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档案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时间:2022-06-21 01:35:41

房产档案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成都是一座具有4500年以上城市文明发展历史、有“城不改址三千载,址不改名二千五”特征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城市记忆最可靠的载体----档案,以其原始记录性和可靠性,真实记录着城市在各个时代的发展印记。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保存着清代康熙以来历代成都的房产档案,这是挖掘成都社会真实内涵,展示成都历史真实面目不可多得的资料宝库。

一、历史房产档案概况

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是一所专业性档案馆,隶属于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拥有面积达3700余平方米的档案存放库区,保存着清代康熙以来历代成都的房产档案,目前档案总库存量为180余万卷,据不完全统计,截止至1952年房产清理换证工作之前的房产档案有50余万卷,其中地字档案为53744袋。这批珍贵的房产档案是我国档案财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成都城市史不可多得的史料,是研究成都城市发展变迁的一个新视角。

目前,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发现最早的一份房契为康熙三十年(1691年)哈荣盛位于东御街的杜卖文约,这份老房契,堪称为现存的“成都第一契”,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批珍贵的历史房产档案,从时间上可以分为清代档案(包括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个时期)、民国档案;从形式上可分为契约档案、房地产登记档案(民国时期)、地籍图(目前该馆内有民国三十年地籍图605幅)、地形图等;从内容上看契约种类十分丰富,可分为庭院、住房、店铺、寺庙、书院、会馆、厕所等。

这批历史档案大致有以下特点:一是清朝档案数量丰富,并且在每个皇帝统治期间均有数量可观的房契。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到光绪、宣统,每个时期都有完整的档案保存下来,康雍乾时期房契的数量相对少些,自道光开始房契数量增多,光绪年间房契数量最多。二是档案内容丰富,除了契约之外,还保存许多与房产有关的证据,尤其是民国时期的档案,包含管业证据、纳捐证、土地所有权状、决卖公房证等。三是此类档案以同一处房址为单元,以袋为保管单位存放在库房内,且同一份档案时间跨度较大。如有些地字档案,一份档案内包含了很多信息,一处房址经过多人交易,历经两个朝代、几个时期,记载了房屋交易的详细情况。四是经过几次归类整理,这批档案基本得以保存,且内容清晰完整,字迹明显,纸张面积较大,契约里的印章、字迹、印花、税票基本都可见。

二、历史房产档案的价值

1. 为解决房产历史遗留问题提供原始凭证。历史房产档案在为成都市民办理私房产权、落实私房政策方面提供了原始的权威凭证,是维护市民个人权益的法律书证。由于历史政策的原因,建国初期形成了很多无人登记的房屋,这些房屋的产权以代管、公产等产别形式延续下来。1953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地政局形成“代”字档案1785袋,另外,1957年成都市全面开展对私有出租房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形成“经租”档案4875袋。改革开放后,随着落实私房政策的出台,很多房主或其后人要求返还产权,借助这些历史房产档案查询到了准确的信息,取得了自己的房屋产权。

2. 为构建城市记忆工程服务。历史房产档案在构建成都城市记忆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建设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中体现了重要价值。成都历史悠久,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历代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名人故居、特色街道、文物古迹众多,这些珍贵的遗产,是名城得以存在的基础。对它们的保护与开发,历史房产档案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房产档案中详细记载了该处房产的详细变迁情况,并有经过多方测量得出的地籍图,一方面能够为之提供有关的历史沿革、买卖交易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档案记载的建筑形态、建筑材料,为之后的保护开发提供依据。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内存有贲园书库相关契约以及长约2米的贲园书库地形图共8张,贲园书库是著名藏书家严雁峰、严谷荪父子的藏书楼,始建于1914年,历经10年建成,曾是西部藏书规模最大的书库,在中国藏书界有“成都天一阁”之美誉。清末民初时期,贲园书库的藏书多达30万卷,当时的文化名人如宋育仁、陈寅恪、张大千等都曾前往观书。历经百年风雨,贲园书库已破损,2012年四川省政府将其列入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开始对其进行设计、修缮,在此期间,曾多次来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查阅严谷荪的房产契约,可以说历史房产档案为贲园书库的修复还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3. 是“珍贵历史教科书”。 一是从这些房产契约中,可以看出清代、民国房契制度的演变过程。房契中记录了房屋四至、房屋用途、买卖人姓名、交易价格、中介等详细信息,从买卖文约的白契、红契,到官契、正契、副契再到新契纸,从契约里的印章、骑缝章到印花税票,从单一的契约到种类众多的房契附件,这些对契证沿革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二是房产契约反映了成都民居建筑和城市形态的变迁。在契约中我们可以详细看出,康、乾之际,成都城内民居主要是砖石瓦房与茅草房组成的简陋建筑,多数是前有“瓦门楼”,后有菜园旱地的平房四合院,是典型的农耕城市结构形态,到嘉、道时期,城内民居逐步演变为前店后院的联排店居形态。房契中对房屋形态和周围环境的描述极为详细,如道光元年蒋国龙位于鼓楼北正街的杜卖文约中写道“上至瓦楞、门窗户壁、望板顶棚楼振,下至地板阶级、砖石甬道、石条石板、砖块瓦片、水井杂树、竹木林园,反系界内之物,一应土木相连,尽情和盘一束捆卖,并无余摘除留。”

三、重视对历史房产档案的开发利用

1. 对历史档案加以抢救修复。重视历史房产档案,首先要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安全性,只有“存史”才能为以后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设有占地面积为3700平方米的档案存放库区,可放置600列档案密集架,这批珍贵的历史房产档案目前存放于档案馆的6楼库房,工作人员定期对其消毒、杀虫。由于年代久远,这批档案有些已出现虫蛀、破损、字迹褪色等情况,为此,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与广州市余平文史古籍保护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历史房产档案修复及数字化项目”,对该馆内所有的历史档案进行修复。在修复的过程中,秉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力求保持档案的历史原貌,维护档案本身固有的次序,并充分利用档案的原有基础。整理修复之后并对档案实现全文数字化和自动检索,修复完成的历史档案将以盒为单位进入库区保存,将以影像资料的形式对外提供利用。

2. 举办档案展览。对历史房产档案加以开发利用,让这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举办档案展览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档案展览由于其直观性、集中性、鲜明性,已成为档案部门利用的主要方式。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经过半年的筹备工作,已于2012年年底打造了“成都房产契证陈列馆”,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以历史房产契证为内容的陈列馆。该陈列馆位于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的二楼办证大厅,占地面积为200余平方米,以80余份契约为基础,并以橱窗、灯光、展墙、数字多点触控平台等为辅助的展览形式,从各个时期、不同角度对成都房产进行了全方位地解读。

3. 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目前,国内对历史房产档案方面的研究尚少,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也只是对馆藏历史档案进行清理、归档、修复及数字化,对历史档案的梳理和研究尚未进行。历史房产档案是研究成都城市史的第一手宝贵资料,不管是对老房契本身进行研究,还是以房契为史料基础进行其他方面的研究,都具有拓荒性的价值。近期,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将与四川省社科院合作,以历史房产档案为基础,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着力打造一本价值较高的著作:《天府印记——成都市房地产契证品鉴新编》,该书将从经济学、法学、建筑学、管理学等各方面对成都进行全方位解读。

(作者单位:成都市房产信息档案馆)

上一篇:高校留学生档案的管理及开发利用探析 下一篇:第二十一次论文评选评审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