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6-18 07:46:01

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是教育学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高职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一项教学原则,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贯彻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并有效地构建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体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Abstract: "Teaching according to ability and guiding according to classification" is a basic principle in pedagogics. It is also a teaching principle clearly stipulated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program. Therefore,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implement layering teaching according to students' real level and effectively establish "laying teaching"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o adapt to the need of society.

关键词:高职英语;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teaching according to ability;layering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193-02

0引言

高职生水平参差不齐成为高职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高职英语教学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势在必行。

我校从“正视差异,承认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基本理念出发,2007年起在我校各专业进行英语分层教学的尝试,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区别对待差异、分层递进,达到个体优势发展为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模式,努力走出一条稳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特色之路。

1分层教学的概念和定义

所谓英语分层教学,即在班级教学中依照高职英语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给予学生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水平的测试。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英语基础上的学习得到优化,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2分层教学背景介绍

分层教学最先出现于美国。到20世纪50年代,英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在将学生根据能力分到不同的层,并且始终待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所有的课程。

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使得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产生了要加速培养“尖端人才(精英)”的紧迫感,从而恢复了对分层教学的重视。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美国政府对精英人才和学术成就的重视,大部分学校重新回到分层教学的实践当中。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各地在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都总结出了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例如,青岛经济职业学校2001年在英语、数学两学科实施“走班制”的分层教学管理,效果显著。

3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

高职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所有高职院校都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是:新生的入学成绩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入学英语成绩差,词汇量少;语法知识不扎实,或几乎不具备任何语法知识;在学习中缺乏主观能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一个教学班中较好的学生也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较差的学生随大流、凑合升级,有需要时往往很难找出有代表性的尖子生;外语学习没有形成风气、形成习惯,不考试就不学习,考试就被动学习。而且教材单一,教法陈旧。因此,怎样改进教学,迅速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全国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共同面对的一个课题。

4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4.1 必要性分析。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以下简称《大纲》)规定: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大纲》还规定:鉴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本课程大纲的教学要求分为A、B、C三级,实行分级指导。A级是标准要求,B级是过渡要求,C级是一般要求。入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达到A级要求,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至少应达到C级要求。随着入学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均应达到A级要求。

学生学习英语是在他们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逐步地、不断地获取未知语言信息而进行的。如果他们原有的知识不一致,那他们所需输入的难度也将不一样。大学英语教学普遍面临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水平相差悬殊的问题。特别是,由于受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影响,加之自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学生入学前的英语学习环境、学习条件大相径庭,英语水平客观上存在着悬殊。而传统的学目的、统一的教学方法和统一的教学内容,已再也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制约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4.2 可行性分析。

就我国而言,随着大学的扩招,学生的水平出现了很大差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给我们提供了改进教学的思路,为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实施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是解决的办法之一。依据主体性教育思想、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以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依据教师的教学实践,构建一个符合大学学生的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在实施分层次教学过程中,要对高层次学生采用“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对中层次学生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对低层次学生采用“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对高层次的学生可以提出较高的目标,讲授内容可以更广泛更深入,同时着力于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对中层次的学生可放慢一些进度,着重于进行启发诱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培养;对低层次的学生则要特别注意发挥他们的长处、优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5英语分层教学体系的实施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探讨“①促进外语习得的条件是什么?②我们如何在外语教学课堂中创造这些条件?”分层和分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学校、任课教师可按照学生的测试分数、智能及思维灵活程度等因素动态地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可根据其发展情况随时调整)。

5.1 学生分层。

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策略有条不紊的开展。

①按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分层分班。新生一入学,就组织他们参加分级测试,并参考高考英语成绩,将他们分为A、B、C三个水平等级,按不同的方法、步骤和内容,分类施教。A级从第一级开始,按大纲要求,每学期升一级,二年完成基础阶段教学。

②预备级教学B级为预备级,从预备级教材开始教学。

③滚动机制分层次教学为教师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条件,也在学生之中产生了激励因素。这是个动态的教学机制,在第一学年中每学期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依据,在各水平等级间实行竞争性的滚动机制。

5.2 实施弹性的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实现超课程的学习,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补救课程中的学习缺漏,从而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分层教学规范。五层教学班教学进度快,教学内容多,适当扩大知识面,增加练习量,对学生要求要提高。在正常授课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自学能力;二、三、四层教学班以基础为主,注重夯实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扎实推进,力争一步一个脚印。同时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提高;一层教学班要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加大补差力度,从基础语音补起,多反复,多练习,多检查,多督促,常反馈,逐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地逐步向B级考试的目标靠拢。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5.3 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的基本方式在于把传统的、现行的各种教学法加以灵活运用。重要的是教师要明智的选择和灵活地运用,从而能为每一类学生提供不同的“菜单”,并为每一类学生消化不同的内容提供切实有效的具体方法,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去发挥他们的潜能,完成教学目标。实行动态管理和实时调整为了使分层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学习一学期后,根据考核成绩和学生个人意愿可调入上一层或下一层次参加学习。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

5.4 滚动机制的实施。

分层次教学为教师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条件,也在学生之中产生了激励因素。这是个动态的教学机制,在第一学年中每学期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依据,在各水平等级间实行竞争性的滚动机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我们可以将60%的学生安排为A类,同时利用周末的课时,合理地安排好B级班的教学进度,使每学期的A、B级进度同步,期末学生能在同一水平上考试竞争。

6结论

总之,分层教学承认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了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给出了学生学习发展的足够自由和空间,实践了人性化的教育理念,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拓宽了一条新路子。“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一个指导性的教育原则,如何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框架下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教学体系,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长期过程。

上一篇:数控维修实验台运动部件进给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