循环[13],促进炎性产物的清除,加快局部水肿、炎症的吸收和消退,从而抑制面神经的进一步受损。并缩短其受压时间,改善了受损神经的营养状况。同时可使面部神经和面肌兴奋性增强,利于其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用药物穴位导入治疗,经电场、低频脉冲对穴位的锤击,并通过药物从穴位的导入,作用于腧穴一经络系统,使低频脉冲、药物、穴位协同发挥作用,给面神经一个良性刺激,加速了局部淋巴和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受损面神经和面肌的营养状况,以达到两侧面肌肌力的平衡[4]。同时又可以解除末梢神经水肿,降低神经变性,加速了麻痹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该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操作简便,见效快,安全,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5.

[2]Holland NJ, Weiner GM. Recent developments in Bell′s palsy[J].BMJ, 2004, 329(7465):553-557.

[3]孙国杰 针灸学[M]. 第六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周爱玲,陈霞,徐济良,钱东生,朱毅芳,黄金华,邵政一. 中草药穴位导入治疗贝尔麻痹290例临床研究[J].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9;19(4):484

[5]Mc Cormick DP.Herpessimplex virusasa eause of Bell,s Palsy [J].Rev Med Virol,2000;10(5):285-289.

[6]汤晓芙.神经系统临床电生理学(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07-308.

[7]于金栋,张静,曹世强,等.近十年中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综述[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9):1064-1066.

[8]阴健,郭力弓.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1)[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108.

[9]阴健,主编.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2)[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258.

[10]赵江莉,蒋伶俐,陈曦,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两种离子导入治疗疗效比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8):760-762.

[11]白海霞.针剌配合中药导入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1;27(4):38.

[12]徐非,陈杰,潘华.四白、下关深刺长留针配四关等穴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7;25(10):107-108.

[13]魏汝波.分型、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220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5):539-541.

上一篇:影响大批量刀砍伤的院前急救效率因素分析 下一篇:儿童中应用口服尼美舒利制剂退热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