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 交流 促进

时间:2022-06-20 03:40:51

选修课程的设置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难点。从某种意义上说,选修课程实施的成败,决定着新课程深入改革的成败。在《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二轮课改要“减少必修”“增加选修”[1],可见对选修科目的重视。当然作为与必修课程不同的课程体系,必然会对教育者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必然要求教师角色进行变化。

《外国小说欣赏》是浙江省一轮课改中选修IA模块内容,在《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外国小说欣赏》属于高中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并且把它列入高考语文两个自选模块考试内容之一。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浙江高考语文卷来看,2009年现代文阅读考了《魔盒》,2010年考了《静流》,2011年考了《第9车厢》,2012年考了《母亲的中药铺》,近四年高考有三年现代文阅读都考了小说这个体裁,并且2009年和2011年都是外国小说,仔细分析其题目设置,与《外国小说欣赏》课程体系所授内容关联极大。可见无论是在新一轮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还是在新课程实施以来历年的高考试卷中,《外国小说欣赏》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既符合知识拓展的要求,又紧扣历年高考的实际,因此如何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我们每个高中语文教师该认真考虑的问题。所以本文旨在以《外国小说欣赏》为例,探讨教师角色如何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课堂设置问题。

一、创设情境,做引入文本的引导

在小说阅读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而教师如果不对学生预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的预习工作就可能流于形式。《外国小说欣赏》中的课文虽然篇篇经典,但对学生而言,由于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学生对这方面知识关注度不够,对文章的理解是存在困难的,特别是《外国小说欣赏》增加了许多新的文学要素,按主编曹文轩教授的说法是“引入较新的学术成果,清洗关于文学、小说的一些陈旧认识”[2],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阅读的难度,所以我们教师要通过情景创设,设置问题,做好文本的引导工作。

为了做好引导工作,教师可针对课文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问题激发,调动学生求知欲,从而更快进入学习状态,这时候的问题设置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要有体验性,有东西可说。在进行小说文本学习前,教师必须对文本进行阅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阅读初体验,在没有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去揣测学生的阅读感受,去分析学生在哪个环节的理解上会感到困难。所以我们此时的问题设置必须注重学生的阅读初体验,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关注文本。[3]在讲授《半张纸》这篇文章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境:有没有一件细小的物件触动你敏感的情思,请你把自己细微的感触用笔写出来。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

二是要有趣味性,有兴趣去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阅读就无法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就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此时的引导性问题必须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他们的阅读欲望,促使他们认真研读文本。笔者在上《清兵卫与葫芦》一课时,参考了网络用语,用“一个葫芦引发的血案”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去像侦破案件一样,去关注分析与“葫芦”有关的人物。

三是要有概括性,能明白要说什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必须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信息集约,进行高度的整合提炼出一些“主问题”[4]。这个“主问题”要在对文本进行概括的基础上,达到牵一问而动全身的效果。在《桥边的老人》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老人最后为什么不走”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引导学生去关注老人的形象,关注老人的遭遇,感受老人的心理,这样就能很好地把整篇课文串联起来。

二、师生合作,做交流平台的搭建者

在引导到位之后,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得到发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基本上是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机产生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时就需要教师为他们搭建一个舞台,让他们交流阅读感受,提出他们的困惑,引导学生积极大胆地交流。

首先,教师在平台搭建的时候要注意开放性。设置问题时要思考这个问题是否多维、多向。因为多维,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来思考问题;因为多向,给学生的阅读感受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讲授《桥边的老人》这篇文章,我们在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前,向学生们介绍海明威和他的“冰山理论”。在讲授新课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设置一个“我来寻找那八分之七”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用笔及时记录他们的阅读感受,在课堂上交流他们的阅读心得,从而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领略了海明威简明语言的丰富内涵。这样的问题设置,可以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话说,有意见想表达。

其次,教师在平台搭建的时候要注意启发性。设置问题不仅着眼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还要思考这个问题还有哪些启发性。笔者在上《在桥边》这篇课文时,把作品里面“我”的行为概括为“乱数”“不数”“漏数”三个环节,在问题设置时根据这三个行为,设置了三个问题:为什么乱数?为什么不数?为什么漏数?引导学生关注人物行为背后复杂的情感,明白乱数是因为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不数是因为姑娘从桥上走过是“我”无聊生活的唯一亮色;在主任的监督下,“我”仍然把姑娘漏数了,表达了“我”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

当然,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旁观者,他也必须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与学生一起交流、分析、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和看法进行适当的点评,因为教师不仅是交流平台的搭建者,同时也是这个平台的参与者[5]。教师要用自己的阅读实践过程的切身感受来帮助学生去分析问题、寻找途径,正因为有切身感受,对学生的指导才真正有效。

三、帮助指引,做深入研读的促进

在选修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交流的工作,还要做好指引工作。由于经验的欠缺,对外国小说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很容易流于表面,难以深入其实质。同时对于像“扁平人物”“圆形人物”这样的概念,学生更是难以理解,这个时候教师要适时站出来,通过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深入文本、促进思维。

上一篇:对会计从业人员诚信建设的理性思考 下一篇:数学教学应具有“四种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