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学生管理新探

时间:2022-06-19 10:37:57

技校学生管理新探

摘 要:本文分析了技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教育理念、管理体系和心理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技工学校 学生管理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技工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其中对技校学生进行有效管理是一个难点。

一、技校学生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及原因

技校学生在行为上和道德修养方面存在许多不良现象,主要表现为打架斗殴、非法携带管制刀具、敲诈勒索、偷盗、网瘾、夜不归宿、旷课、抽烟酗酒等。技校生难教难管是技校面临的一大难题。

究其原因,首先,高校扩招带动普高升温,有意就读技校的学生不断减少,技校成为考不上高中和大学的无奈选择,而技校招生门槛也已基本降至零。技校生源成分日益复杂,主要是无法进入高中学习的中考失败者和其他各类社会青年,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仅是学习上的差生,而且是行为上和品德上的差生,技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给技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其次,技校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和城市贫困家庭等社会弱势群体。学生家长很多都在外打工,对孩子疏于管教,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再次,从技校自身来看,存在着自身建设的不足,在办学理念上重招生,轻管理,短线心态较强,缺少谋求长远发展的理念,所以,在招生上投入很多,而在教学和管理上的投入不足。

二、新形势下技校学生管理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重塑学生的自信心

传统文化和社会偏见导致许多人认为到技工学校就读的都是差生,技校生也因此缺乏自信,有较强的自卑感,甚至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倘若学校没有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就会丧失自我提高的信念,自我放弃,从而阻碍自己今后的成长、成才和成功。

而作为教育者的技工学校及其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能以中学普通教育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不应随波逐流于社会的偏见,不能把这些学生当做差生看,而应该用积极的眼光重新看待这些学生,要付出爱心,不断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能只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平台,让他们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到成功的感觉,重拾自信。学校上下都应该转变思路,更新观念,创建服务型的管理模式,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关爱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2.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一个校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等组成的梯形管理体系,同时还要建立一支由团委、学生会、班委会组成的学生自我管理网络。二者互为补充,学生管理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其次,要形成以班主任为主,教师、职工积极参与的全方位管理的态势,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作用,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抓出成效。再次,要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标准,要全方位、多层次地评价学生,不仅要从学习成绩来评价,还要从思想品德、行为规范、语言表达、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来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完善自我。最后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量化管理。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技校生源大部分是中学里成绩处于后半段的学生,素质普遍偏低,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加强技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管理的一条科学途径。技校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同时又处于就业的前期,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并会表现为行为的失范,通过对个体的心理疏导,可以缓解学生的内心冲突,将其向健康的方向引导,培养良好心态。

具体做法可以引进和培养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建立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对班主任等相关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心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中去,引导学生克服由学习、就业和经济等方面带来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可以通过举办文艺汇演、运动会、演讲比赛、书法竞赛、技能竞赛、社团活动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总之,学生管理水平是衡量技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培养学生素质的高低,只有切实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学生着想,才能把技校学生管理工作做好。

(作者单位:江西工业技工学校)

上一篇: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及形成原因分析 下一篇:如何做好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