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中国汽车业“突破口”

时间:2022-06-20 07:29:22

新能源:中国汽车业“突破口”

市场在哪里,全球汽车产业的重心就在哪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而以电动汽车为标志的新能源汽车机遇的出现为本土汽车产业的奋起直追提供了“天赐良机”。

通用汽车宣布破产令原本鲜为人知的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因突然出手购买通用旗下著名品牌“悍马”而名声大噪。

去年9月27日,“股神”巴菲特斥资18亿港元入股内地在港上市公司――比亚迪,使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新希望。

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却传递了一个信息:中国汽车制造行业正在向全球汽车业舞台的中心无限接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09年一季度汽车产销256.76万辆和267.88万辆,同比增长1.91%和3.88%,首次获得季度全球销售冠军。这也是中国汽车销量连续第三个月超过美国。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增长4.45%和7.81%,部分市场甚至出现无车可卖的火爆景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市场在哪里,全球汽车产业的重心就在哪里。

新能源机遇

今年年初国家产业振兴计划中明确了实施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强调要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近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大手笔”的扶持政策频出也表明了执行这一决策的决心。其中,未来三年100亿元的研发费用以及200亿元新能源车推广运用的资金,已经超过前10年国家投入的新能源汽车科研资金的10倍。到2012年,财政部将向新能源车的推广使用投入200亿元,重点在于充电电站的建设和电网改造,普通消费者购买时的财政补贴和税费减免以及相关企业的税费减免。

据参与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政策制定的国家发改委汽车专家组组长张书林介绍,振兴规划一方面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借着金融危机的机会进行比较大的结构调整,以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加快前进的步伐。业界人士对此表示,我国在传统汽车的研发上落后世界几十年,而以电动汽车为标志的新能源汽车机遇的出现为本土汽车产业的奋起直追提供了“天赐良机”。

据张书林介绍,我国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经过了十几年的研发,技术和产业化的能力都形成了一定的基础。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多款电动车,比亚迪F3DM和E6;长城精灵EV和长城欧拉,海马福仕达E,奇瑞S18,吉利熊猫三门电动车,莲花竞悦纯电动车。

而巴菲特正是看好比亚迪电动车量产化的商机。在与巴菲特签约的现场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将以电动汽车作为进入北美和欧洲市场的敲门砖,比亚迪一旦在美国销售电动汽车就能充分借助巴菲特旗下的电力公司修建大量的充电站。

比亚迪为加速电动汽车的商业化步伐,进行了一些产业垂直整合的并购。去年10月6日,比亚迪股份以近2亿元收购了半导体制造企业――宁波中纬。通过收购,比亚迪拥有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掌握了一些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能力。这样其在拥有电池技术领先地位的前提下,又掌握了驱动电机控制技术制高点。

《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政策》将在今年6月份出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将进入提速期。

谨慎前行

就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在三年内要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的宏伟目标的时候,很多业界专家却对此持谨慎态度。

燃料电池动力专家、上海同济大学燃料电池发动机研究所导师许思传教授表示,新能源车的普及有三大困难:基础设施全国普及20年内没可能;技术依赖进口,自主技术水平不高;加氢站法规真空,盲目建设恐有后患。

此外,技术成熟与成本控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两个难点。已经进行的新能源汽车在小规模试点运行中暴露出电池技术的一些问题。另有技术专家称,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目前在电池电力驱动系统效率、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快速充电材料、大规模生产工艺设计、电池使用寿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与国外仍有差距,部分关键零部件技术未获突破,仍然依赖进口,成本控制有待加强。

原通用汽车部门高级工程师,现INNOVA公司总裁王景立根据自己在汽车行业二十多年的经验,将新能源的关键技术归纳为四点: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电池;第二点在于电机;第三是电控;第四点为零部件。

“良莠不齐”是这四个关键点在市场发展中的共性。

就电池而言,在2008年10月之前,我国已经有40多家电池生产厂,但维持高能量和实现轻量化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特别好的解决方案。 而在零部件方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原东风汽车集团的总裁沈宁吾介绍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外商控股的企业占20%,民营控股企业约占到60%。但是外企以20%的份额占据了行业将近50%的利润。如何将零部件本土化,对外部资本加以利用,将它们融合为一个整体,共同发展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此外,“国家应该做好部署,扶持一两个新能源项目。而且采用市场和经济的办法,进行引导和支持。” 原商务部副部长,国务院积极办主任徐秉金担心新能源成为下一个行业泡沫的起点不无道理。

在目前情况下,抓住有价值的整合机会应该是车企不错的选择。但相关专家警示,企业必须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根据自身的需要研究并购机会。一位英国经济学大师在与商务部欧洲采购团交流时说:如果这次金融危机晚来10年,将是中国企业到外国兼并的最好时机。为什么不是现在,值得各大车企警示。

最后,贸易保护等因素也正成为崛起的中国在各个领域不得不时刻面对的问题。目前全球的共识是,五年之内全世界6千万辆车中肯定有98%以上还是传统汽车,加之上述一系列难题,有些业内人士预言电动车数十年内难替代汽油车。

上一篇:PE走向“剩”世繁荣 下一篇:全球钢铁行业重回整合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