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2-06-19 03:55:10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学生在学习国际商品交换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和具体操作技术的过程中,不仅要懂得国际贸易业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要针对进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实际操作。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不能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探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较强具体操作技能、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门人才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教学模式

一、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往来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需要更多具有良好英语交际能力、懂得国际贸易知识并有熟练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程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积极地思考和对具体操作技能的培养,理论与实际脱节,因此有必要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活动来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并积极提倡建构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的学习环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学习者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学生要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完成意义的主动建构,就必须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善于思考和探索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并通过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最终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在这种方式下培养的人才将会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所以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启示

(一)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模式就是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过程中去。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国际贸易学习的浓厚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所学知识,形成获得商务英语实务知识的学习能力。

(二)创建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获取知识创建英语学习的理想环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是学生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要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挂钩。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国际商务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把各种案例和书本知识结合起来,把培养能力与传授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习与讨论各种案例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驾驭、丰富和发展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热情,学会研究和应用,获得国际贸易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提倡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价值是“合作学习”。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互助形式,可使学生共同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及他人的学习。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成为学习群体的一员。教师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完成任务。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从而完成共同的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参与同学之间的思维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建构起对事物更深层次的理解,因而通过合作学习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的教改和探讨

(一)双语教学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英语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世界性的通用语,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之间的沟通、磋商,进出口流程中的报盘、还盘、成交,以及单据的制作和填写,相关银行职能的履行,报关检验等都必须使用英语,英语正逐步在国际贸易中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是把英语作为授课语言,以商务知识为核心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它强调的是语言能力和商务知识的结合,既强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又强调宽广的知识面和充足实用的专业知识。这一教学模式将英语作为一种技能进行强化,同时运用英语学习《国际贸易实务》,使学生成为既懂英语,又有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培养的学生,毕业时既有出色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又具备国际贸易实务的工作能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教学方法,《商务英语实务》采用的是一种“英语+国际贸易实务”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而且具备丰富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我院采用的是全英文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Practice教材,用双语进行教学,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挑战。对教师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背景和知识基础,而且要具有运用英语讲解贸易知识、解析外贸术语、引领学生讨论案例的能力。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已经比较熟悉,但对未接触过国际贸易,如“draft”(汇票),“average”(海损),“trimming charges”(平仓费),“insurance policy”(保险单),“coverage”(险别),“premium”(保险费),“underwriter”(保险人),“establishment”(开证),“counter-offer”(还盘),“bid”(递盘),“surcharges”(附加费),等等,这些术语经过长期的使用具有特定的规定内涵,意思清楚明确,是实现国际贸易英语准确表达的有效手段,但如果学生不仔细听教师讲解就会一头雾水,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双语教学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案例教学法营造环境和气氛

案例教学是指以国际贸易案例为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把培养能力与传授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需要把国际贸易案例科学地引入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中去。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国际贸易实际情景的描述,学习一个或多个案例,就要学习案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案例:1994年2月,中国某纺织进出口公司与大连某海运公司签订了运输1000件丝绸衬衫到马赛的协议。合同签订后,进出口公司又向保险公司就该批货物的运输投保了平安险单。2月20日,该批货物装船完毕后启航,2月25日,装载该批货物的轮船在海上突遇罕见大风暴,船体严重受损,于2月26日沉没。3月20日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向保险公司就该批货物索赔,保险公司以该批货物由自然灾害造成损失为由拒绝赔偿,于是,进出口公司向法院,要求保险公司偿付保险金。就此案例向学生提出问题:本案中保险公司是否应负赔偿责任?根据这个问题,学生结合国际货物保险章节的内容:海运货物保险的险别分为基本险和附加险两大类,基本险主要承保海上风险造成的货物损失,包括平安险、水溃险与一般险。平安险对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一般不予负责,除非运输途中曾发生搁浅、触礁、沉没及焚毁等意外事故,而平安险虽然对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不负赔偿责任,但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全部损失应负赔偿责任。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逼真的环境和资料,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得以体现。可见如果在各章内容学习时除了讲述理论外,还设计穿插上述这样的案例,就能充分体现实务教学的特色,达到更优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和集体研讨案例,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对师生都是大有裨益的。对教师而言,有利于深化理论教学、丰富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学生而言,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促进与人沟通合作。案例教学法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等。

(三)使用外贸实习软件

通过实验室开展仿真式模拟实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其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外贸软件的产品展示,仿真的外贸模拟环境,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外贸公司如何成立、如何运作,掌握外贸公司贸易活动的完整过程和步骤,亲身参与其中,感受这种实践经验。

我院的国际贸易实验教学已经显现出了较好的实验效果。学生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热情空前高涨,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由于《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与外贸实际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学生需要运用学习的知识,从而发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并发现了学生知识的不足,以激励学生更加刻苦学习。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仿真场景的仿真化实践训练,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竞争观念和良好的职业合作意识,为今后顺利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使学生从传统教育束缚中解放出来,由被动变主动,由接受变获取。特别是自主和协作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积极性。

我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面进行了教改探索实践。教改班级的学生是我院2008级英语专业国际贸易方向的学生,绝大多数从未接触过国际贸易,一开始使用《国际贸易实务》全英语版教材时不适应,产生畏难情绪,但在我的引导和鼓励下很快进入角色。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课堂上积极思考、勇于提问,通过学习学生们有了可喜的进步,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涛生.基于复合创新型国际经贸应用人才的培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14-116.

[2]丰玉芳.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

[3]吕西萍.美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高教论坛,2010,(2):124-128.

[4]王学.国际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48-249.

[5]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1(05):74-81.

上一篇:浅论提高高校办公室工作效率 下一篇:高职毕业生在求职面试中的优雅姿态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